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新 顏嵩 肖世祾 曾先京
鎖定鋼板結合MIPO技術在老年骨質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療效果觀察
楊建新 顏嵩 肖世祾 曾先京
目的 探討鎖定鋼板結合MIPO技術在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52例老年骨質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隨機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n=26),給予治療組患者鎖定鋼板結合MIPO技術治療,給予對照組患者應用普通鋼板治療,對2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并發癥發病率以及肩關節功能的恢復優良率進行分析對比。結果 治療組在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肩關節功能的恢復優良率方面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鎖定鋼板結合MIPO技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創傷小、骨折愈合率高、并發癥少等優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MIPO;鎖定鋼板;肱骨近端骨折;骨質疏松
肱骨近端骨折臨床比較常見,好發于老年人,約占全身骨折的5%[1]。相關研究發現,隨著社會的老齡化,其發病率逐年增高。肱骨近端骨折的主要原因與骨質疏松有關,骨質疏松使骨折后關節面易發生塌陷移位,使手術在一定程度上操作困難[2]。目前常采用手術治療,而非手術療法療程長,治療效果不顯著。本研究回顧性分析5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江西省泰和中醫院在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52例老年肱骨近段骨折病患者,52例患者在手術前均通過雙能X線吸收法骨密度監測儀器(DEXA)診斷為骨質疏松癥。其中男18例,女34例,年齡范圍60~79歲,平均年齡(68.1±4.5)歲。依據Neer肱骨近端骨折的分類方法劃分,其中4例為單純二部分骨折,合并肩關節脫位1例;19例患者為單純三部分骨折,合并肩關節脫位6例;16例患者為單純四部分骨折,合并肩關節脫位6例。合并慢性內科疾患32例,主要是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其中9例同時患有以上2種疾病。將上述患者隨機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n=26),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嚴重等方面比較沒有顯著差異。
1.2 手術方法 治療組中,患者行仰臥體位,采用全身麻醉術或臂叢麻醉術。墊高患者的患肩,從患者的三角肌和胸大肌的間隙入路,注意保護患者的頭靜脈,顯露患者的肱骨近端。保護患者關節囊,盡量避免切開患者的關節囊,盡可能地保護骨折片上的關節囊、組織以及肩袖血運等。在肩外展位的牽引下,利用手法小心地推壓骨折片以確保其復位,并且維持在肘關節屈曲外旋,在C形臂X線機透視下證實復位滿意后以克氏針臨時固定。選擇將鎖定鋼板安放于肱骨大結節頂點下0.5~1.0cm,遠近端各采用3~4枚鎖定螺釘固定。用可吸收縫線通過鎖定鋼板近端的縫合孔來縫合修補骨折碎塊及撕裂的肩袖,隨后可以小心地拔出經過臨時固定的克氏針。若證實骨折復位的效果理想、固定牢固、肩關節的被動活動較好,即可以沖洗止血,關閉切口。對照組患者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采用三角肌與胸大肌間隙入路,暴露骨折處,進行復位并采用肱骨近端鎖定鋼板(T型鋼板、三葉草鋼板)固定。所有患者術后均使用三角巾固定,第2天開始患肩關節被動活動鍛煉,術后3周增加被動內收、內旋動作。術后6~8周視骨痂生長情況逐步開始抗阻力訓練。術后3個月開始抗阻力練習,加強各方向的主、被動訓練強度并提高各群肌肉的肌力。
1.3 觀察指標 療效評價指標為手術中時間、骨折愈合時間、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肩關節功能恢復情況,其中肩關節功能采用Neer評定標準進行評估。
1.4 統計學方法 本組研究數據均應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2組正態計量數據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固定物斷裂、螺釘松動、肱骨頭壞死、骨折不愈合)比較,治療組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療效對比(x±s)
2.2 2組患者術后最后1次隨訪肩關節功能優良率比較,治療組顯著優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病例術后隨訪肩關節功能對比(n)
長期以來,骨質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一直是骨科難以診治的疾病,該疾病患者主要是高齡患者,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從而提高了手術的困難與風險性。傳統用手術切開復位固定療法時,由于部分老年患者身體素質不佳,對手術耐受能力有限,因而治療難度較大[3]。
傳統治療肱骨近端骨折通常是沿著患者鎖骨外側將患者三角肌的起點切斷,使其外翻,造成此類切口創口較大,患者的肱骨頭以及周邊組織容易被傷及[4]。在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療過程中,因為患者存在骨質疏松,采用傳統鋼板內固定法治療很難進行固定,而且因為暴露了大面積組織,所以不適應在早期就進行功能鍛煉,骨折處的血供不佳,會延誤恢復患者的肩關節功能以及延誤骨折愈合。本研究中,采用傳統鋼板術的5例患者在手術后的隨訪調查中出現了螺絲釘松動、螺絲釘滑脫現象,2例患者在手術后的隨訪調查中發現鋼板斷裂,其發生率與郭隆森等[5]研究結果相接近。
與傳統治療方法相比,肱骨近端加壓鎖定鋼板無需將鋼板進行預彎,對骨面不產生壓力,通過鋼板與螺釘的鎖定而形成像內固定支架的一個緊密結構,它可以允許骨骼和接骨板間存在一定空隙,可以有效地減少軟組織剝離,最大限度地對骨的血運、骨膜實施保護,能降低肱骨頭發生壞死的可能性[6]。MIPO技術是在生物學固定原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鋼板固定法。該方法切口小、創傷小,建立皮下隧道后用間接復位技術方法進行骨折復位內的固定[7]。MIPO技術在降低傷口延遲愈合、內固定斷裂及骨髓炎、促進骨折愈合等已顯示出其優越性[8]。本研究聯合以上2種技術,本組患者中沒有1 例出現肱骨頭的缺血性壞死,也沒有發生骨延遲愈合及骨不連癥狀,與石晶等[9]研究相比臨床療效相當。
綜上,鎖定鋼板結合MIPO技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創傷小、骨折愈合率高、并發癥少等優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朱建國,黃泳標.老年骨質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兩種治療方法的效果比較[J].中國醫藥導報,2012,5(2):49 50.
[2] 李軍.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鎖定加壓鋼板小切口入路治療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3,32(6):114-115.
[3] 唐緒軍,周傳凱,王曉梅,等.鷹嘴截骨入路雙鋼板固定治療肱骨髁間骨折[J].中國骨傷,2009,22(5):331-333.
[4] 何偉濤,梁冰,賈磊,等.解剖型鎖定接骨板結合骨碎屑植骨治療骨質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1,19(6):37-38.
[5] 郭隆森.肱骨近端加壓鎖定鋼板與傳統鋼板治療肱骨近端骨折的臨床療效比較[J].當代醫學,2010,33(4):99-100.
[6] 湯駿,淦細紅,洪汝康,等.鎖定鋼板結合MIPO技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膚骨近端骨折[J].浙江創傷外科,2009,14(4):117-118.
[7] 楊國勇,向明,陳杭,等.長PHILOS鋼板結合MIPO技術治療肱骨近端伴肱骨干骨折臨床研究[J].國際骨科學雜志,2012,1(2):13-16.
[8] 章良忠,吳恙,馬華英,等.鎖定加壓接骨板治療老年性肱骨近端復雜性骨折[J].浙江創傷外科,2007,l2(6):531-532.
[9] 石晶,魏戎.鎖定鋼板結合MIPO技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32(7):59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9.061
江西 343700 江西省泰和中醫院外三科 (楊建新 顏嵩 肖世祾曾先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