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豪 肖大偉
臨床畢業實習是實現理論知識向實際工作能力轉化的必不可少的過程,是護理教學的重要階段,是培養護生臨床思維、職業道德品質和綜合動手能力的關鍵環節,是整個護理教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1]。通過實踐,使學生既在理論知識上具有扎實的功底,又具備一定的臨床分析問題的能力、創造思維的能力、實際動手能力、科研能力,從而提高綜合素質[2]。中等護理畢業實習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處在青春期,由于自身心理、生理特點以及面對工作、就業等問題,易于產生各種心理障礙,極有可能會對一生帶來不良影響[3]。手術室作為護生臨床實習的一個重點科室,其工作性質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護理實習生來到手術室大多存在膽怯與緊張心理、獨立工作能力差、無菌意識差等問題[3]。我院手術室在2011年7月~2012年6月對88 名實施傳統教學管理的中等護理教育畢業實習生教學效果進行總結分析,發現實習生感覺對工作環境陌生、對手術護理配合不自信、工作中怕出現職業暴露、實習過程沒有職業成就感;專科知識考核不理想、無菌意識較差;對臨床護理教學工作不滿意等情況明顯。為了改善手術室教學質量及實習生綜合素質,我院手術室在2012年7月~2013年6月對在我科實習的88 名中等護理教育畢業實習生進行了教學管理改革,實施綜合教學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1年7月~2012年6月88 名實習生作為對照組,男12 名,女76 名;平均年齡(19.12 ±0.12)歲。選擇2012年7月~2013年6月88 名實習生作為試驗組,男12 名,女76 名;平均年齡(19.16 ±0.11)歲。兩組實習生的臨床帶教老師固定8 名,在手術室的實習時間均為4 周。兩組實習生性別、年齡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習生入科后上午進行崗前培訓,由帶教組長負責介紹環境、科室規章制度,消毒隔離規范,觀看無菌操作視頻,下午分配帶教老師,實施“一對一”臨床帶教,每周授課1 次,實習結束前3 d 進行理論和操作考試,出科前1 d 開座談會,發放實習反饋表征求護生對教學管理的意見及建議。年度帶教工作結束后對帶教老師進行一次問卷調查,征求帶教老師對教學管理的意見及建議。
1.2.2 試驗組 采用綜合教學管理方式,具體如下:
1.2.2.1 制定入科導航并裝訂成冊 導航內容主要為:教學進程安排,每周實習目標,周作業、月作業及完成要求,理論、操作考核范圍及要求。
1.2.2.2 設置模擬手術間 利用我院新醫院搬遷契機,把一間備用手術間暫時規劃設置成模擬手術間,擺放報廢的手術床、監護儀、止血帶、麻醉機、治療車、操作臺、手術基本護理用具等設備,放置1 份專門用于操作示范的手術用物,包括手術包、手術器械、手術衣、手術中單、部分低值手術耗材(紗塊、血墊、縫針、絲線、刀片),放置1 份護理文書書寫模板,模擬手術間基本上按照當前使用手術間的配置擺放設備及用物。
1.2.2.3 帶教老師培訓 首批實習生到科前進行全科的帶教老師師資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帶教老師素質及能力要求、教學基本技能、教學查房技巧,教學媒體制作、實習生入科導航解讀等,由負責教學管理的護士長進行理論授課及教學組長進行操作示教。
1.2.2.4 教學方法 護生入科后根據入科導航由護士長、組長和導師共同完成綜合帶教管理,崗前培訓全過程除了環境介紹環節到手術區域實地介紹外,其余環節均在模擬手術間完成,崗前培訓過程中給予實習生親自動手體會感覺模擬手術間的所有設備、物品使用方法:第1天先由帶教護士長負責介紹環境、設施、布局;解讀科室規章制度、實習生紀律要求、手術室派班原則、手術安排原則,解讀入科導航并發放入科導航手冊,發放實習反饋表;PPT 講授手術室專業知識及麻醉基礎知識,實物指導、練習護理文書書寫。第2天由帶教組長進行專科操作示范,內容包括外科刷手、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開手術包、開一次性手術耗材、整理無菌器械臺、認識手術器械、規范傳遞刀剪鉗、手術器械清點方法、各種手術鋪單、手術中換位等,操作示范結束后進行練習并抽查,達到規定標準后才準予參與臨床手術護理配合工作。第3天分配帶教老師進行臨床“一對一”帶教[4]。帶教過程完全根據入科導航實施目標教學,實習生可從人手一冊的入科導航手冊中清楚了解每周的實習目標及任務,主動與導師共同協商完成,完成方式不限;每年固定4 名教學水平較高、責任心強的帶教老師進行每周一次的教學查房,內容統一為科室常見手術病人的圍手術期護理。實習到最后1 周時進行出科理論、操作考試,出科座談會,回收實習反饋表等,收集整理實習生對教學管理的意見及建議。每季度召開帶教老師座談會并進行問卷調查,征求帶教老師對教學管理的意見及建議。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種教學管理方式下中等護理畢業實習生的職業暴露發生率、實習自我感覺、專業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實習生對臨床護理教學工作滿意度等指標。各項專業知識掌握情況采用百分制。實習自我感覺分為自信有職業成就感、一般自信沒有職業成就感、沒有自信3個等級。實習生對臨床護理教學工作滿意度分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個維度。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PEMS 3.2 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Wilcoxon 秩和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 或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護生職業暴露發生情況比較(表1)

