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澤全



【摘要】目的 分析心血管內科治療急性心絞痛的臨床方法和療效。方法 研究對象選取本院2011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急性心絞痛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和氯吡格雷組,各34例。常規組實施常規內科治療,氯吡格雷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增加氯吡格雷治療。隨訪1年,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近期療效和心絞痛再次發作率,并對比血液流變學指標。結果 經過治療后氯吡格雷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期間氯吡格雷組患者心絞痛再次發作率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氯吡格雷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檢測值明顯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氯吡格雷在心血管內科中是治療急性心絞痛的有效藥物,近遠期療效好,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值得推廣。
【關鍵詞】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臨床方法;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心絞痛是心血管內科比較常見的心臟器官發生病變引發的一種疾病,臨床上發病率與死亡率均較高。如不及時采取措施控制病情,可進展至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導致心源性猝死[1]。為了探討其內科有效治療方法,本研究分析了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治療的臨床方法和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本院2011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急性心絞痛患者,均有心前區壓榨性疼痛癥狀,并經心電圖檢查確診。隨機分為常規組和氯吡格雷組,各34例,常規組中男18例,女16例;年齡54~75歲,平均年齡(62.64±8.21)歲;體重52~83 kg,平均體重(65.13±11.43)kg;氯吡格雷組中男20例,女14例;年齡53~76歲,平均年齡(61.21±8.42)歲;體重53~85 kg,平均體重(65.42±11.42)kg。對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程等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規綜合治療,包括臥床休息、吸氧、應用硝酸酯類、抑制血小板聚集、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通道拮抗劑等藥物治療。在此基礎上氯吡格雷組患者口服氯吡格雷(深圳信立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0542),50 mg/次,1次/d。
1.3 療效評價指標
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甚至消失,心電圖恢復至正常水平[2];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但不是非常明顯,心電圖ST段在原來異常的情況下有上移但是幅度未超過0.1 mV;無效:臨床癥狀未見明顯改善,心電圖改善也不明顯,甚至出現病情惡化的現象。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近期療效比較
經過治療后氯吡格雷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遠期療效比較
隨訪期間氯吡格雷組患者心絞痛再次發作率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血液流變學指標檢測值相比較
氯吡格雷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檢測值明顯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 論
急性心絞痛的發生機制復雜,與冠脈斑塊不穩定、炎癥反應激活、血栓形成、血管內皮功能障礙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穩定破裂后,可引起血小板粘附、聚集,繼發血栓形成。冠狀動脈痙攣導致不完全閉塞,心肌供血供氧發生急劇的暫時性中斷,從而引起心絞痛[3]。
對于急性心絞痛應急處理措施為:①先讓患者立刻停止一切活動,就地進行平躺休息,如果有氧氣袋,先給予吸氧支持。進而迅速含硝酸甘油片1~2片,含3 min左右,如果效果不顯著,可增加1~2片。或口含蘇合香丸1粒或速效救心丸10粒。③按患者足三里和內關等穴位。注意觀察患者脈搏和呼吸情況,并立刻撥打急救電話[4]。
氯吡格雷屬于吩噻并吡啶類抗血小板類藥物,其代謝產物可以選擇性與偶聯ADP受體進行結合,進而阻斷與纖維蛋白原的結合以及GPⅡb、Ⅲa受體的激活,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起到抗血小板的作用,對急性心絞痛具有較好的療效[5-6]。
本研究對比常規內科治療和氯吡格雷治療急性心絞痛的療效。結果顯示,在治療后,兩組治療都有一定的效果,其中氯吡格雷組的總有效率為100%,常規組總有效率為88.24%,氯吡格雷組療效顯著優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氯吡格雷組一年內心絞痛再次發作率為5.88%,明顯低于常規組的23.53%,且顯著改善了氯吡格雷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說明氯吡格雷在心血管內科中是治療急性心絞痛的有效藥物,近遠期療效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萬 芳.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治療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4,22(21):68-68,69.
[2] 劉巧蓮.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治療的臨床探討[J].醫學信息,2013,12(19):433-433.
[3] 曹艷玉.探討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的臨床治療方法及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2014,43(27):60-61.
[4] 蘇艷宏.急性心絞痛病患者心血管內科的臨床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8(18):277-277,281.
[5] 漆必波.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的臨床療效分析[J].吉林醫學,2014,12(35):7893-7893.
[6] 楊擁軍.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治療的臨床觀察[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10):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