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戰友
【摘要】目的 探究低分子肝素對心肺病的療效。方法 把肺心病患者100例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都進行常規的西醫治療,對治療組加用低分子肝素鈣進行治療。結果 治療組的有效率為96%。對照組的有效率為80%,治療組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前,兩組患者的PaCO2、PaO2、SaO2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在同一組內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低分子肝素對輔助心肺病的治療有較好的效果,其作用的發揮是依靠改善氣血狀況來實現的。
【關鍵詞】低分子肝素;肺心病;氣血分析
【中圖分類號】R541.5 【文獻標識碼】B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是一種危害百姓健康的常見病,其基本病理是肺部的疾患引起肺動脈高壓,進而導致心功能紊亂,嚴重時可致患者死亡。肺心病的治療費用高,給患者及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本文通過觀察低分子肝素在治療心肺病方面的輔助效果,總結出了一些臨床體會。撰寫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0年5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心肺病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入選的標準:2002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制定的肺心病標準;患者近期未使用抗凝藥物,處在急性發作期;臨床伴有咳嗽、咯痰、呼吸困難等癥狀;臨床研究與治療已經征得了患者的同意。其中,男70例,女30例;年齡43~85歲,平均年齡60歲,病程:根據臨床治療的組要,把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的年齡、性別、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1.2 治療方法
兩組都應用了吸氧、平喘、抗感染、祛痰等常規治療手段,在此基礎上對治療組加用低分子肝素鈣4000 U,
2次/d,皮下注射,1療程為7天。
1.3 療效標準
顯效: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明顯較少或消失;有效:咳嗽、呼吸困難登癥狀減輕;無效:咳嗽、呼吸困難登癥狀沒有改善或惡化。同時,記錄兩組患者的氣血
狀況。
1.4 統計學方法
為了更加科學的統計數據,本研究采用了SAT 8.0
軟件,治療評價采用x2檢驗,以“x±s”表示氣血數據;組間差異采用t檢驗,組內數據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療效
7天療程后,經過療效判定,治療組的有效率為96%,對照組的有效率為80%,治療組的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在治療組,總例數為50例,有明顯療效的為40例,一般效果為8例,無效果的2例,因此總有效率為80%;在對照組,總例數為50例,明顯療效的36例,一般效果的4例,無效果的10例,總有效率為80%。
2.2 氣血變化方面
在治療前,經過觀察,兩組的PaCO2、PaO2、SaO2無明顯差異;在治療后,經過對比分析,兩組間的PaCO2、PaO2、SaO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組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前,治療組50例的PaCO2的數值范圍為(82.6±8.62),對照組50例的PaCO2的范圍為(81.58±4.52);在治療后,治療組50例的PaCO2的數值范圍為(52.21±12.36),對照組50例的PaCO2的數值范圍為(63.28±13.85)。在治療前,治療組的50例的PaO2數值范圍為(51.68±8.36),對照組50例的PaO2數值的范圍為(51.36±7.28);在治療后,治療組50例的PaO2數值的范圍為(72.05±7.36),對照組50例的PaO2數值的范圍為(65.36±3.28)。在治療前,治療組50例的SaO2的數值范圍為(80.56±7.50),對照組50例的SaO2的數值范圍為(80.29±6.71)。在治療后,治療組50例的SaO2的數值范圍為(82.84±3.26),對照組50例的SaO2的數值范圍為(89.63±7.99)。經對比發現,在治療后,兩組的氣血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組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肺源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慢性支氣管、肺、胸廓或肺動脈血管慢性病變等導致肺循環阻力增加或肺動脈高壓,進而使右心肥厚、擴大,伴有或不伴有心功能衰竭的一種心臟病。常見包括咳嗽、咯痰、呼吸困難等在內的癥狀。在肺心病的急性發作期,因缺氧嚴重,高碳酸血癥出現,使肺動脈壓上升得更為嚴重,治療起來比較困難。因此,在治療肺心病的過程中,改善高粘血癥和高氣血狀況成為重點治療對象。
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UFH)經酶解或降解制得的分子量較小的肝素片段,具有皮下注射吸收好,不良反應好等優點,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深靜脈血栓等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小劑量的肝素對肺心病的治療已經出現于臨床治療中。在臨床觀察中發展,肝素有抗凝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這樣就使得PaO2升高,PaCO2下降,使患者的氣血狀況得到了改善,同時肝素也能夠加強抗炎、強心、祛痰、解痙等藥物的療效。在本文的治療組中有效率為96%,對照組的有效率為80%,治療組患者的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在治療前,兩組的PaCO2、PaO2、SaO2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然而在治療后兩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組內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經過臨床治療可知,低分子的肝素對肺心病的質量有良好的輔助作用,其效果的發揮依賴于改善氣血。低分子肝素不僅能夠取得較好的療效,降低患者痛苦,還能夠減輕患者和社會的經濟負擔,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海潮.肺源性心臟病的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致肺動脈高壓和肺心病治療[J].中國醫刊,2010,(35).
[2] 喬 銘,楊亞芳.109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0,(36).
[3] 王立新,韓明鋒.慢性肺源性心臟病76例臨床分析[J].臨床飛科雜志,2009,(08).
[4] 黃勇慧.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06).
[5] 蘇鳳華.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臨床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