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亞萍


【摘要】目的 觀察分析參麥注射液治療冠心病的療效,探討其藥學藥理。方法 選擇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186例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西藥治療,觀察組采用常規西藥聯合參麥注射液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療效。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心電圖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心功能均有明顯改善,且觀察組改善更為明顯。觀察組1年內再住院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參麥注射液用于冠心病治療,能夠緩解患者癥狀,改善其心功能和心電圖等參數,提高療效。
【關鍵詞】冠心病;參麥注射液;心功能;心電圖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A
冠心病是因冠脈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導致血管腔變窄、堵塞,導致心臟供血不足,以至于出現心肌缺氧、缺血甚至壞死所引起的心臟病[1],臨床主要表現為胸痛、胸悶、心悸、乏力等癥狀。該病多由血脂異常、高血壓等原因引起,發病率較高,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致死。常規西藥一定程度上能夠控制癥狀,若結合中藥,調整陰陽平衡,療效更佳。我院采取參麥注射液聯合常規西藥治療冠心病,取得了顯著的療效,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所收治186例冠心病患者作為本組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表現有不同程度的胸痛、胸悶等癥狀,經動態心電圖和心臟彩超檢查確診為冠心病。所選患者均排除心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及有免疫系統疾病者。將所選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92例和觀察組94例。對照組男50例,女42例,年齡40~70歲,病程8個月~8年;觀察組男50例,女44例,年齡40~70歲,病程9個月~8年。經統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西藥治療:口服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同時靜滴硝酸甘油注射液;觀察組行中西藥聯合治療,即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參麥注射液(四川三精升和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51021263),以參麥注射液40 mL溶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滴,1次/d。2周為1個療程,心電圖和心臟彩超復查觀察療效;跟蹤隨訪1年,了解患者1年內復發再住院治療情況。
1.3 療效評定標準及觀察指標
①心電圖療效。顯效:心電圖缺血性表現基本恢復正常;有效:ST段至少回升0.05 mV,但依舊未達到正常值,同時T波由平坦變為直立;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②觀察兩組患者心功能參數,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末期壓(LVEDP)和心排血量(CO)。③療效。顯效:胸痛、胸悶、心悸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甚至完全消失;有效:以上臨床癥狀發作次數比治療前減少,程度明顯減輕,且發作時間縮短;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病情有加劇趨勢。④1年內再住院率。
1.4 統計學分析
本組次研究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心電圖療效對比
經對比,觀察組心電圖療效總有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尤其是觀察組的顯效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心功能對比
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療后心功能LVEF、CO、LVEDP指標都有顯著改善,兩組患者治療后心功能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心功能改善程度更為明顯。見表2。
2.3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經對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1年內再住院率情況對比
治療后1年內,觀察組35例患者再住院治療,再住院率為37.2%;對照組50例患者再住院,再住院率為54.3%。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822,P<0.05)。
3 討 論
冠心病是冠脈供血和心肌需求間出現不平衡而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性疾病。冠狀動脈負責給心臟供血,若血管壁內有大量脂肪沉積,極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2]。長期如此,脂肪逐漸鈣化、纖維化,會使得血管變窄,從而導致心臟供血不足,出現心肌缺血、壞死等癥狀。該病與飲食結構、身體素質、病毒感染、遺傳和社會心理等多方面都有關聯,在中老年人群中有較高的發生率,且我國近年來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劇,冠心病患者數量增多,需加強重視。冠心病臨床表現有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等幾種類型,西醫上叫做冠心病,從中醫角度來看,與血瘀、痰濁、寒凝、氣滯等相似。血瘀即血液在血脈中不能順暢流通,導致血管堵塞;痰濁是中醫角度的病理產物,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可能就是痰濁的一種;寒凝是因為寒冷刺激引起的血管收縮;氣滯,中醫認為氣通則血通,氣滯則血液運行不暢。這些原因都會造成血虛、心脈瘀阻,因此而產生心絞痛的表現在中醫上叫做“胸痹心痛”[3]。
西醫治療冠心病多采用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外科手術等方式,中醫則是以藥物為主,也有一些靜脈制劑可以輸液。西藥包括β-受體阻滯劑、硝酸苷類藥物、抗血栓藥物等多種,能夠迅速緩解心絞痛和其他癥狀,但容易產生耐藥性,復發率較高。參麥注射液以紅參、麥冬為主要成分,配以聚山梨酯為輔料,具有益氣固脫、養陰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療氣陰兩虛型冠心病,有著良好效果。現代醫學認為其主要是通過抑制心肌細胞的鈉、鉀離子及ATP酶的活性,控制鈉、鉀、鈣離子交換,促進鈣離子內流增加,進而有效增強了心肌的收縮力[4]。該藥為微黃色至淡棕色的澄明液體,紅參即人參的熟用品,可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除了增加心肌收縮力和冠脈血流量,還能減緩動脈硬化程度;麥冬可養陰生津、潤肺清心,有消除自由基的作用,與紅參合用,共奏補氣養陰之效,從而標本同治,解決本虛標實的難題。現代醫藥學研究發現,參麥注射液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A2合成,從而降低血液黏滯度,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同時還能夠保護心肌細胞,改善其能量代謝與線粒體功能,使得心肌抗缺氧缺血能力有所提升。此外,參麥注射液還能有效抑制內外源性凝血系統,合理調節血壓,降低心肌耗氧量,促進損傷心肌DNA合成,加速心肌修復[5]。
本組研究參麥注射液聯合西藥治療治療冠心病,結果數據表明,觀察組心電圖監測、心功能、臨床癥狀療效以及療后1年內再住院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尤其是心電圖治療顯效率、療效均顯著優于對照組,說明參麥注射液治療冠心病療效良好,并能有效降低復發情況,值得臨床方法應用。
參考文獻
[1] 汪 洋,馬葵芬,張幸國,胡云珍,申屠建中.參麥注射液治療冠心病療效與安全性的系統評價[J].中國醫院雜學雜志,2011,31(15):1314-1317.
[2] 姜俊杰,唐 浩,謝雁鳴,楊 虎,莊 嚴.基于真實世界的參麥注射液治療冠心病合并用藥分析[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18):3137-3140.
[3] 郭慧娟,陶秋賢,李仕林.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58例[J].吉林中醫藥,2012,32(07):681-683.
[4] 婁美萍.參麥注射液治療冠心病的臨床效果觀察[J].海峽藥學,2011,23(12):150-151.
[5] 黃 陽,趙蓮英,郭瑩瑩.參麥注射液不合理使用1例[J].醫藥導報,2013,32(12):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