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天香,張建洲
(鶴壁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鶴壁 458030)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全民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加上近年來醫療體制改革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等法律法規的逐步出臺,護生像以前那樣直接在病人身上進行技能操作與訓練的機會越來越少了[1]。健康評估作為高職護生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傳統以講授為主的實訓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其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技能的有機結合,使護生缺乏反復實踐操作的機會,制約了護生臨床技能的培養和提高,嚴重影響了健康評估的教學質量。為了不斷提高和改進健康評估的教學質量,在我院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我院購買了仿真電子標準化病人及多媒體教學軟件系統。該系統通過先進的電子信息處理技術將高級心、肺、腹部的健康評估教學資源進行優化整合,極大地提高了健康評估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同時也大大提高了護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及決策能力,現介紹如下。
本次教學設備有天津天堰教學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仿真電子標準化病人(含心肺聽診、觸診和腹部觸診仿真電子標準化病人)、多媒體教學軟件系統(含心肺聽診和腹部觸診的多媒體教學與考核軟件)和TOP2000多媒體教學網等。
1.2.1 實施方法 選取本校2010級三年制高職護理專業學生98人,均為女生,年齡18~22歲。隨機將這些護生分為實驗組(50人)和對照組(48人)。在第三學期開設健康評估課程,兩組為同一教師授課。兩組護生性別、年齡、開課時基礎課成績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對照組。采用傳統實訓教學方法進行實訓教學。通過板書結合演示、講授、提問、練習、指導等教學方法,按照教材的編排順序(護理程序):視診→觸診→叩診→聽診逐項進行演示、講解,對于重點內容穿插提問,并留出一定的練習、指導時間。
(2)實驗組。在應用護理程序教學的基礎上借助仿真電子標準化模擬病人進行仿真情境多媒體教學。首先,接通電源,檢查設備是否良好。在每次上課前先進行設備調試,使其處于正常運行狀態。然后,安排相關實訓內容(如心臟聽診)進行仿真模擬教學,選擇相應的教學模式,可隨時提問護生,充分與護生互動交流。最后,在此基礎上選擇相應的實驗教學軟件進行切換,而TOP2000多媒體教學網絡系統將自動隱藏。
1.2.2 評價方法(1)問卷評價。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對實驗組50名護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護生對仿真模擬教學效果的評價,內容包括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改進教學質量等10個調查項目,選項為肯定和否定。共發放問卷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
(2)考核評價。①技能考核。采用客觀結構式臨床考核(OSCE)方式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技能考核,并比較兩組的考核成績。②病例考核。模擬國家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方式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理論考核,并比較兩組的考核成績。
1.2.3 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描述和t檢驗。

表1 實驗組護生對仿真模擬教學的效果評價[n(%),人]
表2 兩組護生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2 兩組護生考核成績比較(±s,分)
組別實驗組對照組t P技能考核83.50±10.30 72.75±0.20 6.22<0.01病例考核79.00±10.20 65.00±10.50 8.07<0.01
由表1、表2可知,實驗組技能考核及病例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1),且實驗組護生對仿真模擬教學各項目的肯定評價均達到88%及以上。
