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愛國
[摘 要] 通過從黑龍江農產品流通的交通環境、農產品市場流通供應鏈、傳統和現代信息化物流體系、農產品加工企業及農產品流通法制建設等方面分析了黑龍江省農產品流通體系的基本現狀,發現其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農產品在供應鏈方面主體合作性差,信息化水平不高,農產品物流公司發展不到位,農業產品加工公司發展規模不大,相關法律法規制度不成熟等。黑龍江省應從完善供應鏈、發展信息化、實行市場準入制度、培養農產品品牌意識等方面加強建設,切實解決黑龍江省農產品流通體系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 黑龍江??;農產品;流通體系;供應鏈;問題;優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 F470 [文獻標識碼] A
一、黑龍江省農產品流通體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產品在供應鏈方面主體合作性差
黑龍江省的農業產品供應鏈在不同環節的主要流通體系表現出來的特點是比較散漫、比較混亂、比較小。就拿農業產品中介組織的發展來講,到目前為止,黑龍江省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經紀人等已經小有規模。但是許多的這種中介組織沒有一定的制度和體制,更加談不上管理,沒有一定的組織化程度,產權關系混亂甚至是沒有產權關系,整個參與進來的過程比較短,和上級機關聯系不密切。另外,供應鏈中心節點的農業產品加工公司和上級機關連接應該緊密,這就導致了所有供應鏈沒有穩定性,不論是在市場繁華還是在冷清的時候,在黑龍江省都發生過“倒奶事件”,這就讓供應鏈問題凸顯了出來。
(二)信息化水平不高
黑龍江省對于農業產品信息化建設才剛剛開始,能夠發布信息的主體很多,而且還非常細小和復雜,就造成了有用的信息比較少、信息傳播范圍不大的問題。現在,農村的網民雖然在發展,但是還沒有達到普及,農民網民對于網絡還沒有太大的認可。就算是家里有電腦能夠上網的農民,也基本上沒有從網絡上獲取信息的能力,在非常大信息量的農業網站面前,這些農民網民很難找到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并不能把網絡上的信息得以良好的運用。
(三)農產品物流公司發展不到位
將農產品運往市場,有一個良好的物流系統是重要的,黑龍江省各個流通的主體的主要流通方式都是自己經營,或者是全部交付給各個城市的運銷商,這兩個是最普遍的流通方式。所以物流的主體具有多樣性、數量比較大、規模很低、物流技能低下等特征,非常不專業,水平不高,急需高標準的運輸、倉儲類型為一體的物流公司或者是配送機構。這樣的層次比較低的運行物流主體不容易形成一定的規模,在市面上進行競爭的時候最容易互相壓低價格,從而把注意力放到價格上,而不是提高物流服務和運輸技能水平上,這就提高了物流的成本。
(四)農業產品加工公司發展規模不大
黑龍江省農業產品加工公司的數量雖然不少,但是總的來說規模不大,非常難以帶動基地、規模、區域的生產,并且伴隨著市場爭奪的激烈和流通成本的增大,這些中型和小型的公司很難發展下去。另外,黑龍江省重要的農業產品轉化加工的效率一般,而發達國家能夠達到百分之八十,這也和技能落后有著很大關系,黑龍江省技術只有百分之五左右能夠算得上先進水平,一般都使用外國已經淘汰的設施,加工水平較差。
(五)相關法律法規制度不成熟
黑龍江省還沒有創建和各個機構相互聯系的協調體制,比較容易導致很多政策和標準沒有一定的執行力。所以,徹底貫徹執行法律,創建一定的法律法規體制,也是黑龍江省農產品流通體系的主要任務。同時,政府監管不利也是一個原因,政府在進行宏觀調控的時候,應該注意科學性。農業產品在流通的時候,不同環節有不同的部門來負責,
二、黑龍江省農產品流通體系的優化對策
(一)完善供應鏈,構造農產品流通體系新思路
1.創建網絡建設。農村市場應該創建網絡建設,具體的方式應該是由點及面到網。也就是在現如今具有的金融支持的前提下,讓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單一農產品市場憑借信息交流等方式形成市場供應鏈條,這就是由點及面,并且憑借信息的溝通再進行轉變,讓鏈條向橫向和縱向發展,編制成信息網,這就連成了面。