表1 兩組護生職業暴露發生情況比較(名)
2.2 兩組護生實習自我感覺比較(表2)

表2 兩組護生實習自我感覺比較(名)
2.3 兩組護生專業知識掌握情況比較(表3)
表3 兩組護生專業知識掌握情況比較(分,±s)

表3 兩組護生專業知識掌握情況比較(分,±s)
注:1)為t值,2)為t′值
組別例數 無菌操作考核專業理論知識考核四肢手術洗手配合考核試驗組88 92.17±3.65 93.45±2.98 94.69±2.33對照組 88 80.32±4.18 76.56±3.61 81.73±4.86統計量 20.0321) 33.8471) 22.5572)P值<0.001 <0.001 <0.05
2.4 兩組護生對臨床護理教學工作滿意程度比較(表4)

表4 兩組護生對臨床護理教學工作滿意程度比較 名(%)
制定入科導航,實施目標教學,規范教學模式,優化教學內容,按照循序漸進的方法教學,有助于護生由淺到深真正領悟手術室專科護理工作的精髓,更好地掌握手術室專業基礎及知識技能,自覺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培養慎獨意識,主動默契配合手術,自信實習提高其對臨床護理教學工作的滿意度。入科導航必須要根據每年實習生的綜合素質水平進行修改,以適應不同實習生群體的不同需求。
設置模擬手術間,讓實習生真正進入手術室臨床護理工作前,實實在在的感受手術環境,實實在在的觸摸手術器械、手術設備、護理用具,實實在在的感受手術護理配合,從根本上解除了實習生因對手術環境、儀器設備、護理用具陌生而導致的膽怯、緊張心理,大大提高其實習自信心、成就感,降低職業暴露發生率。設置模擬手術間要以不浪費醫院資源為原則,要根據本醫院或本科室的實際情況設置。
每年首批實習生到科前進行全科帶教老師師資培訓,使帶教老師及時了解最新臨床教學方式方法,規范帶教老師教學行為,提高帶教老師的教學水平,從而更好配合教學管理,提高手術室整體教學質量。
[1]張蓓蓓,李 輝,李 燕.臨床護理教學帶教工作實踐及體會[J].全科護理,2011,9(3):744-745.
[2]劉 麗.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2.
[3]胡繼燕,仇艷苗,王 雪.手術室護理實習生帶教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17):4251.
[4]李美欽.影響護理實習生管理的問題分析與應對措施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369-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