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國賢
數學是一門知識廣度、深度以及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很多學生在上數學課時總感覺枯燥,積極性提不起來。經過深入的調查了解,我認為在教學中通過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利用其直觀性、可控制性、快速靈活性等特點,可以使數學課堂教學形象化、直觀化,給學生以清晰明快的感受,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更能深刻理解和掌握數學教學中較為抽象的知識點,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一、應用多媒體教學,減緩思辨難度,突破教學難點
多媒體教學能根據教學需要將教學內容實現大與小、遠與近、靜與動、快與慢、整與散、虛與實之間的相互轉換,生動地再現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從而克服了學生感官的局限性。擴大了學生的認知時空,縮短了學生的認識過程。通過向學生展開豐富、典型、具體的經驗和材料,突出觀察點,揭示現象的內在聯系,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減少思辨困難和聯想困難。如初中數學知識的教學,尤其是七年級幾何知識的教學,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較低,用嚴謹、科學的推理講解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知識點,甚至有可能使學生產生煩躁厭學情緒,一般教師講解只能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通過較為籠統的講解及習題的練習幫助學生感知體會,學生對有些知識點的理解還是比較困難的,容易產生思維障礙。例:教學“立體圖形的展開圖”“截一個立體圖形”“旋轉一個立體圖形”等內容時,運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利用它的直觀性,或重復展示圖形,或無限分割圖形,或重復旋轉圖形,展現所學立體圖形知識的發生、轉變過程,突破思維障礙,在教學上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易于學生形成立體思維。
二、運用多媒體的趣味性優勢,創設問題情境,增添課堂魅力
數學教學過程中應十分重視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獲取知識、培養和發展學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多媒體教學創設問題形象化、明確化,容易讓學生將新知識與舊知識及各知識點合乎邏輯地聯系起來,有利于學生解決問題。同時也能使學生真正擁有發展自己想法的機會,讓學生活躍的思維有了充分的展示空間。例如,在講圓的半徑、周長、面積時,直接講概念,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如果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給學生看,就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首先學生看到一顆樹周圍全是郁郁蔥蔥的草地,一只羊被繩子拴在了樹上,羊繞著這棵樹正在悠閑的吃著它能夠得到的所有草,學生們會因好奇這個動畫注意力得到集中,那么這時教師就可以提問:栓羊的繩子可以用什么詞表示呢?羊夠到最遠處草吃一圈的長度用什么詞表示?羊可以吃到所有草的地方多少應該用什么詞表示?這樣一來學生就會自主的觀察、想象、猜想,不僅使學生容易明白,而且加快了知識的講授速度,擴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使學生展開分析、綜合、想象能力,變強迫教學為誘導教學,誘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的探索知識的欲望。
三、發揮多媒體靈活性優勢,多樣化練習,實現及時的反饋和矯正
多媒體的交互性可以提供各種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反應快的反饋信息,可以實現對學生課堂練習的及時反饋。學習的數學知識在于靈活運用,而課堂練習是加強對知識的鞏固和運用的最好方式。同時學生穩定性差,易于疲勞,且在新知識鞏固環節思想最容易溜號,只有不斷改變數學知識點的練習形式,用聲、像等不斷給學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學生在長時間的教學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多媒體教學通過直觀性和趣味性的數學習題練習,刺激和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探索新數學知識,化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進而及時反饋學生的課堂數學知識點練習情況,教師根據練習情況適時調整講授側重點,進一步鞏固數學知識點,真正使學生深刻體會、理解、靈活運用數學知識點。
四、發揮多媒體的信息控制集成優勢,節約上課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多媒體的主要特性之一就是集成信息,易于控制,在數學教學中運用普遍。傳統數學教學,教師把相當一部分時間用在板書及作圖上,課堂教學時間過長,學生的注意力不能隨課堂教學堅持始終,導致學生課堂接受知識效率下降。因此,合理利用多媒體信息集成優勢,可通過多媒體作圖、演示等,大大提高學生在有限的單位時間內獲取知識點信息。同時,也能較徹底地將復雜知識分解簡化為學生易于接受的知識,減少信息在大腦中從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轉換過程,充分傳授教學意圖,多媒體教學操作靈活,控制方便,有效避免了數學教學中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灌輸缺陷,讓教師真正在數學教學中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加強了教與學的交流,調動了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了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多媒體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機結合,使原來枯燥的數學教學顯現出內在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探索知識的過程,品嘗學習的成功體驗和樂趣,利于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提高素質。
(作者單位: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教育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