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勝輝
經支氣管鏡球囊擴張治療結核性支氣管狹窄的療效分析
徐勝輝
目的 分析經支氣管鏡球囊擴張治療結核性支氣管狹窄的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25例結核性支氣管狹窄患者行經支氣管鏡球囊擴張術治療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在術前與最后1次球囊擴張治療后測定狹窄段氣道直徑以及進行氣促評分。結果 治療后,患者支氣管直徑與治療前比較顯著增加(P<0.05),氣促評分顯著優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患者的肺功能顯著改善,FVC、FEV1、PEF等指標均顯著優于治療前(P<0.05)。結論經支氣管鏡球囊擴張治療結核性支氣管狹窄的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氣道狹窄狀況,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經支氣管鏡球囊擴張術;結核性支氣管狹窄;療效
結核性支氣管道狹窄是一種常見的支氣管結核并發癥,患者通常出現狹窄遠端支氣管引流不暢,從而反復引起阻塞性肺炎發生[1-2]。隨著病情不斷發展,患者可并發阻塞性肺不張,加重病情,出現呼吸困難、胸悶、運動耐量等肺功能減退等表現[3]。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經支氣管鏡球囊擴張術治療結核性支氣管道狹窄疾病取得了良好效果[4],贏得了廣大醫生與患者的認可。本研究為分析經支氣管鏡球囊擴張治療結核性支氣管狹窄的效果,回顧性分析25例結核性支氣管狹窄患者的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湖南省胸科醫院收治的結核性支氣管道狹窄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經支氣管鏡活檢確診),其中男3例,女22例,平均(32.4±3.2)歲。研究對象狹窄部分分布如下:左主支氣管16例,右主氣管管3例,右中間支氣管狹窄2例,右中葉支氣管狹窄2例,左上葉支氣管狹窄1例,左舌段支氣管狹窄1例,其中有4例并發阻塞性肺不張患者。所有患者均有活動后胸悶、咳嗽以及氣促等臨床表現,并在進行球囊擴張治療前給予了抗結核治療,病情基本穩定。
1.2 設備與方法 (1)設備:選用OlympusBF-IT260型號的治療型電子支氣管鏡、直徑2.8mm鉗道、OlympusBFXP260F型號的超細型電子支氣管鏡、長2.5~4mm與直徑5~10mm的球囊導管以及法國ER-BOKRYOCA公司生產的高壓槍泵。(2)方法:所有患者術前均接受常規檢查,并進行胸部CT檢查,掌握患者狹窄部位、范圍以及肺部不張情況,并對患者的凝血狀況以及一般情況進行評估,嚴禁使用任何抗血小板或抗凝藥物。患者術前均給予0.5mg阿托品與0.1g苯巴比妥,肌肉注射,并將2%利多卡因霧化吸入進行局部麻醉,通過超細支氣管鏡確定狹窄支氣管道程度與具體部位,選擇恰當球囊導管,利用治療型支氣管鏡鉗道將球囊導管送入狹窄支氣管內,保證球囊中心在狹窄氣管中心部位,隨后使用高壓槍泵注水,初始壓力在2~3個大氣壓,隨后氣壓由低至高,在患者可耐受范圍內維持1min將球囊撤出;詳細觀察患者管腔內是否有撕裂或出血現象發生,在無撕裂或出血現象發生后適當增加壓力,可加至3~5個大氣壓,并在氣管內維持3min,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反復填充球囊3~4次,術中要密切關注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術后1周進行支氣管鏡復查,若仍存在支氣管狹窄現象,可擇期再次進行擴張治療。
1.3 觀察指標[5]術前與最后1次球囊擴張術后,對患者狹窄段支氣管直徑、肺功能改善情況與氣促評分進行測量與比較。氣促評分:患者呼吸癥狀,可視為0級;快步行走時存在氣促現象,可視為1級;平常速度行走時存在氣促現象,可視為2級;平常速度行走但因氣促現象而導致步行停止,可視為3級;輕微活動后即出現氣促現象,可視為4級。
1.4 統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2組正態計量數據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支氣管直徑與氣促評分比較 治療后,患者支氣管直徑與氣促評分均顯著優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患者治療前后支氣管直徑與氣促評分比較(x±s)
2.2 治療前后患者肺功能變化情況比較 患者FVC、FEV1、PEF等肺功能指標均顯著優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患者肺功能變化情況比較(x±s)
