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飛,韋朝坤(安徽理工大學,安徽 淮南 232000)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內曲線行星齒輪泵太陽輪模態分析
孫曉飛,韋朝坤
(安徽理工大學,安徽 淮南 232000)
摘 要:本文運用ANSYS workbench對內曲線行星齒輪泵的太陽輪進行模態分析,求解獲得各階模態的兩種非圓齒輪和行星輪的固有頻率及振型[1.2],分析其自振頻率,進行合理的選擇材料和合理的結構設計,防止各個齒輪和內曲線齒輪泵發生共振而產生的振動和噪音,提高內曲線行星齒輪泵的工作性能和壽命。
關鍵詞:ansys workbench;內曲線行星齒輪泵;模態分析
在內曲線齒輪泵中,齒輪傳動機構受到激勵會產生或大或小的機械振動,導致變形過大、振動及噪音大等不良后果。其中齒輪的振動是影響工作的重要因素,固有頻率和振幅是振動系統的固有特性,固有特性屬于系統的動態特性之一,它對系統的響應、產生載荷的類型等都會產生影響。而且這一固有特性是分析和求解系統的重要基礎。對于齒輪泵,不合理的齒輪副設計增大泵的振動,從而影響流量、脈動等特性。因此,對內曲線行星齒輪泵進行模態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模態分析是用來探求系統的零件或部件振動特性,研究各個領域的結構振動特性。模態分析中最重要的兩個參數是主振型和固有頻率。典型的無阻尼模態分析求解的基本方程是經典的特征值問題。
系統運動微分方程的建立
若系統不受外界力作用,得到系統的自由振動方程.無阻尼自由振動的運動方程為
其對應的特征方程為

系統含n個固有頻率和主振型,每一對都相當于一個自由的振動系統,系統在自由振動下的振動特性叫做系統的模態。而多自由度系統是n個單自由度的簡諧振動疊加而成的系統。
3.1 三維實體的導入和添加材料
為了簡化計算,此時的模型都沒有畫出較小尺寸的圓角和倒角,有些尺寸還進行了稍微的修改調整。對非圓齒輪添加材料時使用的是合金結構鋼,其密度為7.85、彈性模量為2.06e11、泊松比為0.3。
3.2 對模型的網格的劃分
在本實例中,由于實驗設備中計算機的運算能力有限,為了減少計算量,采用自動劃分網格。
3.3 施加固定約束及求解
對太陽輪孔進行約束[3],因為模態是受固有特性決定的,與所受的外界的載荷無關,所以不需要設置邊界條件。采用Block Lanczos法來對求解項的求解。
一般在振動系統中,第一振型最重要,而且動能的最大值決定了自振頻率和振型的位移量。高頻的影響相對低頻而言,高頻的影響的較小些。通常狀況第一振型對于振動的影響最大。某一結構振動可以用不同階固有振型的線性組合來計算,其中對系統振動影響最大的是較低階數的振型,而且低階振型影響結構的動態特性最大。所以,就定義前1到6階的固有頻率和振型。
3.4. 計算結果的分析
3.4.1 太陽輪模態固有頻率
在Αnsys workbench模態分析[4]對模型求解完以后,點擊solution下屬的Τotal deformation ,即可以得到1-6階模態的固有頻率(單位HZ)依次為17923、18319、20668、21323、21671、25767。
3.4.2 太陽輪的模態振型
運行結束后,依次點擊solution下屬的Τotal deformation,得出前6階振型所對應的位移變化云圖。云圖中包含了階數、應變量及對應的頻率,顯示出了前6階振型對應的頻率和應變量的大小。根據以上數據可以得到齒輪的模態。太陽輪的6階振型如下圖所示:

太陽輪的第一至六階振型位移變化云圖
根據頻率圖和振型圖得出結論,太陽輪的振型主要是齒輪端面的圓周振振型和齒輪扭轉振型組成。其中扭轉是齒輪不同位置發生的形變量不同而造成的。不同階數的非圓齒輪的圓周振的位置是不同的,而且振動的幅度也是不同的。由圖3得,第一階振型的應變量最大,其中低階的模態振型對振動的響應最大。從圖中又可以看出齒輪最容易發生的是圓周振。齒輪工作中會受固有頻率和振型的影響產生噪聲和振動,為使泵和齒輪不發生共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為系統施加與固有頻率相等的激勵。
參考文獻:
[1]唐勇等.漸開線齒輪的模態分析[J].機械與電子,2006(8):9-11.
[2]葉友東,周哲波.基于ANSYS圓柱齒輪有限元模態分析[J].機械傳動,2006,30(05):63-65.
[3]謝龍漢,劉新讓,劉文超編著ANSYS結構及動力學分析[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01).
[4]葉友東.基于ANSYS的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有限元分析[J].煤礦機械,2004(06):43-45.
作者簡介:孫曉飛(1987-),男,安徽亳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機械設計及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