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紅
高危妊娠產婦危險因素分析及治療
胡小紅
目的 分析高危妊娠孕產婦的危險因素,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預防治療。方法 選取妊娠分娩的高危產婦200例為觀察組。另選取200例正常產婦為對照組,對2組產婦的剖宮產率、胎兒死亡率、陰道助產分娩率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觀察組胎兒死亡率、剖宮產率、陰道助產分娩率分別為8.00%、58.00%和9.00%,對照組胎兒死亡率、剖宮產率、陰道助產分娩率分別為1.50%、30.50%和3.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高危產婦的危險因素有早產、羊水過少、過期妊娠、妊娠高血壓、胎膜早破、瘢痕子宮、胎盤前置、妊娠糖尿病、胎兒窘迫、胎位異常、巨大胎兒等。結論 為提高高危妊娠產婦及胎兒的安全和健康,需加強高危產婦的危險因素監測、控制,對產婦進行健康教育,提高產婦自身的自我保健意識,降低高危妊娠發生率。
高危妊娠;危險因素;治療措施
危險妊娠是產婦懷孕期間,出現了對孕婦、胎兒不利的因素,或產生了妊娠病癥。危險因素影響著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和安全,在孕期進行相應的保健工作,針對孕婦、胎兒出現的異常可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保證孕婦和胎兒的健康。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廣西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進行妊娠分娩的高危產婦200例,另選取200例正常產婦為對照組。高危產婦作為觀察組,正常產婦作為對照組。觀察組孕婦年齡18~41歲,平均年齡(32.5±3.5)歲,孕周28~41周,初產者123例,經產者77例;對照組孕婦年齡18~40歲,平均年齡(32.3±3.6)歲,孕周28~40周,初產者125例,經產者75例。所有產婦在生產前進行心理、生理等方面的護理。2組患兒的基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觀察指標 剖宮產率、胎兒死亡率、陰道助產分娩率、高危因素。高危因素有早產、羊水過少、過期妊娠、妊娠高血壓、胎膜早破、瘢痕子宮、胎盤前置、妊娠糖尿病、胎兒窘迫、胎位異常,巨大胎兒等。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與對照組產婦的剖宮產率、胎兒死亡率、陰道助產分娩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 高危妊娠產婦與正常產婦的分娩情況比較[n(%)]

表2 觀察組高危妊娠產婦的危險因素
在各種外因的影響下,婦產科接收的高危產婦越來越多,其保健工作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1]。高危妊娠產婦在沒有相關的安全知識、對自身及胎兒健康意識不足等,進而在懷孕期間,產生一些危險因素,一旦得知自身的情況之后,在生理、心理又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壓力,所以需要將加強孕產婦的保健工作,為孕產婦以及胎兒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保障[2-3]。需要定期對孕產婦進行各項檢查,針對高危妊娠產婦的危險因素進行早診斷、早治療,在孕產婦危險因素治療中,需要加強產婦的心理護理,消除產婦的恐懼心理,在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耐心、細心,在為高危妊娠產婦提供精神上、心理的護理的同時,也需要對產婦進行生理上的護理[4]。
從臨床的角度進行分析,針對高危妊娠產婦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控制、治療是產婦保健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在對孕產婦進行保健工作時,及時的發生其中的高危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控制和治療,保證孕產婦、胎兒的生命安全和健康[5]。在本研究中高危妊娠產婦的危險因素主要有產、羊水過少、過期妊娠、妊娠高血壓、胎膜早破、瘢痕子宮、胎盤前置、妊娠糖尿病、胎兒窘迫、胎位異常、巨大胎兒、高危初產等,這些危險因素影響著孕產婦及胎兒的健康和安全[6]。
針對高危妊娠產婦的危險因素提出相應的控制治療措施:(1)加強產婦產前健康檢查和健康教育:在孕產婦懷孕期間,對孕產婦進行產前檢查和健康教育,可以避免危險妊娠因素產生的高危妊娠,降低高危妊娠的發生率。在產前進行的健康檢查,可以盡早的發現異常,有助于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治療和控制。加強健康教育,可以宣傳保健知識,提高產婦的自我健康意識[7]。(2)加強高危妊娠產婦的篩選和管理:在產婦保健工作中,對高危妊娠產婦進行篩查和評定,是確定產婦高危妊娠程度的重要措施和方法,也是發現高危妊娠產婦的關鍵,針對高危妊娠產婦的危險妊娠因素及時的發現,采取治療。加強高危妊娠產婦的管理,可以建立相關的制度,將高危妊娠產婦的管理工作細化,追蹤產婦的信息,加強監護和治療,保證產婦順利分娩。(3)加強高危妊娠產婦的營養指導:產婦在懷孕期間,形成的不良飲食習慣,將會造成胎兒生長過剩,還會造成產婦肥胖,進而產生胎兒巨大、產婦妊娠糖尿病等等危險因素,為此需要在產婦保健工作中,加強產婦的營養指導,降低高危產婦的剖宮產率、已經其他并發癥的產生[8]。
綜上所述,加強產婦的保健、心理護理等方面的工作,可以降低高危妊娠的發生率,保證產婦、胎兒的健康和安全。在懷孕期間,加強與產婦之間的交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等,可有效控制危險因素,為產婦和胎兒的健康提供保障。
[1] 孫立春.172例高危妊娠產婦的臨床治療及高危因素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9(8):104-105.
[2] 李曉霞.高危妊娠的篩查、監測與管理[J].當代醫學,2009,15(15):37.
[3] 楊曉萍,黃菊方,李義平,等.120例高危孕產婦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干預措施[J].健康之路,2013,12(10):571-572.
[4] 范利軍,覃鈺純.970例高危妊娠篩查情況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7):893-894.
[5] 鄒鳳云,林海霞.高危妊娠危險因素分析與預防探議[J].當代醫學,2012,18(10):106-107.
[6] 魏秀菊,郭瑞霞.419例高危妊娠情況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9,20(5):540-541.
[7] 曹文玲,劉希英,張玉鑫,等.高危妊娠高危因素的防范對策[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27):82.
[8] 周萍.高危妊娠孕婦的危險因素探討[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4):156-157.
廣西 545002 廣西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胡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