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文

【摘要】目的 探討蒙西醫結合療法對室性早搏的療效。方法 將60確診為室性早搏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西藥治療,觀察組給予蒙西醫結合治療。結果 兩組均治療2個療程(4周)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6.67%,觀察組為86.67%,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蒙西醫結合療法對治療室性早搏有很好的療效,可以進一步臨床驗證及推廣。
【關鍵詞】蒙醫學;蒙西醫結合;室性早搏
【中圖分類號】R29 【文獻標識碼】B
室性早搏是常見心律失常之一,也叫室性期前收縮。通常正常人與各種心臟病患者均可發生室性期前收縮。正常人發生的幾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心肌炎、缺血、缺氧、麻醉和手術均可使心肌受到機械、電、化學性刺激、洋地黃、奎尼丁、三環類抗抑郁藥中毒發生嚴重心律失常之前常先有室性期前收縮。除此之外,低鉀、低鎂、精神不安、過量煙、酒、咖啡也可能誘發室性期前收縮[1]。偶發的室性早搏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無太大的影響,只感覺到一過性的心前區不適感,但頻發的室性早搏會導致乏力、頭暈等癥狀,也可使原有心臟病癥狀加重,如誘發或加重心絞痛或心力衰竭。本病屬蒙醫學“心悸癥”的范疇[2],主要是由病邪做客于心臟而導致的疾病。筆者在臨床工作中采用蒙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本病得到了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來我院就診符合以上標準的60例頻發室性早搏患者(實際觀察66例,其中4例失訪,對照組1例,觀察組1例自行中止了本次試驗),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觀察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25~56歲,平均年齡(46.1±11.8)歲;病程3~72個月,平均病程(41.32±6.51)月;其中冠心病10例,高血壓心臟病11例,風濕性心臟病4例,原因不明5例。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23~55歲,平均年齡(45.3±12.3)歲;病程2~65個月,平均病程(42.72±5.92)月;其中冠心病11例,高血壓心臟病12例,風濕性心臟病3例,原因不明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基礎疾病等方面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及納排標準
經24小時動態心電圖(Holter)證實有頻發室性早搏,Holter記錄平均室早≥30次/h。并且排除在治療開始前2周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藥的患者;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患者;竇性心律<60次/min、Ⅱ度或Ⅲ度房室傳導阻滯、病竇綜合征、心衰、洋地黃中毒、近3個月有心肌梗塞史;正在接受別的臨床試驗患者;孕婦及哺乳期女性患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西醫綜合治療如單硝酸異山梨酯擴張冠狀血管;阿司匹林抗凝、抗血小板凝集;汀類藥物降血脂的同時口服美托洛爾(12.5~25 mg,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早:吉如很阿嘎日-8味散3 g,溫開水送服;中午:古日古木-7味丸3 g,溫開水送服;晚:紹沙-7味丸3 g,溫開水送服。兩組均兩周為一個療程,治療兩個療程后評價療效。
1.4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常見心律失常病因、嚴重程度及療效判斷標準》[3]與《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4]進行評定。顯效:治療后癥狀顯著改善,脈搏跳動間歇感覺消除,脈象無結代,ECG無早搏出現,DCG室早較原來減少80%以上;有效:用藥后癥狀有所改善,脈搏跳動間歇感覺顯著減少,脈象結代減少,ECG或DCG減少50%以上;無效:用藥后癥狀及心電圖均無好轉,室早減少<50%或增加,但不足50%;惡化:用藥后癥狀加重,室早增加>50%。
1.5 統計學分析
本組相關療效性數據經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兩個獨立樣本的x2檢驗以α=0.05檢驗水準進行假設檢驗。x2=8.08,P=0.034,
2 結 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6.6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6.67%,觀察組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室性早搏是心血管內科常見病之一,偶發室性早搏時對生活基本無太大影響,但頻發室性早搏時可導致心臟基礎疾病的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對于本病的治療蒙西醫都有著各自的長處。現代醫學主要以擴張冠狀血管類藥物、抗凝、抗血小板凝集類藥物、降血脂類藥物等進行治療[5-6],雖有一定的療效,但有不良反應較多、治療費用昂貴等弊端。蒙醫學治療本病時從整體出發,辨證論治的方法治療本病得到了很好的療效。并且綠色蒙藥有著價格低廉、無毒副作用、起效快等諸多優點而深受廣大患者喜愛。但對于蒙醫學而言,由于每個學者對本病的見解不一而所采用的手法也不一樣,所用的藥物也不一樣,對急危重癥患者蒙藥緩不應急,一些藥物氣味大而難以服用等補足[7]。對于本病的治療來講由于綠色蒙藥的介入使得降低了一些藥物的不良反應,減輕了患者的病痛,提高生活質量。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挖掘綠色蒙藥中所潛在的功效,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參考文獻
[1] 周鳳華,黃志勇,陳 磊,婁林潔,賈鈺華.中藥治療冠心病室性早搏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評價[J].熱帶醫學雜志,2012,(09):36-37.
[2] 白國軍.蒙西醫結合治療頻發室性早搏50例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4,11(11):26-27.
[3] 劉 慧.生脈養心湯治療氣陰兩虛型冠心病室性早搏的臨床研究[D].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1.
[4] 王 磊.鎮心丹治療室性早搏(心虛膽怯型)的臨床研究[D].成都中醫藥大學,2011.
[5] 孫智霞.五參復脈湯加減對病毒性心肌炎后室性早搏患者QT間期離散度的影響[J].中醫雜志,2012,(14):66-67.
[6] 林學莉,李國麗.穩心顆粒聯合β受體阻滯劑治療冠心病并發室性早搏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2,(12):110-111.
[7] 黃國圣.加減溫膽湯治療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療效觀察[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