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娟
剖宮產術后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探討
周 娟
目的 探討剖宮產術后相關因素對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影響。方法 選擇191例使用靜脈留置針的剖宮產手術患者,從術后是否使用靜脈鎮痛泵鎮痛,及使用的不同種類抗生素分為術后使用鎮痛泵的患者為A組(n=122),未使用鎮痛泵的為B組(n=69),使用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為C組(n=56),使用奧硝唑氯化鈉注射液的為D組(n=135),比較各組留置針留置時間。結果 術后A組留置時間t≤1d者8例,1d<t≤2d者85例,t>2d者29例,B組分別為22例,40例,7例,術后A組患者比B組患者留置時間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C組患者比D組患者靜脈炎發生率低(89.2%vs76.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9,P<0.05),C組疼痛與腫脹的發生率分別為43.0%和29.6%,與D組(33.9%,50.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8,u=-2.259,P<0.05)。說明鎮痛泵的使用不增加留置針留置時間,靜脈炎與輸入抗生素種類有關。結論 使用留置針輸液時應加強護理管理,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建議剖宮產術后患者留置針留置時間<3d。
剖宮產術;靜脈鎮痛泵;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
剖宮產術是產科領域中的重要手術,現已成為解決難產和某些產科合并癥,挽救產婦和圍產兒生命的有效手段[1]。術中術后均需建立靜脈通道,以保證治療和搶救給藥。靜脈留置針又稱套管針,因其具有操作簡單,套管柔軟,套管在靜脈內留置時間長不易穿破血管壁[2],而成為手術患者靜脈輸液的常規輸液器材。靜脈留置針留置多長時間為最佳,目前并無統一規定,特別是對于剖宮產手術患者而言,留置多長時間為宜,更無定論。現取191例剖宮產手術患者,從術后是否使用靜脈鎮痛泵鎮痛,及使用抗生素種類的不同,對靜脈產生的刺激,進而對留置時間產生的影響進行研究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婦產科行剖宮產的患者191例。分組:術后使用鎮痛泵的患者為A組122例,年齡20~29歲,平均年齡23.4歲。輸液總量為3800mL,輸液時間4.2天;未使用鎮痛泵的為B組69例,年齡21~28歲,平均年齡23.5歲,輸液總量為3500mL,輸液時間3.7天;使用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為C組56例,年齡22~32歲,平均年齡25.2歲,輸液總量為3200mL,輸液時間3.5天;使用奧硝唑氯化鈉注射液的為D組135例,年齡20~31歲,平均年齡24.6歲,輸液總量為3000mL,輸液時間3.2天;各組留置針留置部位均為手背靜脈。各組年齡、留置部位、輸液總量和輸液時長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剖宮產手術常規選用美國 BD公司生產的INTIMA-II型18G靜脈留置針,BD正壓接頭,3M公司生產的6cm×7cm的一次性透明敷貼。穿刺方法為常規套管針穿刺,封管方法采用肝素生理鹽水(25U/mL)3mL正壓封管。使用北京科聯升華應用技術研究所研制的一次性使用輸注泵,內加入麻醉師配制的鎮痛止吐藥液共100mL,在手術結束后接通留置針,與液體共用同一根留置針,輸液完畢后不進行封管,全密閉式鎮痛泵可持續滴入鎮痛藥維持效果48h。抗生素選用需皮試試驗的β-內酰胺類抗生素如頭孢菌素,皮試陽性者或者急診剖宮產者選用奧硝唑氯化鈉注射液。
1.3 判斷標準 按照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INS)靜脈炎的判斷標準[3],在使用留置針輸液期間輸液部位發生I級以上(包括I級)的靜脈炎均需拔針重新留置,比較各組靜脈炎的發生及留置針的留置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u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鎮痛泵的使用與留置時間的比較 術后A組患者比B組患者留置時間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留置時間(t)比較[n(%)]
2.2 使用不同類抗生素對靜脈產生的影響比較 手術后C組患者比D組患者靜脈炎發生率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9,P<0.05),C組疼痛與腫脹的發生率與D組存在顯著差異(χ2=4.48,u=-2.259,P<0.05)。見表2。

表2 使用不同類抗生素對靜脈產生的影響比較[n(%)]
