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文 王璇璇
[摘 要] 高校校園內旅游資源豐富,深受游客的青睞,國外和國內各大名校都十分注重校園旅游的開發,但是對于高職院校校園旅游開發的研究目前還比較少。以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通過設計和規劃旅游路線,合理開發旅游資源,挖掘學校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歷史底蘊,促進校園旅游的發展,給同類型的高職院校開發校園旅游予以借鑒。
[關鍵詞] 高職院校;校園旅游;旅游資源開發;思路
[中圖分類號] F720 [文獻標識碼] B
一、校園旅游的概述
(一)校園旅游的定義
高等學校校園旅游,是以高校和其豐富的內涵為主體而展開的一項全新的旅游活動。高校校園旅游依托于校園內豐富的旅游資源,向世人推廣自己的校園品牌、價值和文化精神,吸引更多的游者前來旅游,并從中獲得經濟、文化、社會等一系列效益的社會活動。
(二)現階段國外校園旅游的發展
國外大學極其注重校園旅游的開發,以校園建筑、歷史、文化為旅游資源,向世人推廣自己校園的品牌、價值和文化精神,吸引更多的學子和世人的關注。英國牛津大學通過開發景點的“故事”內涵來推動校園旅游的發展。牛津大學里有一棵“牛津樹”,據說,當年牛頓在樹下因被蘋果砸中,從而發明了萬有引力理論,牛津大學的圖書館因為電影“哈里·波特”而成為新景點,從此便吸引了無數海內外游客。美國至高學府哈佛大學名人輩出,哈佛大學里有一個哈佛雕像,無論是路過哈佛校園的人還是帶著子女來到哈佛大學參觀的家長,都要在這個塑像前面留影,摸一摸雕像金光閃閃的左腳,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金榜題名。韓國梨花女子大學,被喻為“現今世界最大的女子大學”的同時又被世人贊譽為“女性精英的搖籃”,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海內外游客慕名前來梨花女子大學參觀游覽,而梨花女子大學也成立了校園旅游機構,由學生志愿者帶領游客參觀校園并體驗各種校園活動。
國外成功開展校園旅游的學校都有共同點,就是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擴大宣傳形成影響,同時又注重校園導游機構的完善,進而吸引越來越多的旅游者。近年來,通過不斷對國外成功開展校園旅游的高校進行研究和學習,國內校園旅游在實踐發面開始逐漸發展起來。
(三)現階段國內校園旅游的發展
近年來,我國對于高校校園旅游的研究正處于不斷發展的階段。清華大學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之一,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及學術氛圍吸引了無數游客前來參觀。每年寒暑假期間,清華大學會迎來旅游的高峰期,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子們來到清華校園游覽參觀,在歷史沉淀的紫禁城內感受文化的撞擊。“煙花三月下揚州”早已是深入人心的觀念,揚州大學的學生充分發揮學校的地理環境優勢,推出了“悠悠半塘”、“千樹萬樹梨花開”等看點,吸引來揚旅游的游客和學生,并推出揚州大學校園免費導游團。武漢大學,位于東湖之濱,青山連綿不絕,因其每年櫻花盛開的浪漫場景而被譽為“世界最美學校”,學校緊緊抓住櫻花這個優勢,每年舉辦櫻花節,櫻花漫天飛舞,吸引了無數的游客前往,徜徉在一片粉紅色的花海中,難免讓人情不自禁。
國內校園旅游的發展雖然比較緩慢,和國外校園旅游的發展有很大一段差距,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校園旅游,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利用自身的優勢來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從而進一步發展校園旅游。
二、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校園旅游的優勢
(一)優越的區位條件
近年來,蘇州憑借著粉墻黛瓦、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吸引著眾多海內外游客。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就位于國際教育園北區,南靠重巒疊嶂的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東依景色怡人的國家級石湖景區,許多游客在游覽過石湖風景區之后都想要走進這所美妙的校園來感受深厚的文化氛圍。
