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紅霞
妊娠中晚期細菌性陰道病與妊娠結局的關系
湯紅霞
目的 探討妊娠中晚期細菌性陰道病與妊娠結局的關系。方法 選擇妊娠合并中晚期細菌性陰道病患者共計6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隨機表方法進行分組,觀察A組患者30例(使用乳酸菌陰道膠囊進行治療),觀察B組患者30例(不做特殊治療)。同時選擇同期妊娠期孕婦30例作為研究對象,排除存在中晚期細菌性陰道病患者,設置為對照組(不做特殊治療)。對3組孕婦的不良妊娠結局及其發生率進行對比觀察。結果 觀察A組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為13.33%(4/30),明顯低于觀察B組46.67%(14/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發生率10.00%(3/3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中晚期細菌性陰道病會導致妊娠期孕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的明顯增高。本病確診后可以通過乳酸菌陰道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可改善妊娠結局,效果確切。
妊娠;中晚期細菌性陰道病;妊娠結局;乳酸菌陰道膠囊
細菌性陰道病是一種特殊的混合性感染疾病,為患者陰道內菌群失調所致,絕大部分患者無明顯的臨床特征以及病理表現改變[1-3]。在多種陰道感染性疾病中,以細菌性陰道病合并妊娠的發病率最高(可能達到7%~30%),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干預,可能造成患者發生不良妊娠結局(包括早產、胎膜早破、產褥感染等在內[4-5])。為進一步提高對妊娠中晚期細菌性陰道病與妊娠結局關系的認識,總結治療中晚期細菌性陰道病的方法及其效果,本研究選擇妊娠合并中晚期細菌性陰道病患者共計60例作為研究對象,展開相關臨床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湖南省臨湘市婦幼保健院自2013年
3月~2014年3月產科所收治的妊娠合并中晚期細菌性陰道病患者共計60例作為研究對象,排除存在其他妊娠合并癥的患者。按照數字隨機表方法進行分組,觀察A組患者30例,平均年齡(25.8±1.3)歲,平均孕周(27.5±1.8)周;觀察B組患者30例,平均年齡(26.1±2.4)歲,平均孕周(26.9±1.5)周。同時選擇同期妊娠期孕婦30例作為研究對象,排除存在中晚期細菌性陰道病患者,設置為對照組,平均年齡(25.5±1.9)歲,平均孕周(27.3±2.6)周。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觀察A組患者進行藥物治療干預。具體干預方法為:0.25g劑量乳酸菌陰道膠囊,引導放置,2粒/次,每天早、晚各1次,連續接受2周治療。對觀察B組患者不做特殊治療。對照組孕婦為健康孕婦,無需接受藥物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觀察A組、觀察B組、對照組3組孕婦的不良妊娠結局(包括早產、胎膜早破、產褥感染等在內)及其發生率進行對比觀察。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比較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A組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為13.33%(4/30),明顯低于觀察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觀察A組、觀察B組和對照組不良妊娠結局對比[n(%)]
研究顯示,中晚期細菌性陰道病所對應的致病菌會產生大量活性酶,進而升高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6]。本病的主要特征為:陰道內部細菌群的失調以及過氧化氫生成乳酸桿菌數量的降低。陰道內部包括厭氧菌、革蘭球桿菌、支原體在內的多種細菌大量繁殖,數量增加,促進了陰道酸堿值的增高。受到擴散性機制的影響,導致所繁殖的各類細菌被擴散至子宮頸區域,造成宮頸黏液受到嚴重的分解,致病菌容易穿透子宮頸黏液屏障,并進入子宮腔內部,由此導致宮內感染的發生增加[7-8]。再加上胎兒受感染因素的影響,對胎膜完整性造成破壞,進一步表現為胎膜早破的癥狀。與此同時,在蛋白分解酶與磷脂酶相互結合的條件下,胎膜內的蛋白質成分以及脂質成分被大量消化,導致其強度的降低,在前列腺素的合成影響下,最終表現為早產。本研究中,觀察B組由于未接受特殊藥物治療處理,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為46.67%(14/30),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中晚期細菌性陰道病與不良妊娠結局之間存在相關關系。為了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的發展率,需要重點關注對本病患者的早期治療干預。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A組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為
13.33%(4/30),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該數據證實,觀察A組患者在接受乳酸菌陰道膠囊干預后,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主要的機制為:作為典型的活性乳酸菌制劑,本藥物中不含化學成分,能夠對陰道上皮細胞進行分解,產生乳酸,維持陰道內酸堿度的平衡性,將陰道內存在的有毒有害細菌加以清除,且不會對產婦與胎兒造成不良影響,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中晚期細菌性陰道病會導致妊娠期孕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的明顯增高。本病確診后可以通過乳酸菌陰道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改善妊娠結局,效果確切。
[1] 欒春麗,袁麗.硝呋太爾制霉菌陰道軟膠囊治療妊娠合并假絲酵母菌陰道病的臨床觀察[J].醫學信息,2014(2):279-280.
[2] 梁秀麗,程珊.硝呋太爾制霉素陰道軟膠囊治療妊娠期陰道炎的臨床觀察[J].現代醫藥衛生,2012,28(15):2266-2267.
[3] 艾濤.早期甲硝唑凝膠治療對于細菌性陰道炎孕婦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2,35(36):42-44.
[4] 樊尚榮,張慧萍.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陰道炎治療指南[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8):821-822.
[5] 苑媛,劉家豐.兩種方案治療妊娠合并細菌性陰道病及對不良妊娠結局的影響[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13,47(2):191-193.
[6] 周正菊,楊章元,明亮,等.420例孕婦細菌性陰道病檢測及其與妊娠結局的關系[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22):3624,3628.
[7] 于秀萍.硝夫太爾制霉素陰道軟膠囊治療細菌性陰道病的臨床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10):134.
[8] 方淑芬,黃歐平,萬玉珍,等.細菌性陰道病與輸卵管性不孕癥的關系[J].當代醫學,2013(32):113-11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9.028
湖南 414300 湖南省臨湘市婦幼保健院保健科 (湯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