3.1 鎮痛泵的使用與留置時間的關系 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鎮痛泵鎮痛,因為要持續不間斷的給藥以增加人體對疼痛的耐受,這種給藥方式意味著輸液結束后,留置針仍然以鎮痛泵的泵壓繼續持續給藥,避免了因血液沉積反流造成的留置針堵塞,完全取消了封管過程。未使用鎮痛泵鎮痛的患者在輸液完成后需要進行肝素生理鹽水(25U/mL)3mL正壓封管。肝素為一種酸性粘多糖是臨床常用的抗凝劑,在體內外應用時均具有強抗凝作用[4]。兩者是以不同的方式避免了針管內血液的凝集,而達到了封管的作用。術后第1天使用鎮痛泵的患者并沒有因為取消了封管過程而增加了拔管的因素。美國輸液護理學會將留置針的保留時間規定為3d,BD公司建議留置針留置時間為3~5d,而目前我國臨床對留置針留置時間尚存爭論,無統一規定,對剖宮產手術術后留置針的留置時間更無定論。剖宮產手術中常規使用的18G留置針僅是針對手術中可能發生的搶救進行的靜脈通道的準備,對于術后用藥及隨著輸液量的減少,管徑較大的留置針超出了治療的需要,此外,因為需要照顧新生兒,患者增加了肢體的活動,也增加了留置針對血管壁的機械損傷,增加了靜脈炎的發生率。因此,留置時間3d以內為相對安全和最佳時間[5]。
3.2 不同抗生素對靜脈的刺激后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奧硝唑氯化鈉注射液對留置時間有影響。奧硝唑氯化鈉注射液對血管壁的刺激較大,直接導致留置時間縮短。靜脈炎的產生與靜脈給藥方式有關。靜脈炎主要是由于同一血管周圍受到較強和濃度較高的藥物的刺激,引起局部血管內膜的化學炎癥反應[6]。奧硝唑氯化鈉注射液為第三代硝基咪唑類衍生物,因其療效顯著,不用皮試,常作為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皮試陽性者的首選藥,但也因為其局部不良反應為刺感,疼痛,輕微靜脈炎而影響了留置針的留置時間。β-內酰胺類抗生素是一種種類很廣的抗生素,以青霉素和頭孢菌素為代表,臨床表現以其過敏反應著名,局部靜脈炎少見。
靜脈留置針作為傳統頭皮針的改進產物,以柔軟套管針留置血管內,作為輸液載體,雖然可以避免鋼針穿破血管的弊端,但卻作為異物刺激血管產生慢性炎癥[7],引起局部組織及血管的紅腫疼痛,降低患者的舒適度。同時,靜脈炎發生的時間及炎癥反應程度與輸注藥液的理化性質和留置時間密切相關[8]。藥物濃度越高,輸注液體越多,靜脈炎發生時間越早,程度越重。耿少英等[9]用生理鹽水做動物實驗研究,靜脈留置針留置最佳時間為4d。臨床上進行治療時對留置針型號選擇的原則是:盡量以能滿足治療需要的最小型號為首要。如不是病情需要,盡量選擇22G、24G的留置針,因為小號留置針直徑小,對血管的刺激性較小,藥物對血管的刺激性也較小[10],即保留了留置針使用的優點,也大大降低了不良反應和并發癥。18G的手術用留置針,在術后留置3d以上,大大增加了靜脈炎發生的風險。因此,為切實保護血管,減輕對血管的損傷,避免靜脈炎的發生,降低患者的痛苦從而增加其舒適感,保證治療效果和安全,建議剖宮產術后靜脈留置針留置的最佳時間應為3d以內,以降低發生靜脈炎的風險。
[1]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983.
[2] 饒慶華,元鳳,李寶麗,等.小兒靜脈留置針封管效果的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10):624.
[3] 付春華,趙雁,于瑩,等.靜脈輸入硫酸鎂預酚諾維苯所致靜脈炎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2,11(37):816-817.
[4] 周曉慧.靜脈留置針3種封管液的效果觀察[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1(10):8.
[5] 王淑琴.對外科術后靜脈留置針最佳留置時間的探討[J].內蒙古中醫藥,2011,23:160-161.
[6] 龐蘭英.影響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相關因素及研究進展[J].醫學文選,2005,24(6):1058.
[7] 路雪芹,陳傳波,路顏羽,等.靜脈留置針注射不同性質的藥物對血管損傷的實驗觀察[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2010,30(7):1035.
[8] 陳顯春,封悅,宋爽,等.靜脈留置針臨床應用中的問題與對策[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1):42-43.
[9] 耿少英,趙改婷,高榮花,等.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實驗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4,19(13):3-4.
[10] 錢永萍,楊慧君.不同型號靜脈留置針與留置時間致靜脈炎的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2006,21(1):5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0.054
四川 610041 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 成都市腫瘤醫院 婦產科 (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