2.實行商物分離。那么,什么是商物分流呢?就是政府運用可以施行的政策指引加工銷售公司、農業產品批發市場、農業產品運輸和銷售零售商等,經過兼并、投入股份、出售現有的資源等方式,再次整合農產品的物流和信息,這些主體共同建設實體貨源,或者是虛擬和實力結合的方式創建農產品配送基地,并且用以配送基地為中心的多方進行協調合作的方式來創建黑龍江省農業產品流通體系的新型構建。
3.樞紐和信息的整合。這種新型農產品流通體系的建設能夠有效的完善供應鏈,在其中設置兩個樞紐和信息資源的整合。兩個樞紐指的是,第一是整合農業產品加工公司、中介組織和農業產品市場為重點的商流主體;第二個樞紐是城市或者鄉鎮的配送基地、規模比較大的批發市場為重點的物流載體。兩個信息資源的整合說的是,第一類是連貫于所有主體當中的商業信息的傳播,比如說農產品的銷售價格、營利多少、合作方法;第二類說的是配送基地和另外的主體之間物流信息的整合傳播,比如說倉庫還剩多少商品、運輸量是多少等等。前面的兩個樞紐能夠保障了在流通過程中商物和物流的分離,各自按照自己的軌跡運作,而后面的兩個信息整合又讓商品和物品的消息能夠整合到一起,從而達到了商物統一。
(二)發展信息化,構建新型農村
1.加強信息化建設。就黑龍江省農業產品的現實狀況來看,增強不同市區鄉鎮的農村市場的信息交流,除去要開啟農村的市場之外,還要進行論壇的舉辦、培訓、學習等不同類型的方式來讓信息交換變成現實。此外,在一些經濟比較發達、資金比較充足的市區,政府還應該加大力度幫扶支持創建自己的農產品電子交易平臺,提升信息的溝通次數和效果,并且讓政府參與進來,對技術進行支持,比如說對信息進行更新和維護等。
2.共享信息資源。單單是農民學會了用現代化方式搜索信息還不夠,要全面的整頓網絡,實現信息化建設。政府要有組織的對于現在存在的中型或者是小型的有關農業的網站進行整合和清理,對于一些存在著不真實信息、低質量信息的網站要堅決取消,對于一些好的網站,和大型批發市場所建立的網站要學會共享信息資源,讓其他地方的農戶也能分享到這類信息,逐漸的創建一個能夠攬括生產、消費等各個環節的數據庫,讓流通的主體能夠在數據庫中找到所需要的數據,用最快的速度準確的向流通主體提供一些有關農產品市場的信息,以供參考。
(三)盡快形成新型農產品流通體系
1.對物流公司等中介組織進行有效管理。就黑龍江省的現實狀況來看,創建一個水平比較高的專業中介組織是十分必要的,能夠讓領頭公司和農戶之間有著良好的聯系。所以說,應該有規劃、有目的的實施下面四個方面:第一,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創建成熟的人才流通體制;第二,增強中介組織間的溝通,優化適合的信息源,并且有效進行信息共享;第三,讓中介組織的目標明確,提高效率;第四,提高中介組織的服務水平,加快農業產品整合。
2.完善企業利益聯結機制擴大企業規模。黑龍江省農產品流通體系加工公司應該完善利益聯結體制,創建比較穩定的生產和銷售協定,保證公司能夠有一些固定的貨源??梢圆捎美娣窒硇?、價格保障型、互相服務型等一些比較新穎的經營方式和農戶一起承擔經營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同時也共同分享經濟利益。應該樹立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意識,創造最新的營銷方式,增強品牌的創建,讓管理創新更上一層樓。
3.實行市場準入制度完善相關法律建設。黑龍江省的市場準入制度應該加以完善,增加自身水平,制定成熟的農業產品價格信息產生和發布體制、食品質量安全體制等公益類型的服務體制。在期貨市場方面,應該讓本身的營銷和服務體系更加成熟。不同農業產品的市場都應該增強自身橫向和縱向的關聯。
[參 考 文 獻]
[1]鄒春燕.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后黑龍江省對俄農業合作發展問題研究[J].西伯利亞研究,2013(6)
[2]楊柳,張艷超.黑龍江農產品對外貿易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中國外資,2013(1)
[責任編輯: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