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致娟
分析急性腦梗死和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
朱致娟
目的 探討分析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急性腦梗死之間的相關性。方法 選取116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觀察組,同時選取12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比較2組患者高Hcy血癥的患病率以及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結果 觀察組高Hcy血癥的患病率(43.97%)顯著高于對照組(7.50%)(P<0.05);觀察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為(6.83±2.36)μmol/L,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73±2.65)μmol/L,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急性腦梗死發生具有正相關性,同時,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檢測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
急性腦梗死;同型半胱氨酸;相關性
腦梗死是由于缺血、缺氧而導致的腦局部組織的壞死,嚴重威脅人類的身體健康,是一種發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殘率高、易復發的疾病。近年來有研究表明[1],腦梗死的發生不僅與高血壓、糖尿病、肥胖、高血脂、吸煙飲酒等因素有關,而且還與血漿中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有著密切的聯系。本研究對急性腦梗死同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云南省紅河州個舊市人民醫院于2010年3月~2014年4月期間收治的116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60例,女56例;年齡32~82歲,平均(64.2±12.5)歲。患者的病情診斷均符合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的相關診斷標準,并結合實驗室檢查以及MRI或CT證實。同時選取12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男64例,女56例;年齡34~80歲,平均(63.6±13.7)歲。2組患者均無嚴重的心肝腎功能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貧血、營養不良等。2組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抽取2組患者的晨起空腹靜脈血4mL,放置于預冷的乙二胺四乙酸鹽抗凝管之中,在采血后30min以內送往實驗室,于4℃的條件下離心獲得血清,用化學發光分析儀以及試劑盒檢測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1.3 判斷標準[2]血漿同型半光氨酸的參考值:正常值為0~6.25μmol/L,高于此范圍被稱為高Hcy血癥。
1.4 統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2組正態計量數據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中,高Hcy血癥51例(43.97%),非高Hcy血癥65例(56.03%);對照組中,高Hcy血癥9例(7.50%),非高Hcy血癥111例(92.50%),2組患者的高Hcy血癥比例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8143,P<0.05);而實驗組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為(6.83±2.36)μmol/L,對照組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為(4.73±2.65)μmol/L,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2517,P<0.05)。見表1。
同型半胱氨酸,又稱為高半胱氨酸,是甲硫氨酸(蛋氨酸)在人體的代謝產物,含硫氨基酸的一種,可以以多種形式存在于血漿之中,其在機體內的降解途徑有[3]:(1)生成蛋氨酸。在維生素B12及葉酸的作用下,同型半胱氨酸可生成蛋氨酸,從而降低其在人體內的水平。(2)轉換為半胱氨酸。在維生素B6的作用下,同型半胱氨酸可轉換生成半胱氨酸。(3)補充葉酸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在機體內的生成。近年來,隨著關于誘發急性腦梗死相關危險因素研究的不斷深入,同型半胱氨酸越來越引起研究人員的注意,越來越多的文獻研究表明血漿中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腦梗死的發生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4]。目前的研究認為,急性腦梗死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血管壁的增厚、管腔的狹窄以及血栓的形成等因素導致,而同型半胱氨酸對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發展起到加速推動的作用,從而導致腦梗死的發生[5]。急性腦梗死是一種兇險的疾病,一旦發生,臨床治療十分困難,預后也不理想,所以如何預防其發生更應受到大家的關注。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主要受到遺傳因素以及體內維生素(維生素B6、葉酸、以及維生素B12)含量等因素的影響[6]。有研究表明,給予高Hcy血癥患者補充多種維生素(特別是補充維生素B6、維生素B12)以及葉酸,患者血漿Hcy水平明顯下降[7]。因此在臨床工作中,聯合使用復合維生素以及葉酸對患有高Hcy血癥及可能發生腦梗死的高危人群進行干預治療,可降低急性腦梗死的發生率。同時,對于改善患者的預后也起到積極良好的作用[8]。

表1 2組患者血漿同型半光氨酸比較[n(%)]
本研究結果顯示,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高Hcy血癥的患病率也同樣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急性腦梗死的發生與血漿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具有正相關性。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對患有高Hcy血癥的高危人群加強同型半胱氨酸的檢測對于預防和減少急性腦梗死的發生具有重要的意義。
[1] 李保華,毛利忠,王克義,等.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6,9(1):8-10.
[2] 劉穎,李永杰,高旭光.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06,9(19):1611-1613.
[3] 丁欽慕.急性腦梗死與血漿同型半胱氨酸關系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3):39-40.
[4] 肖佩榮,鐘建國,侍海存,等.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急性腦梗死的關系及危險因素的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8,11(2): 63-65.
[5] 黃靜,蘇平.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與缺血性腦卒中病因分型及預后的關系研究[J].當代醫學,2011,17(17):71-73.
[6] 張穎冬,朱志剛.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測定及與腦梗死關系[J].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02,10(2):130-132.
[7] 章成國,邵燕,胡學強.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與腦梗死關系的研究[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04,17(4):264.
[8] 高峰杰,吳東陽.原發性高血壓與血漿同型半胱氨酸關系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10,16(14):28-2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9.063
云南 661000 云南省紅河州個舊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 (朱致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