(二)豐富的旅游資源
蘇州作為全國唯一一座兩千余年來仍保留在原城址上的古城,基本保持著“水陸并行、河街相鄰、縱橫交錯、雙護城河”的雙棋盤格局。在春秋時期,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據說為吳越之爭的主戰場,南宋著名詩人范成大歸隱在石湖養老,一句“半湖碧玉映山峰”造就了如今半湖的勝狀,而成大廣場也因此得名來紀念先賢。經貿學校在蘇州古城的熏陶下,一石一橋一湖一河一廊一花一樹,都能成為一道特殊的風景。
(三)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根據“育厚德之人,煉強技之才”的校訓確立了辦學理念,走出了一條以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的發展之路,同時大學校園不同于義務教育,多種多樣的課堂教學、激動人心的體育競賽、豐富多彩文藝娛樂匯演活動,使得經貿校園到處蕩漾著生機,對那些厭倦朝九晚五、兩點一線的工作族有很強的吸引力,校園旅游使大眾游客能夠親身去體驗大學生日常生活,重返青春。同時校園內舉辦的學術交流、研討會、演出活動等,也將高校特有的文化氛圍體現的淋漓盡致,讓游客在高校校園中產生難以忘懷的校園文化體驗。
(四)優秀的導游群體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擁有優秀的導游群體,旅游系下屬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是省示范重點專業群,擁有大批優秀的學生,他們的旅游知識水平較高,技能水平過硬,并在讀書期間經常參與旅行社的導游服務活動,實戰經驗豐富。同時,在經貿校園內設立了以畢業生為主體面向師生的學生自主創業旅行社,在服務校內師生的同時,也可以承接來學校參觀游覽的校外游客的旅游活動,為其設計旅游線路,并推薦合適的導游員。這些都成為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校園旅游的優勢。
三、開發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校園旅游的思路
(一)繪制手繪地圖
一份簡單明了的地圖不僅能夠讓游客在進入校園的第一時間對校園有一個整體的印象,而且能從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景點開始游覽行程。手繪地圖和一般地圖不同,它通過手繪方式將特定的地點繪制出來,具有實用性和紀念性,同時選用較為卡通的畫法,色彩分明、活靈活現地將校園內的主要建筑展示在游客面前。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手繪地圖的繪制是根據學校最新公布的校園示意圖為藍本,根據1:1000的比例繪制而成。在地圖上用不同的標記標注了兩條重點推薦的旅游線路,讓游客拿到地圖便可以知道自己的行走路線。endprint
(二)設計校園旅游線路、編寫導游詞
旅游路線指為旅游者設計的欣賞路線。根據不同的主題、不同的對象分別設計旅游路線。對于經貿校園來說,可根據建筑和風景來分別設計旅游線路,使游客能夠遠離嘈雜紛亂的塵世,在單純美好的大學校園勾勒出屬于自己的世外桃源。筆者所在的項目組針對初入大學校門的新生,設計了“同學,去哪兒”和“星光大道”兩條線路。
“同學,去哪兒”是以學生在校園生活中必經的建筑為主,此條線路希望游客能夠快速了解校園的主要建筑。線路得名于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該檔節目被學生群體所熟知,能夠得到大家的共鳴。“星光大道”以適合散步,休閑的風景為主,希望給學生在茶余飯后提供適當的娛樂活動。“星光大道”也是一檔深受大家喜愛的綜藝節目,與這條線路的氛圍極其符合,正所謂月朦朧,鳥朦朧,一切盡在不言中……
項目組成員利用課余時間為“同學,去哪兒”和“星光大道”兩條旅游線路編寫了導游詞,并分別帶領不同院系不同性別的新生分別進行了兩條線路的游覽。帶團的過程中發現,導游詞寫的生動與否是新生對于線路中某個景點是否感興趣的關鍵所在,所以在向游客介紹學校的建筑時,可以先從建筑的外部造型,講到其建筑特色和名字的由來,最后引申到其文化內涵,層層遞進,引人入勝,這樣才能充分滿足游客初入經貿校園的好奇心。
(三)開發校園旅游紀念品
校園旅游紀念品,對于游客來說有一定的收藏價值。校園旅游紀念品的發行,作為對高校的展示和對高校文化的解讀,不僅有助于推廣和促進校園文化建設,還能夠推動學校自身的校園旅游發展。項目組成員經過反復研究和商討,為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設計了四款校園旅游紀念品,既方便實用,又具有紀念意義。
