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波
MRI與CT在臨床中檢查診斷原發性腦淋巴瘤的特點分析
汪 波
目的 探討MRI與CT影像特征在原發性腦淋巴瘤臨床診斷中的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19例經手術病理證實的原發性腦淋巴瘤患者的MRI與CT影像學資料。結果 19例患者中,17例單發病灶,2例多發;56個病灶,包括幕上54個與幕下2個,病理類型均為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螺旋CT診斷的深度病灶陽性率為91.07%,表層病灶陽性率為48.21%;MRI診斷的深度病灶陽性率為83.93%,表層病灶陽性率為37.50%,螺旋CT診斷陽性率顯著高于MRI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原發性腦淋巴瘤的MRI與CT表現具有其特點,能對本病做出正確的診斷。
原發性腦淋巴瘤;MRI;CT;特點
原發性腦淋巴瘤的病因主要來源于中樞神經系統內的原位淋巴細胞惡性克隆增生所致,發病率極低,手術前的診斷存在一定的難度,臨床上多采用MRI與CT成像對其進行檢查診斷,通過分析MRI與CT的臨床特征表現,探究比較分析MRI、CT在臨床中對原發性腦淋巴瘤的診斷價值[1-2]。因此,本文為了探究MRI與CT影像特征在原發性腦淋巴瘤臨床診斷中的價值,選取了19例經手術病理證實的原發性腦淋巴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下面展開了詳細探討。
1.1 一般資料 對上饒市人民醫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期間收治的19例經手術病理證實的原發性腦淋巴瘤的MRI、CT影像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病理資料均為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19例患者中,男11例,女8例,年齡26~63歲,平均年齡(46.53±9.76)歲,所有患者均行MRI與CT檢查。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頭部同時行MRI和CT平掃加增強掃描,采集臨床掃描數據并及時記錄。
1.3 觀察指標 臨床上,根據MRI與CT信號特點觀察指標為:腫瘤發病部位、腫瘤形態、腫瘤密度、腫瘤水腫程度;病灶分布特點、病灶內是否存在囊病變及壞死[1]。
1.4 統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螺旋CT與MRI對患者原發性肝癌的檢查結果 螺旋CT診斷的深度病灶陽性率為91.07%,表層病灶陽性率為48.21%;MRI診斷的深度病灶陽性率為83.93%,表層病灶陽性率為37.50%,螺旋CT診斷陽性率顯著高于MRI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螺旋CT與MRI對患者原發性肝癌的檢查結果
2.2 MRI、CT對原發性腦淋巴瘤的影像學表現分析 根據臨床檢查診斷分析,無論是MRI還是CT,對原發性腦淋巴瘤的診斷均起到較好的提示作用,對臨床需觀察的指標進行正確的診斷,準確率極高。見表2、圖1。

表2 MRI、CT對原發性腦淋巴瘤的影像學表現分析

圖1 原發性腦淋巴瘤影像診斷圖
原發性腦淋巴瘤在醫學上屬于罕見病,其發病率相對于其它腫瘤較低,根據文獻報道,僅大概為1%。分析本病的發病人群,老年人屬于高發人群,且平均年齡52歲[3-4]。臨床上,免疫功能正常者或免疫功能缺陷者的病情程度均有上升趨勢,目前我國的發病率相對于過去的20年上升了4倍左右,可見,該病應引起醫學界的高度重視。原發性腦淋巴瘤的臨床表現無特征,患者一般出現頭痛、嘔吐及頭暈,且伴隨言語不清及癲癇等,部分患者可出現肢體功能減弱。醫學上通常采取MRI與CT對原發性腦淋巴瘤進行檢查診斷,兩者對診斷該病都具有積極作用[5]。對兩者的影像學進行分析,可見CT平掃呈等或稍高密度影,各個病灶的邊緣清晰可見,如病灶周邊范圍見輕或中重度水腫。增強掃描后,各個病灶影像均勻清晰,如可見病灶邊緣臍樣切跡[6]。對于MRI,可見多數病灶在T1加權圖影像上多表現為等信號,其次表現為低信號;T2相對于T1的影像存在差異,其加權圖影像多為稍高信號,其次表現為等或高信號。增強掃描后,可見病灶均清晰,此特點有CT具有相似之處,都可見病灶邊緣臍樣切跡[7]。對比CT與MRI,MRI更具有診斷優勢,其診斷病灶周圍的水腫影像較CT更加清楚,能夠顯示出病灶周邊水腫與腫瘤體積的不一致性,而在CT的診斷中,腫瘤體積較大處水腫程度的顯示僅輕微甚至無[8-9]。
綜上所述,因原發性腦淋巴瘤屬于較為罕見的疾病,且發生機率極低。現階段,對于該病的診斷存在一定的困難,醫學上憑借MRI與CT影像學的表現特征對該病進行檢查診斷,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本病的診斷具有提示作用,有助于醫師做出正確的診斷,但隨醫學的發展,仍需不斷提升MRI與CT的檢查診斷技術。
[1] 盧艷玉,詹阿來.血管淋巴管瘤的CT與MRI診斷[J].中國CT和MRI雜志,2010,6(12):103-104.
[2] 蘭紅琳.腦原發性淋巴瘤的 CT診斷[J].基層醫學論壇,2011,2(13):165-166.
[3] 張禹,張龍江,葛瑞,等.原發性腦淋巴瘤的MRI功能成像和延遲強化特點[J].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11,2(15):109-110.
[4] 吳仕科,王志敢,張亞林,等.原發性腦淋巴瘤的CT、MRI表現與病例對照分析[J].中國CT和MRI雜志,2011,3(19):158-159.
[5] Stammberger HR,Kenney DW.Paranasal sinuses:Anatomic terminology and nomenclature[J].An n Oto Rhinol Laryngol,2011,167(suppl):7-16.
[6] WormaldPJ.The agger nasi cell: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anatomy of the frontal recess[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11,1(29):497-507.
[7] Choi BI,LeeHJ,Han JK,et al.Detection of hypervascular nodular hepatoc ellur carcinomas:value of triphasichelical CT compared with iodized oil CT[J].AJR,2010,157(2):219-224.
[8] K han MA,C ombs CS,Brunt EM,et al.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ca nn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Ann Nucl Med,2009,14(2):121-126.
[9] Tabit CE,Chung WB,Hamburg NM,et al.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diabet es mellitus: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Rev EndocrM etab Disord,2010,11(1):61-7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0.033
江西 334000 上饒市人民醫院CT室(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