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正大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汪華江
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成效及問題分析
浙江正大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汪華江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地完善,使得企業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當前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競爭的激烈性不斷增加,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優勢。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中,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受到內部因素、外部因素、環境因素等方面的影響,其中內部控制影響著企業的經營管理,而內部控制審計的成效,影響著企業經營管理的質量和企業的發展。目前在我國企業的發展中,內部控制、內部審計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企業的發展,為此本文針對內部控制審計的成效以及面臨的問題和應對策略等相關的內容進行分析研究。關鍵詞:內部控制審計 問題 策略
在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內部控制已經成為企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企業發展中,逐漸顯露出來的各種問題,反映了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這些問題的產生影響著企業的發展。內部控制在企業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以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以及內部控制審計,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審計制度和體系,可以推動企業的發展。
1.1 內部控制審計的意義
內部控制審計與企業的內部自我評價意義一致,企業的內部控制審計工作,一般是由會計事務所接受企業的委托,然后派遣會計師對企業的內部控制進行鑒證的一項工作業務。在進行內部控制審計中,事務所需要充分地考慮到這項工作的可行性和審計的成本,且在對企業實施內部控制審計的過程中,會計師對企業的財務信息、內部控制的設計等進行評價、審計,并給出審計意見,所以內部控制審計的對象為企業的內部控制設計以及內部控制運行的有效性[1]。
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和內部控制審計,對企業有重要的意義,內部控制審計,可以防止并阻止各種財政糾紛的發生。內部控制審計的設計需要具有合理性和適宜性,要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結合,查看是否符合企業自身的發展需求。
1.2 內部控制審計的方法
在企業的內部控制審計中,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則,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內部控制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風險導向原則是企業內部審計中需要遵守的原則,該原則是自上而下的原則,在內部控制審計中,自上而下進行,且將工作的重點放在內部控制風險上,使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工作的風險降低,還要提高企業的風險防范能力。
會計師在風險導向原則的支持下,對企業的各項會計、財務等活動存在的風險進行評估和識別,并在整個審計的過程中,不斷對審計的范圍、審計的時間進行修正,保證內部審計工作與企業的內部風險水平相適應[2]。
在企業內部控制審計中,堅持風險導向原則,將各項審計工作進行完善,在承接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工作之前,會計師需要按照一定的審計程序,讓自己對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和認識,在此基礎上,決定是否承接該項審計任務,進而將內部控制審計的風險在源頭上進行減少。確定審計工作之后,會計師對企業的內部控制進行風險評估,完成風險評估之后,實施相應的審計程序,制定審計報告。
1.3 內部控制審計的目標
企業實施內部控制審計,主要是為了實現一定的發展目標。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企業實施內部控制審計的目標,主要為以下幾點。
1.3.1 保障企業資產的完整性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實施內部控制審計,可以保障企業資產的完整性。企業資產是企業存在的一種形態,實現企業資產的增值、保值,需要保證企業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加強內部控制審計,對企業的資產、資源、財務等進行統計、清算、審查,評估,可以促進企業掌握自身資產的使用動態情況和財產的去向,保障企業資產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并促進企業資產的有效利用,實現企業各個部門的共同內部控制[3]。
1.3.2 提升管理效率與管理質量
市場競爭激烈性的增加,促進企業不斷地完善自己,加強自身管理,內部控制是企業內部管理的一種形式和方法,而實施內部控制審計,可以將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效率提升,促進企業管理目標的實現。在當前的經濟市場中,企業經營的最大目的是獲取利潤,保證企業資產的增值和保值,如果企業的運營效果較差,企業無法實現盈利,則會危及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實施內控審計,可以促進企業內部控制質量的提升,強化內部管理,進而促進企業管理質量和管理成效的提升,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1.3.3 保證企業財務信息的真實性
保證資產的安全性和盈利性,是企業實施資產管理的首要目標。想要實現企業資產的增值和保值,需要加強資產管理。在企業資產管理中,加強內部控制審計,可以保證企業資產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幫助企業客觀地對其經營成效進行評價,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
除了這些之外,在企業經營發展中,實施內部控制審計,還可以幫助企業避免或者是降低各種風險的發生,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和效益[4]。
在當前的經濟市場中,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管理,而管理離不開制度和政策,政策和制度的實施,則需要有一定的保障。企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發展,并獲取一定的收益,需要加強內部控制,提高內部控制質量。當前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實施內部控制審計,可以幫助企業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但是在實際的企業內部控制審計中,卻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企業的發展和盈利。這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無法發揮作用企業實施內部控制和內部控制審計,可以保障企業資產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促進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但是在實際的內部控制審計中,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無法充分地發揮其作用。對企業的財務、資產等進行檢查、評價、考核時,也無法充分地發揮其作用,從而大大地削弱了內部控制審計的監督作用。
2.2 缺乏風險管理
