單德鴻

【摘要】目的 探究經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術治療心包積液的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本院于2004年1月~2014年1月接收治療的22例心包積液患者,所有患者使用經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術進行治療,分析患者的療效。結果 22例患者均置管成功,置管留置的平均時間為7.5天。所有患者均未產生臟器感染和損傷,其中有2例患者產生導管阻塞情況,經過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之后通暢。結論 經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術治療心包積液療效顯著,操作簡單,值得在臨床治療工作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心包積液;經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術;療效
【中圖分類號】R714.46 【文獻標識碼】A
心包積液是心包炎的臨床癥狀。現階段心包積液的治療主要以反復穿刺為主,在穿刺過程中很容易導致患者的心臟及其他臟器損傷和感染,嚴重情況下會導致患者死亡[1]。經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術有良好的療效,可明顯減少患者心包積液量,此外避免了反復穿刺導致的患者心臟受損情況發生。通過向患者體內介入導管,反復沖刷患者心包腔內部,提高了藥物成分濃度,保證藥物療效。本文就對經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術治療22例心包積液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具體報告如下[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04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2例心包積液患者,所有患者使用經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術進行治療。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齡16~71歲,平均年齡(46±5.21)歲;病程5天~2年,平均年齡(19.8±8.12)個月。所有患者均經過檢查確診為心包積液。
1.2 治療方法
在患者進行完超聲診斷之后,醫護人員指導患者以半臥體位位于手術床上,選擇患者心尖部位或是患者胸骨旁部位作為穿刺點。在穿刺前,對患者進行常規術前消毒,鋪巾,給予患者局部麻醉,之后進行心包穿刺。在手術過程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確保注射器為負壓狀態。給患者進行穿刺成功后,將導引鋼絲置入患者心包腔內,醫護人員沿著鋼絲將靜脈導管(中心靜脈導管)置入患者的心包腔內,置入成功后,將鋼絲取出[3]。之后對置入導管的末尾進行縫扎,再連接引流袋進行封閉式引流工作,也可以定期放液。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的實際身體情況控制引流速度和引流量。
2 結 果
22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手術順利,并未有患者發生嚴重的臟器出血或受損等情況。有2例患者產生置管阻塞情況,經過及時使用生理鹽水處理之后均恢復正常。患者置管的平均時間為7.5天。見表1。
3 討 論
引發心包積液的原因較多,全身各疾病均有可能引發心包積液。傳統治療心包積液的方法多是針對疾病引發的原因進行治療,再就是進行心包穿刺抽取心包積液。不管是以上哪種治療方法,都只是暫時緩解患者病癥,而且在心包穿刺過程中由于反復穿刺,極有可能造成患者臟器受損,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而心包穿刺過程中產生的并發癥狀也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2-3]。與傳統的治療方法相比,經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術療效顯著,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患者手術只需要在病床前就能進行,手術操作簡單、方便、成功率高,對患者的臟器無損害。二是創傷性小,導管置入不會阻礙患者日常生活活動,且導管可長期留置,提高患者療效。三是靜脈導管側面有側孔,避免了導管阻塞情況。由于心包積液所含素質原因,少數情況下回產生導管阻塞,此情況下只需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即可。四是長期置管不會脫落,且不需要反復穿刺,患者可隨時攜帶置管,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
經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術是治療心包積液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對部分急性心包積液患者,及時的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時十分必要的[4-5]。通過本次的研究分析,使用經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術治療22例心包積液患者療效顯著。在患者皮下組織內進行置管引流,手術操作過程簡單、方便,且無其他并發癥狀。且有助于幫助醫生了解患者患者發生心包積液的病因,為臨床工作中相關的手術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經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術這一治療方法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在臨床治療中受到醫生和患者的親睞。有效緩解患者病情,促進患者康復,提高心包積液治療有效率,提高醫院的治療水平,值得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推廣使用。相信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進步,這一治療方法將會得到不斷的完善,成為醫療工作者的基本臨床治療技能[6]。
參考文獻
[1] 朱震豪,林曉紅,項靖楠,黃學峰,鄭偉達,鄭 華.急診超聲引導下經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術對心包積液的臨床價值[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4,45(11):1091-1092.
[2] 范吉利,孫步偉,薄曉紅,張 磊,李萬軍.經皮心包穿刺置管持續引流治療心包積液療效觀察[J].中華全科醫學,2011,9(8):1241-1242.
[3] 宣 玲,黃宇理,盧冬雨,徐 瑋,王本芳,阮 吟.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療心包積液36例臨床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1,9(10):1521-1522.
[4] Faisal F, Syed,Mpiko, Ntsekhe,Bongani M,Mayosi,Jae K,Oh.Effusive-constrictivepericarditis[J].Heart failure reviews,2013,18(3).
[5] Faisal F,Syed,Mpiko, Ntsekhe,Bongani M,Mayosi,Jae K,Oh.Effusive-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J].Heart failure reviews,2013,18(3).
[6] Shin-Jae,Kim,Eun-Seok,Shin,Sang-Gon,Lee.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s a marker of disease severity in patients with pericardial effusions[J].The Kor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200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