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
“雅禮”,田東人獨特的教育追求,“德性”,凝聚著田東人“以德啟智,以智養德”的教育智慧。“德性”和“雅禮”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圓滿完成學業(啟迪智慧),還為學生的未來成長和終身為人著想(奠基人生)。
一、研究目標
構建雅禮文化的邏輯結構元,即目標元、環境元、策略元組成的雅禮文化元。通過研究讓大家明確目標元在三元結構中的導向引領作用,環境元的熏陶激勵作用,策略元的鼓舞驅動作用,重點突出策略元的規劃設計,強力推進,以形成良好的循環。
二、研究內容
(1)制度建設。探討特色活動、特色課程融入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經常化、制度化。
(2)系列內容。根據學生身心特點,結合各年級實際,開展系列性的雅禮教育活動。
初一年級:邁好初中第一步——以“行為養成教育”為主題。初二年級:邁好成長第一步——以“規范守紀教育”為主題。初三年級:邁好成才第一步——以“理想教育、成才教育”為主題。
各年級依據《田東中學學生雅規五要求》、《田東中學學生五雅修煉》探索將年級特色活動細化成訓練表,立體化、層次化。
(3)多元評價。探索有效的評價機制,力求體現多元覆蓋、縱橫交錯。評價主要側重三個方面:參與的范圍和程度;自主和示范;活動成效和輻射性。“星級”雅禮班級和個人、雅禮少年評比,“星級雅禮示范班”活動,在班級、學生、班主任三個層面施行,使創建活動有較強的操作性、導向性。
(4)隊伍建設。對全體教師進行宣傳動員,倡導建設雅慧善導型教師隊伍。要求班主任全員參與課題研究,在科研中提升專業素養,以教師發展促進學生發展。
(5)校本課程。學校課程建設,是一個不斷凝聚師生認同,集聚師生共同智慧的過程,是一個師生共同博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實現師生建設課程的自覺,從而形成一個初步完整的“雅禮”課程體系。
這個體系綜合地說,就是由四板塊、三層次、兩途徑構成。
四板塊即國學走進生活,科技融入生活,藝術滋養生活,健康伴隨生活。
三層次即一開發《走近雅禮叢書》,含六種校本教材。《青少年論語精讀》、《練人練字》、《創意的空間》、《金色年華》、《形體禮儀》和《心靈對話》。二是根據學生需求,組建30多個“山”字頭學生社團,如:山音文學社、山脈橋牌隊、山鷹排球社等;三是根據師生申請,圍繞研究性課題形成“學習共同體”。
兩途徑即校本教材入課表,進教室;社團活動、研究性課題由師生課外自主開展。
國學走進生活。開設《論語》分主題閱讀課,讓孔子走進師生生活,引導學生讀《論語》,探索以經典文化滋養學生,用民族精神陶冶學生,開發智力,塑造人格,提升雅禮素質。
在國學的滋養下,我校還選擇了“寫”, 開發了《練字練人》校本教材,建設了書法功能室,開設《書法》課,成立書法社,探索將“寫好漢字”與“做個好人”相結合,將端莊的書寫與“雅禮”品質的養成結合起來。
與之相呼應的是,山音文學社、山影書法社、山秀朗誦社、山夢影視社等學生社團也在拓展和深化這一育人理念。
科技融入生活。開設《創意空間》課,開發了《創意空間》校本教材,成立山奇機器人社、山意網頁制作社、山泉航模社、車模社、山漫電腦社等社團,讓孩子們做中玩、玩中學。通過科技實踐活動探索科技素養與人文素養的有機結合。
藝術滋養生活。開展“金色年華”下午十分鐘歌會活動及歌詠比賽、K歌比賽,探索用優美的歌聲和旋律陶冶學生,活動育人,以美育人。開發了《金色年華——歌會校本教材》,成立了山鳴合唱團、山燕舞蹈隊、山韻葫蘆絲社。每學年舉辦一次合唱節或K歌大比拼,同時組織學生大眾評審團,展示歌會成果,調動學生參與熱情,培養學生自主精神。本活動已堅持數年,深受師生歡迎,已成為學校德育一張特色品牌。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