多種醫源性因素與疾病均可導致患者發生氣管道狹窄,其中以氣管與支氣管結核為主,由于支氣管結核自身特點,易出現多葉或多段狹窄,加大治療難度,影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且易引發患者遠端肺反復感染現象,最終導致支氣管擴張,造成肺功能損傷,影響通氣功能,以往臨床常用手術治療,但由于手術方式治療對患者創傷較大、并發癥發生率高、預后效果差且治療費用高,因此應用范圍有限[6-7]。
近年來,纖維支氣管鏡的不斷發展與應用,結核性氣管狹窄在纖維支氣管鏡下介入治療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8]。目前,經支氣管鏡介導治療手段主要有激光治療、電燒灼治療、支架置入術以及冷凍療法等[9]。但由于經支氣管鏡介導治療對技術要求相對較高,且設備費用高,單獨使用效果一般,因此在臨床應用上受到一定限制。現階段,臨床常用經支氣管鏡球囊擴張術治療結核性支氣管狹窄,該治療技術具有以下幾點優勢:(1)具有確切療效,氣管球囊擴張術主要是利用大壓力的作用來實現擴張瘢痕狹窄氣管的目的,使患者狹窄氣管向周圍產生多縱向小裂傷,并產生纖維組織來對裂傷處進行充填,從而擴張狹窄氣管;(2)該方法操作簡單,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另外對治療地點無過高要求,在特殊情況下在床邊即可進行操作,避免延誤患者的最佳治療時間;(3)根據臨床經驗得知,該治療方式由于對患者創傷小,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且術后恢復快,因此臨床應用范圍不斷擴大[10]。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患者支氣管直徑為(6.7±1.8)mm,氣促評分為(0.6±0.5)分,支氣管直徑與氣促評分均顯著優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患者肺功能得到顯著改善,治療后FVC、FEV1、PEF等肺功能指標均顯著優于治療前(P<0.05)。因此,經支氣管鏡球囊擴張術治療結核性支氣管狹窄的臨床療效顯著,是一種療效確切、操作簡便、安全性高的治療方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1] 陳慧冬,陳行珍,龔桂芳.經纖維支氣管鏡球囊擴張術治療結核性支氣管狹窄[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1):65-67.
[2] 唐丹丹,何家富.經支氣管鏡球囊擴張術治療結核性支氣管狹窄39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3):675-676.
[3] 劉朋沖,李志惠,趙杰,等.經支氣管鏡球囊擴張治療結核性支氣管狹窄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藥,2013,35(17):2615-2616.
[4] 劉寧,謝蘭品,李幸彬,等.經電子支氣管鏡行球囊擴張治療結核性支氣管狹窄療效分析[J].臨床薈萃,2009,24(22):1986-1987.
[5] 許柳清,湯春梅,方瓊,等.經支氣管鏡球囊擴張術治療結核性氣管狹窄[J].實用醫學雜志,2011,27(7):1224-1226.
[6] 梁新,張宏偉,李榮凱.纖維支氣管鏡球囊擴張術治療支氣管狹窄52例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11):51-53.
[7] 周涓,朱錦琪,彭毅強,等.經支氣管鏡球囊擴張術治療結核性支氣管狹窄的臨床研究[J].中國內鏡雜志,2012,18(9):915-918.
[8] 李兆東,王濤,寶麗,等.球囊擴張術治療結核性支氣管狹窄的臨床應用[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3,30(3):295-296.
[9] 段亮,姜格寧,何文新,等.81例結核性支氣管狹窄的外科治療[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14,30(3):137-140.
[10] 吳素芳,鄭淑芳,彭素珍,等.球囊擴張聯合冷凍消融治療結核性支氣管狹窄的臨床評價[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4,20(9):1227-122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9.060
湖南 410006 湖南省胸科醫院 (徐勝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