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清
(岳陽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學院,湖南 岳陽 414000)
養老護理是指從事老年人生活照料、護理和精神慰藉的一種新型職業。在我國4萬多社會福利機構近百萬員工中,養老護理員是最大的群體[1]。據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提供的數據,目前,社會上約有1000萬名養老護理員的人才需求[2]。但是,從全國養老服務調查情況看,現有的老年服務與管理人員不僅數量少,而且素質和專業水平低,基本沒有經過系統業務培訓,只能應付一般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務,難以應對不同層次、不同特點老人的多樣需求[3]。本研究旨在對我市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現狀進行調查,為更好地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實用型養老護理人才提供參考。
以岳陽市城區養老機構(包括養老院、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工作1年以上的養老護理員為調查對象,其中公辦養老院2所,民營養老院8所。
自行編制調查問卷,以整群抽樣法對岳陽市10家養老機構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現狀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養老護理員基本情況、繼續培訓需求及職業發展影響因素3部分,采用不記名方式作答。調查前講明本次調查的目的,然后由調查人員對被調查者進行現場調查。如被調查者不能自行填寫,需由調查人員按培訓后的統一標準將調查表各條目逐條口述并詢問后填寫。共發放問卷182份,回收有效問卷175份,有效回收率為96.15%。
2.1 養老護理員基本情況(見表1)
2.2 養老護理員培訓需求情況(見表2)
2.3 養老護理員職業發展影響因素(見表3)
(1)岳陽市養老護理員隊伍素質不能適應養老服務功能的轉變。表1顯示,岳陽市養老護理員以女性為主,年齡偏大,50歲以上者達35.43%,難以勝任繁重的體力勞動;文化程度較低,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53.71%;長期從事養老護理工作人員比例不高,工作5年以下者占46.28%。可見,岳陽市養老護理員隊伍缺乏養老照護從業經驗及對于自己事業的認同,難以進一步提高養老護理工作質量。175名調查對象中僅30人有專業培訓經歷,24人有初級養老護理員執業證,由此可以看出岳陽市養老護理員隊伍整體專業水平較低,缺乏高層次專業人才。82.86%的養老護理員從未接受過任何形式的老年護理專業培訓,不能滿足目前養老護理由單純的以生活照料為主向醫療康復、保健等綜合養老護理轉變的需求,從而影響了養老護理醫療、康復、保健、心理等一系列工作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提高。

表1 養老護理員基本情況(n=175)

表2 養老護理員培訓需求情況(n=175)

表3 養老護理員職業發展影響因素(n=175)
(2)加強養老護理人力資源培訓體系建設,重視養老護理員繼續教育。在培訓需求調查中,86.86%的養老護理員認為當前所具有的知識不能滿足工作需要,希望參加養老護理員資格考試培訓,拿到相應資格證書;64.00%的養老護理員認為學習培訓以院內業務培訓為主,主要是因為養老護理員年齡大多在40歲以上,家庭負擔較重,除工作學習外,還有家庭、孩子、父母等需要照料,同時在崗培訓也不影響工資收入。針對岳陽市養老機構人力資源現狀,相關部門應重視養老護理員繼續教育,根據其培訓需求和特點,科學、合理地制訂培訓計劃,建立一支由護理專家、高學歷護士及資深養老護理員組成的師資隊伍,對處于職業起點及低學歷護理人員進行培訓指導。通過有效的培訓,迅速提升養老護理員隊伍專業素質和職業操守,適應養老護理服務新要求。
(3)健全保障機制,減少養老護理人才流失。表3顯示,影響養老護理員職業發展的前3位因素是社會偏見、工資待遇低、缺乏發展前途。因此,養老機構應保障養老護理員的休息、休假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逐步建立健全養老護理員在工資、社保、公積金、職稱晉升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同時,政府也應該重視養老護理員的收入待遇問題,同工同酬,盡量縮小“雙軌制”[4]差距。只有尊重養老護理員的權利,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機制,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機制,才能降低養老護理人才流失率,使養老服務工作更具有規范性和可持續性。
綜上所述,岳陽市大多數養老機構的養老護理員配備不足,接受過專業培訓的較少,學歷偏低,專業知識不足,嚴重阻礙了養老事業的健康發展。政府應積極采取措施,加強養老機構人力資源建設,拓展養老護理員培訓途徑,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其綜合素質。
[1]陳卓頤,陳偉然.我國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現狀與對策[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6(4):72-74.
[2]李玲,耿杰,梁文蘭.養老護理員職業培訓的教學研究與設計[J].中國現代護理雜志,2010,16(35):4311-4312.
[3]陳卓頤,黃巖松,羅志安.關于提高養老照護從業人員素質的思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6,26(2):280-281.
[4]楊晨.我國養老護理專業人才培訓研究[J].成人教育,2013(6):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