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華
在小班化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改變現時重筆頭練習而且內容劃一的弊端,應精心設計個性化作業,積極實施多樣化的作業形式。
1. 形式多樣的個性化作業,面向每一個
例如《認識人民幣》的作業,學生可從以下5個選項中,選擇一項自己感興趣的作業來完成:(1)與家長進行換錢游戲;(2)與家長進行購物游戲;(3)在家長帶領下進行一次真實的購物體驗;(4)調查家中一頓早餐的價錢;(5)用你喜歡的形式記錄28元有哪些拿法。本次作業將布置的作業從“寫”的單一形式中走出來,與游戲、體驗、調查、畫畫、制作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巧妙結合,使作業變得生動有趣,既鞏固了相關的數學知識,還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2. 層次分明的個性化作業,展示每一個
比如在《找規律》的作業中,設計出三道不同程度的作業,以不同的星級標示,讓學生根據自己情況選擇某一星級進行完成,同時也有相應的激勵措施鼓勵其嘗試其他星級作業。
一星級作業(基本作業):圈一圈,下一個圖形是什么?
三星級作業(變式作業):按自己喜歡的規律涂色。
五星級作業(拓展作業):猜一猜,下一個圖形是什么?
學生面對這種“自助餐”式的作業,如果覺得自己能力有限或時間有限,可以選擇低星級作業;如果想挑戰高星級作業,就必須付出更多努力與時間。但實踐證明,很多學生在完成了自選星級作業后,都能盡力地去完成其他兩項星級作業,從而達到鍛煉思維與愉悅學習的目的。
3. 量身定制的個性化作業,發展每一個
寒假個性化作業根據每個學生一個學期的知識掌握度、平時的課堂表現、書寫習慣、學習理解能力和家長輔導能力等方面綜合考慮,大致將學生分為A、B和C三類,分別采用“放”“固”和“補”三種策略進行作業布置。(如下表)
在此基礎上還會根據學生個體情況,針對每一個學生的知識薄弱環節,將寒假個性化作業的口算、讀錯題、寫數字、綜合練習、預習和數學日記6個項目,做出不同的作業搭配,人人都不盡相同,宛如一件量身定制的“個性化作業大衣”,真正起到個性輔導的功效。
4. 家校合力的個性化作業,幸福每一個
在假期里,老師和學生都無法如平時教學中一樣——即時參與作業批改和訂正,導致產生作業反饋滯后和個別學生假期后期扎堆做作業的現實狀況。基于這些傳統假期作業的弊端,并結合一年級學生的知識和年級特點,特邀請了家長在老師的引領下,參與到學生寒假作業的評價和設計中來。
具體做法:讓家長在每周的前四天里,參照《每周寒假作業評價表》觀察評價學生。根據學生前四天作業狀況,設計出第五天的個性化數學寒假作業(筆頭作業、操作作業、綜合實踐作業均可),并結合學生完成的情況給予學生評價或建議。這樣讓寒假作業呈現監管化、動態化和個性化,正好彌補傳統寒假作業的弊端。
在假期后收集的《每周寒假作業評價表》和《家長設計寒假作業表》中,可看到許多家長都非常踴躍地參與了個性化寒假作業活動。他們都紛紛表示通過活動,對自己小孩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有了更深的了解,為下階段的家校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寒假個性化作業,還對新學期開學初的學習起到了課堂延續的功能,學生不僅一掃以往“假期綜合癥”的困擾,還互相主動交流家長們布置的個性化作業,迅速地進入到良好的學習狀態。
責任編輯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