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英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常規心電圖與24小時心電圖檢查對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診斷。方法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就診治療的108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應用計算機數字表法將其隨機性分成兩組,對照組采取常規心電圖檢查;研究組采取24小時心電圖檢查。結果 研究組患者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的陽性率約為72.22%(39/54)與對照組的68.52%(37/54)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在房性期前收縮二聯及三聯律、房性期前收縮成對、室性期前收縮二聯及三聯律以及室性期前收縮成對等檢出率均顯著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診斷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臨床診斷效果甚好,可監測任一時間點的心律失常,臨床診斷價值較高。
【關鍵詞】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常規心電圖檢查;冠心病;心律失常;診斷
【中圖分類號】R54 【文獻標識碼】A
冠心病主要發生于中老年人群,是一種嚴重性的心血管系統疾病[1],對患者的健康危害較大。動態心電圖檢查能夠24 h連續監測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對短暫性缺血性心臟病、非持續性冠心病的診斷率較高,使心電圖診斷的范圍更廣。現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就診治療的108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比論證24小時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檢查的臨床診斷價值,詳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就診治療的108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4例。研究組:男29例,女25例。年齡35~78歲,平均年齡(57.93±6.79)歲。對照組:男27例,女27例。年齡34~79歲,平均年齡(58.69±7.15)歲。兩組患者的上述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54例患者進行常規心電圖檢查。患者選擇平臥位,在靜息狀態下實施心電圖檢查,檢查期間注意GCG基線無干擾及平穩、圖像清晰[2]。如果導聯T波低于R波的1/10;ST段出現下移,超過0.05 mV,即可診斷為缺血性 ST-T段改變。
研究組:54例患者進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應用12導聯全息動態心電監護儀,隨時記錄患者不同體位的心電圖,將體位改變所致的ST段改變排除。
1.3 心律失常的評價標準
(1)達J點后,60~80 ms ST段呈水平型,或是下斜型下移超過或等于1.0 mm。(2)ST段改變的持續時間超過或等于1 min。(3)再次發作時,應在前次ST段下移恢復至基線水平后1分鐘或以上。將基線不穩、干擾等可能影響ST段下移的因素排除[3],患者ST段下移時,沒有心絞痛癥狀表現。
1.4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 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對比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研究組患者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的陽性率約為72.22%(39/54)與對照組的68.52%(37/54)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在房性期前收縮二聯及三聯律、房性期前收縮成對、室性期前收縮二聯及三聯律以及室性期前收縮成對等檢出率均顯著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常規心電圖檢查是臨床診斷常用的簡單、方便的一種手段[4],在臨床診斷中已經擁有百年的歷史,可以反映患者心臟的電活動,同時也是臨床診斷冠心病最基本的檢查手段。但是一些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雖然存在病理改變或是出現一定程度的狹窄,但是靜息狀態下患者冠狀動脈血流量仍然可以維持正常,以至于常規心電圖檢查不能檢測獲得。而24小時動態心電圖能夠掌握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發作的整個過程。所以,對于常規心電圖不能確診的心律失常患者,可通過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進行進一步鑒別診斷[5]。24小時心電圖檢查對鑒別診斷不同機制所致的心動過速的診斷價值更高,尤其是非折返機制及折返機制所致的心動過速。本次試驗顯示,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的陽性率約為72.22%與對照組的68.52%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在房性期前收縮二聯及三聯律、房性期前收縮成對、室性期前收縮二聯及三聯律以及室性期前收縮成對等檢出率均顯著大于常規心電圖檢查。由此進一步表明,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對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臨床診斷價值更高,可監測任一時間點的心律失常,具有方便、快捷、無創等優點,更適用于臨床診斷及鑒別診斷。
參考文獻
[1] 鄭 易,岑鎮波,胡海雷.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患眷自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臨床效果比較[J].現代實用醫學,2011,33(6):678-679.
[2] 靳 勇.用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較[J].求醫問藥,2013,11(7):176-177.
[3] 王效婷.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效果比較分析[J].沈陽醫學院學報,2014,16(3):154-155.
[4] 李 偉.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9):191-192.
[5] 張紅梅,王學工,李艷玲.常規心電圖與動態心電圖對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診斷價值比較[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17):2592-2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