3.1.1 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式直觀、形象 通過計算機對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多媒體信息的處理,組成圖、文、形、聲、像并茂的演播系統,可進行集視、聽、觸于一體的形象化教學,彌補了傳統教學在時間、空間等方面的不足[2]。由于仿真電子標準化病人是按照成人的標準身材設計的,外觀與手感極其逼真。在教學中,仿真電子標準化病人顯示出傳統教學手段所無法達到的優勢。利用心肺聽診、觸診仿真電子標準化病人,護生可以反復進行聽診練習,增強了對瓣膜聽診區位置、心音和呼吸音產生的機理和特點、雜音的聽診特點等重要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利用腹部觸診仿真電子標準化病人,護生可以反復對比、糾正自己的錯誤手法,從而掌握觸診技能的關鍵點[3-5]。仿真電子標準化病人既可以減少教師繁瑣、機械、重復的勞動,又能激發護生的學習興趣。護生可以在同步觀看多媒體教學動畫的情況下,根據電腦的“講解”,掌握聽診部位、聽診方法、產生機理、聽診特點及觸診機理、觸診方法、觸診技能的關鍵點等,可以聽診上百種心音和呼吸音,練習幾十種腹部綜合體征的觸診。
3.1.2 教學方法自由靈活 帶教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利用TOP2000多媒體教學網靈活選擇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軟件時可進行適當講解或由電腦“講解”。首先,使護生對心、肺和腹部臟器的檢查有了系統直觀的印象;然后,進行分組教學,讓護生根據自身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實訓,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1.3 評價體系科學、規范、客觀、公正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運用練習題庫進行考核時,可以任意設定題量和考試時間,電腦可自動閱卷并給出考試成績,也可打印存檔,為教師和護生提供了標準化評分,可以用于模擬考核,也可用于護生自我測評。
3.1.4 提高護生的人文素養和綜合職業能力 當前的護理實訓教學中,護生的動手實踐機會越來越少,大大影響了實訓教學的質量。仿真電子標準化病人及多媒體教學軟件系統為護生提供了一個能夠反復實訓的平臺,有利于培養護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可作為常規教學的輔助手段,指導護生自學、測驗,或進行習題求解、模擬實驗等活動。護生可以反復對照、反復練習,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護生通過反復實訓,做到熟能生巧、融會貫通,在面對真實病人時就會“胸有成竹”,增強了護生正確收集病人第一手臨床資料并協助醫生正確診斷和治療的信心。通過評價護生為仿真電子標準化病人提供護理服務時的儀表和職業態度,有利于促進護生良好職業道德素質、臨床思維方法和溝通技巧的培養。護生在給仿真電子標準化病人進行心肺聽診或腹部觸診時,有意識地把仿真電子標準化病人看作真正的病人,注意自己的儀表舉止并實施人文關懷,與“病人”進行必要溝通,從中發現護理問題,并積極思考和分析問題,利用已有知識或查閱資料來解決問題,從而提高了護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創造力及決策能力,有助于護生評判性護理思維的形成。
仿真模擬教學所采用的仿真電子標準化病人畢竟不是真人,不能真實再現病人病痛,易使護生缺乏對病人真實感受的認識。在進行體格檢查時,由于無法觀察病人的面部表情、身體姿勢等,護生無法判斷病人的感受;操作時,易忽略病人的思想、情感,缺乏有效的護患溝通;平時,呼吸音、心音、腸鳴音等在病情復雜的病人身上可能同時存在,但為了教學的需要,仿真電子標準化病人及教學軟件系統只能模擬病人局部、單一的典型體征,所以不利于護生整體認識疾病。
仿真模擬教學從根本上彌補了在實訓室里護生因不能接觸病人而無法聽到異常心臟雜音和呼吸音及觸到異常腹部體征的缺陷等。仿真電子標準化病人及教學軟件系統充分利用多媒體的綜合處理能力,形成了集圖、文、形、聲為一體的多媒體教學系統,它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克服了護生只能被動接受的弊端,彌補了傳統實訓教學方式在直觀性、立體性和動態性等方面的不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健康評估的教學質量及教學水平,為社會培養出了更多緊缺型、創新型、實用型、技能型護理人才。
[1]郭躍偉.構建臨床技能培訓中心 培養醫科學生臨床技能[J].實驗室科學,2007(5):120-122.
[2]袁淑鳴.多媒體教學與計算機仿真模擬人在臨床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郴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4(4):68.
[3]何曉峰,張存泰,劉文勵.等.電子標準化病人教學系統在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6,16(1):158-160.
[4]李振峰,曹景花.虛擬現實技術在診斷學見習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3,17(4):224-226.
[5]劉文霞,葛中彩.在診斷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的體會[J].井岡山醫專學報,2003,1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