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鑫

【摘要】目的 探討高血壓患者后足部外傷皮膚缺損的臨床治療方法,并進行分析,以供參考。方法 選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合并后足部外傷皮膚缺損患者31例作為研究對象,臨床治療方法設立對照分析,對術后并發癥發生狀況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治療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高血壓合并后足部外傷皮膚缺損應用皮瓣修復術并控制好血壓,不僅可以有效恢復患者的創傷部位,還能將高血壓患者在術后引發并發癥的發生率降到最低。
【關鍵詞】高血壓;后足部;皮膚缺損;臨床研究
【中圖分類號】R622+.1 【文獻標識碼】A
后足部外傷導致皮膚缺損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臨床病癥。若患者的皮膚缺損程度嚴重,又沒有得到及時的醫學治療,其導致的致殘率相對較高[1]。而高血壓患者若出現了這種狀況,極易引發相關并發癥的出現,這會嚴重影響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與治療工作的順利展開。由此可見,尋找最佳治療高血壓合并后足部外傷皮膚缺損患者的創傷修復方式,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研究高血壓合并后足部外傷皮膚缺損的臨床治療方法,并進行分析,以供參考,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合并后足部外傷皮膚缺損患者31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按照患者的致傷原因分為:電擊傷6例,皮膚撕脫16例,熱壓傷9例。并對其進行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齡46~69歲,平均年齡(55.18±2.52)歲,該組患者應用皮瓣修復術進行臨床治療;對照組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齡44~63歲,平均年齡(54.27±3.71)歲,該組患者采取傳統移植術方法進行臨床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按常規藥物控制血壓;對照組患者采取傳統移植術方法進行治療,治療組應用皮瓣修復術和負壓封閉引流術進行治療。治療組的具體治療措施為:研究組患者在進行皮瓣修復術前使用負壓吸引技術:患者均徹底清除創面壞死組織,消毒周圍皮膚。根據創面形狀修剪醫用護創材料,將帶側孔的引流管插入護創材料,以海綿敷料填塞創面。采用半透性無菌貼膜封閉敷料和創面,封閉范圍超過創緣3 cm以上。引流管連接負壓裝置,將負壓調節
125~150 mmHg,持續吸引24 h,使敷料緊貼敷創面。術后48 h更換一次敷料,5天后再次更換敷料。更換敷料時檢查創面情況,及時清除壞死組織,并清洗創面。在患者無明顯滲出液后進行皮瓣術,根據患者的創傷大小設計皮瓣的范圍[2],并對其進行標記后,進行手術。仔細解剖軸型島狀皮瓣及其所屬皮支[3],并對其皮瓣進行游離,與此同時,也密切關注皮瓣的血流情況,若一切在正常范圍之內,對其進行轉移[4]。將深筋膜淺層掀起,使皮瓣與創傷區域密切縫合[5]。所有患者均需于術后進行抗感染和改善微循環藥物治療。針對創面患者代謝旺盛的特點,指導患者加強營養以利于創面愈合。以高蛋白、高維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必要時可經靜脈補充血漿、高能營養液等。指導患者切勿抓撓創面,穿棉質寬松衣物以減少摩擦。
1.3 觀察項目
在兩組患者經過治療之后,對其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狀況進行比較、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比兩組并發癥的發生狀況,可以得出:治療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隨著現代社會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等的改變,高血壓的發生率也呈現出不斷增加的趨勢,我國高血壓患病率在20%左右,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高血壓的不斷發展還會誘發其他相關心腦血管疾病,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質量,致死率升高。因而,對高血壓的有效治療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后足部外傷導致皮膚缺損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臨床病癥。據相關臨床醫學研究表明,若高血壓患者若出現了后足部外傷皮膚缺損狀況,又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會嚴重影響其高血壓控制及其治療工作的順利展開。因此,尋找出最佳的治療高血壓合并后足部外傷皮膚缺損患者的創傷修復方式,顯得尤為重要。而根據本文的研究表明,治療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達發生率僅為12.50%,而對照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達發生率卻高達33.33%,因此,治療組的外傷修復方式是明顯優勝于對照組的,這也由此證明了應用皮瓣修復術的治療方式針對治療高血壓合并后足部外傷皮膚缺損患者,有其肯定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對于高血壓合并后足部外傷皮膚缺損患者而言,應用皮瓣修復術對其患者進行治療,不僅可以有效恢復患者的創傷部位,還能將高血壓患者在術后引發并發癥的發生率降到最低。由此可見,這種修復方法簡便、安全,值得在臨床醫學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周 寧.足部16例深度損傷的治療體會[J].廣西醫學,2008,30(10):1619-1620.
[2] 崔裕偉.淺談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在手足部外科手術中的應用效果及臨床價值[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262-263.
[3] 龍 玲.腿部皮瓣移植修復足部軟組織缺損28例臨床體會[J].中外醫療,2009,28(22):66.
[4] 梁 鋼,孫建平.足趾剔骨皮瓣聯合外踝后穿支皮瓣修復足部Ⅳ度燙傷一例[J].中華燒傷雜志,2012,28(2):157.
[5] 劉 娟,鄭懷遠,陳江海,等.應用游離腓腸內側動脈穿支皮瓣修復足部小面積潰瘍[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13,36(6):573-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