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忠
梗阻性黃疸患者行改良Roux-en-Y膽腸吻合術治療臨床效果研究
張 忠
目的 探究改良Roux-en-Y膽道吻合術治療梗阻性黃疸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50例惡性膽道梗阻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手術方式的不同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n=25),對照組給予傳統Roux-en-Y膽道吻合術,觀察組給予改良Roux-en-Y膽道吻合術,觀察2組患者手術的一般指標及臨床效果。結果 2組患者術中吻合時間、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術后返流性膽管炎發生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術后總膽紅素水平變化比較上無顯著差異。結論 改良Roux-en-Y膽道吻合術治療梗阻性黃疸操作簡單,能有效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特別適用于年紀過大而無法進行手術根治治療的老年性患者,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梗阻;黃疸;Roux-en-Y膽道吻合術;改良
膽腸吻合術是一種膽汁內引流術,在臨床治療惡性梗阻性黃疸疾病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傳統Roux-en-Y膽道吻合術在臨床治療中的使用時間相對久遠,文獻報道[1-2],傳統Roux-en-Y膽道吻合術在術后會出現部分并發癥,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例如反流性膽管炎、術后膽汁淤積、腸蠕動減慢等。臨床醫師對于梗阻性黃疸的治療方式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將原有的傳統術式經過改良后更適合人體的生理結構,同時效果更好[3]。本研究對25例惡性梗阻性黃疸患者進行改良Roux-en-Y膽道吻合術治療,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湖南省綏寧縣人民醫院收治的50例惡性膽道梗阻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手術方式的不同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n=25)。對照組男17例,女8例;年齡48~72歲,平均年齡(52.6±3.1)歲;其中壺腹周圍癌11例,胰頭癌9例,膽管癌3例,膽囊癌2例;術前膽紅素水平(210.7±99.2)μmol/L。觀察組男18例,女7例;年齡45~70歲,平均年齡(51.4±5.2)歲;其中壺腹周圍癌10例,胰頭癌8例,膽管癌4例,膽囊癌3例;術前膽紅素水平(209.1±100.7)μmol/L。2組患者年齡、性別、疾病類型、術前膽紅素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手術方法 對照組行傳統Roux-en-Y膽道吻合術治療:將患者的膽囊進行常規切除,在距離Treitz韌帶約15cm處的位置將空腸橫斷,并將遠端空腸斷端進行封閉,采用全層加漿肌層進行各一周的縫合,經結腸前或者后進行上提,并在距離斷端約5cm的地方和總膽管或是肝總管進行端側單層一號線間斷吻合,并在距離膽腸吻合口約35cm處的遠端空腸與近端空腸端側進行吻合,吻合的口徑保持在5cm左右,最后關閉腸系膜孔。觀察組行改良Roux-en-Y膽道吻合術治療:將患者的膽囊進行常規切除,在距離Treitz韌帶約25cm處的位置將空腸提起,在對系膜側行一長為3.5cm左右的縱行切口,經結腸前或后結腸中動脈左側的橫結腸系膜無血管區的切口處及肝總管、膽總管行端側單層一號線間斷吻合,并在距離膽腸吻合口約35cm處的遠端空腸與近端空腸端側進行吻合,吻合的口徑保持在5cm左右。并在距膽腸吻合近端5cm的地方,使用七號線穿過輸入袢處的腸壁系膜緣,最后進行空腸結扎。注意結扎的松緊度,不能影響腸管供血,最后關閉腸系膜孔。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膽腸吻合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術后1、3、7d時血清總膽紅素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術中及術后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中吻合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以及住院天數均較對照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腸功能恢復時間以及術后住院時間比較(x±s)
2.2 2組患者術后總膽紅素水平變化比較 術后1、3、7d 2組患者總膽紅素均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術后1、3、7d觀察組總膽紅素水平與對照組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2組患者手術前后總膽紅素水平變化(x±s,μmol/L)
2.3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2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無1例患者因手術出現膽瘺、死亡。對照組患者術后出現反流性膽管炎5例(20.0%),觀察組0例,不良反應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22.1111,P=0.0000)。
膽腸吻合術是肝膽胰外科治療中常用的膽汁內引流術,用于膽道良惡性梗阻的治療。現階段使用最為廣泛的為經典Rouxen-Y膽道吻合術,該術式在治療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術后出現吻合口狹窄、返流性膽管炎等問題。經過大量臨床學者長時間對該術式的研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進,但效果并不顯著,患者術后出現返流性膽管炎的幾率仍然高達30%[4-6]。本研究采用的經典Roux-en-Y膽道吻合術發生返流性膽管炎的比例為20%,相比改良后的術式明顯較高。
本研究采用改良式Roux-en-Y膽道吻合術,無1例患者出現反流性膽管炎,與經典Roux-en-Y膽道吻合術相比具有以下優勢:(1)手術操作簡單,不用將空腸切斷,同時不用將腸系膜血管和遠端空腸斷端進行封閉,更加符合人體的生理狀態,不僅縮短了手術時間,還降低了手術對患者造成的應激反應,對于年紀稍大、體質較弱、身體狀況差的患者更為適用。(2)不用將空腸切斷,腸管采用單純結扎,不會破壞腸管電生理的正常傳導,對于空腸袢的蠕動強度與頻率不會造成較大的影響,同時能最大限度地排空腸內容物和膽汁,降低腸內容物反流與膽汁淤積的情況,從而減少膽道出現的逆行性感染[7]。(3)該術式對于患者來說,能較快地恢復腸道功能,減少住院的時間,對于大部分學者提出的快速康復理論更為適用[8-9]。(4)該術式不用切斷腸管,可降低腹腔感染的機會。
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患者術后血清總膽紅素比較未發現顯著的差異,而術中吻合時間、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術后返流性膽管炎發生比較,觀察組均比對照組更優越(P<0.05),說明改良Roux-en-Y膽腸吻合術對于梗阻性黃疸治療效果顯著,更符合患者的生理狀態,同時促進患者恢復,特別適用于年紀過大而無法進行手術根治治療的老年性患者,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邰紅武,翟曉峰,吉久春,等.改良Roux-en-Y膽腸吻合術治療梗阻性黃疸臨床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3,53(34):76-77.
[2] 喬廣兵.膽腸吻合術在惡性梗阻性黃疸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醫學綜述,2013,19(6):1119-1120.
[3] 于廣聰.改良Roux-en-Y膽腸吻合術治療梗阻性黃疸的臨床效果[J].中國傷殘醫學,2015,6(4):65-66.
[4] 李革紅.改良膽腸Roux-en-Y吻合術在治療惡性梗阻性黃疸中的療效觀察[J].陜西醫學雜志,2013,42(7):833-835.
[5] 林強.膽腸吻合術式在惡性梗阻性黃疸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吉林醫學,2013,34(20):4018-4019.
[6] 龍運志,劉義武,徐勇士,等.三種姑息減黃手術治療惡性梗阻性黃疸臨床對比分析[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4,23(8):1030-1033.
[7] 史贏.閉合空腸輸入段改良膽腸Roux-en-Y吻合術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2,15(3):189-191.
[8] 王彥銘,王雨龍,方敏,等.Y形口在膽腸吻合術中的應用及療效探討[J].四川醫學,2012,33(9):1583-1585.
[9] 荊福鑫.膽腸吻合術治療肝膽管結石臨床效果研究[J].當代醫學,2015,4(6):60-61.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8.062
湖南 422600 湖南省綏寧縣人民醫院外一科(張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