在當前的經濟市場發展中,企業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響,也使得在企業發展中,面臨著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企業在發展和管理中,實施內部控制,就是為了降低企業發展中的風險,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缺乏風險管理,所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
2.3 執行力度不夠
內部控制質量和內部控制審計質量,影響著企業的管理質量,而內部控制和內部控制審計的執行力度,影響著內部審計、內部控制質量。如果不實施或者是執行力度不夠,依然會產生制度擺設的現象,使得內部控制制度成為一種擺設,也就失去了內部控制、內部控制審計的意義。
3.1 優化企業內部控制環境
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影響著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將內部控制環境優化,可以促進企業有效地進行內部控制和審計。企業的內部環境,有企業的經營理念、經營風格、管理組織、員工道德、員工工作能力等,將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優化,提高企業員工的道德意識和控制意識,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形象,規范各種經濟活動行為和程序。優化內部環境,為企業的發展和員工的工作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企業治理結構的完善,可以促進企業有效的運轉。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層形成的企業治理結構,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并且進行有效的權責劃分。將企業的治理結構完善,需要將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完善,并設立專門的內部審計委員會,對企業的各項財務、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在治理結構建立和完善的過程中,需要選擇有責任心、有道德、工作能力強的人員,擔任各部門的主管,而員工則對企業管理人員的行為進行監督。
除此之外,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也是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可以推動企業的發展。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可以強化企業管理理念,強化企業的管理風險意識。在進行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注意對短期和長期、內部和外部企業文化的建設,要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激發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樹立誠信和道德價值觀。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將企業的各項制度、政策等完善,將企業的發展信念、價值觀、道德規范、規范制度、人文環境等,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推動企業的發展,促進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
3.2 完善企業的風險管理機制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存在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風險的存在影響著企業的發展質量和管理質量,加強企業風險管理,完善企業權責制度等,提升企業的管理質量和管理能力。在企業內部控制發展中,將風險意識和風險管理歸入其中,構建企業發展風險管理小組,制定風險危機管理、處理程序和方案,將企業發展中,各個階層、成員的職責和權利進行明確授予,避免發生公關危機時,出現相互推卸責任的現象。
在企業風險管理機制建立的過程中,充分、有效地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推動企業的內部控制和自動化、信息化的建設和管理。在保證企業發展中,可以在風險控制的基礎上,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方法,快速、準確地提高企業風險管理質量和管理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技術,針對企業發展中存在的風險進行及時、有效、針對性的處理,將存在的不利因素消除,按照危機發生的嚴重程度,制定預控制度和方案。
除此之外,在企業的風險管理機制建立中,還需要強化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運用合適的風險管理方法和管理機制,將企業的風險抵抗能力提升。為了更好地促進企業的發展,需要將風險管理中的各項職責明確,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完善企業的風險管理長效機制。
3.3 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
從中國經濟市場中,企業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信息化技術在企業發展中的應用時間較短,但是中國的信息技術發展速度非常快,所以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可以加快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技術,為企業的內部控制審計工作提供幫助。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信息,而信息是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的重要條件,在企業內部控制審計中,需要對與企業經濟活動、財務相關的信息進行采集、收集、整理、分析、評估等,這些工作的效果影響著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的效率,所以在企業發展中,加強信息化建設,充分地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快速、高效的信息收集、加工、運用等。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可以建立一個通暢的信息溝通渠道,促進企業各個部門之間信息的溝通、交流,同時也加強了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系,促進企業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社會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使得中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不斷的完善。在當前的經濟市場中,企業作為重要的市場主體,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以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然而在企業發展中,競爭的激烈性不斷地增加,嚴重地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生存發展,為了實現企業的快速穩定發展,需要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內部控制審計是對企業內部控制進行評價的一種工作方式和活動,加強內部控制的審計,可以促進企業內部控制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袁敏.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審計:問題與改進——來自2007年年報的證據[J].審計研究,2008(5).
[2] 路紀斌.完善我國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建議[D].江西財經大學,2010.
[3] 韓麗榮,鄭麗,周曉菲.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目標的理論分析及現實選擇[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5).
[4] 吳壽元.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2.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06(b)-0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