1.明信片。明信片是可以直接投寄的載有信息的卡片,項目組根據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四季不同的美景以及具有獨特造型的建筑設計制作了一組明信片,使來訪的游客可以隨時隨地將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的美傳遞到全國各地。
2.鑰匙扣。鑰匙扣精致小巧、造型千變萬化,是人們每天隨身攜帶的日常物品。項目組精心設計了一款獨特的鑰匙扣,由一條向上躍動的小魚頂著學校的校徽為主要造型,校徽的外面套環,中間有軸,手指輕輕一碰就能隨意轉動,躍動的小魚代表著經貿學子的青春氣息。
3.書簽。項目組以經貿校園各種美景為主體,設計了一套紙質書簽,正面是風景,背面是詩詞。除此以外,還別出心裁地設計了一款葉脈書簽,書簽采用天然葉子去肉制作而成,保持了原有網狀葉脈的張力、完整性和柔韌性,具有收藏價值。書簽上寫著學校建筑命名由來的詩句,加深來訪游客對校園文化氣氛的印象。
4.文化衫。文化衫一般衍生為DIYT恤,其最大的價值不是款式有多時尚、面料有多舒服、做工有多精細,而在于其所承載的文化意義。項目組成員選擇以黑白兩色為T恤底色,正面畫了一條躍動的卡通鯉魚,鯉魚上方頂著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的校徽,T恤背面畫著學校北門輪廓,寓意“鯉魚躍龍門”,希望每一位來訪經貿校園的游客在以后的生活中都一帆風順。
(四)研發校園旅游專用軟件
隨著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的今天,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也應緊跟潮流,將手繪地圖、旅游線路、導游詞、旅游紀念品、美食攻略加以整合,研發校園旅游專用軟件,開發會員制度,設立討論群,讓天南地北的人在校園專用軟件中暢所欲言,結識好友,使游客可以通過校園旅游專用軟件自主的完成校園旅游,并根據自身需求完成“吃、住、行、游、購、娛”等一系列旅游活動。
項目組成員在簡網APP工場的網頁里,通過注冊賬號創建了一個簡單的APP。經過反復商討將APP取名為“美貿時光”,寓意在美麗的經貿度過美好的時光,同時開發了“最美經貿”、“經貿生活”、“經貿印象”、“經貿BBS”等模塊。
四、開發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校園旅游的反思
實踐基于理論,充分的理論知識為實踐提供了保障。學校應當積極開展高職院校校園旅游的理論研究,設立專門部門進行旅游規劃,設計旅游線路,定期推行并檢測效果,通過反饋不斷地實踐來完善校園導游活動。
對于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來說,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以及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需要好好研究并加以開發利用,除此之外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簡潔準確的手繪地圖需要擁有扎實美術功底的人員根據校園的實時情況定期更新。
2.項目組成員所設計的兩條線路并不是唯一,可根據不同的游客群體設計不同的線路,并在游客游覽線路后,詢問其反饋意見,并據此來微調旅游線路,修改相對應的導游詞。
3.校園旅游專用軟件需要專人來維護,定期更新內容,不斷開發新的板塊,力求所有師生以及所有來訪的游客都能通過APP自主完成經貿校園的旅游活動。
4.可以舉辦校園創意紀念品比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集合學生們的創意,不斷設計開發出令游客耳目一新且具有紀念價值的旅游紀念品,最終成立旅游紀念品的線上商城及實體店。
[參 考 文 獻]
[1]王薇薇,沈守云.湖南大學校園旅游景觀資源開發利用現狀與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0(13)
[2]徐幸子,趙濤,馬爽,馬颯,歐陽毓婷.高等院校校園旅游發展研究——以武漢大學為例[J].科教導刊,2011(9)
[3]曹承娥.淺議中南民族大學校園旅游開發[J].時代金融,2011(9)
[4]曹喆,孫寧.蘇州高校校園旅游發展規劃研究[J].江蘇城市規劃,2012(2)
[5]袁勇.創意產業背景下武漢旅游紀念品設計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責任編輯: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