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忠
摘 要:翅果油樹是一種重要的木本油料樹種,但其種子壽命較短,不宜久藏,播種育苗發芽率低。通過嫩枝扦插試驗表明,具有繁殖快、繁殖量大、成活率高的特點,這為大面積推廣創造了條件。
關鍵詞:翅果油樹;嫩枝;扦插試驗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09-93-02
翅果油樹(laeagnus mollis Diels)是胡頹子科胡頹子屬喬木。屬于漸危種,是經第四世紀冰川作用后殘存下來的中國特有的古生物物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并編入世界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國同盟IUCN植物紅皮書。原始種星散分布于山西和陜西局部地區,在陜北地區曾有零星分布。生于海拔800~1 500m的山坡,多見于陰坡和半陰坡,陽坡也有分布。具有喜光、抗寒、抗風、耐干旱和貧瘠土壤的特性,適宜在干旱地區生長。
翅果油樹種仁含油量高,可供食用;花含蜜量大;根系發達,根瘤固氮可改良土壤;葉含氮量較高;材質堅硬。既是木本油料植物、蜜源植物和用材樹種,又是干旱地區營造水土保持林的優良樹種,經濟價值較高。
翅果油樹的種子9月成熟,壽命較短,不宜久藏,在陜北地區用春季播種育苗較為困難。采用當年生嫩枝進行扦插試驗表明,苗木生根快、繁殖量大、成活率高,可成為翅果油樹苗木培育的主要途徑。
1 試驗區自然概況
試驗地位于陜西省府谷縣松宏灣林場,是毛烏素沙地的東南部邊緣與黃土高原相接地帶,屬于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區域,年均氣溫6.7℃,年降水量為410mm,多集中在8、9月份,生長期168d,土質為沙壤土、黃綿土。
2 試驗材料
2.1 試驗環境 試驗設在林場現有的雙屋面塑料大棚溫室內,長50m,寬12m,總面積為600m2。溫室內沿中線用磚砌成1.2m寬的步道兩側,各有2m×5m的苗床20個。溫度控制在24~35℃,濕度控制在60%~85%。
2.2 插穗 用成年翅果油樹當年萌生的半木質化嫩枝為材料,剪成10~12cm長的插穗,每個插穗要有2個腋芽,保留1片完整葉,通過腋芽萌發植株。插穗剪取時間在7~8月中旬,可以剪取兩次。
2.3 基質 選用經日光曝曬過的河沙、膨化珍珠巖、草炭和黃土與鋸末1∶1混合基質作為試驗插床基質。
2.4 激素處理 用吲哚乙酸(IBA)浸泡插穗基部12~18h,濃度設置為處理1:10mg/kg、處理2:50mg/kg、處理3:100mg/kg、處理4:200mg/kg,處理5:用清水浸泡基部作對照。
3 試驗方法
3.1 試驗設計 根據4種基質和4種濃度激素處理及清水對照處理共有20個處理水平,每一處理占用1個小區(1個苗床為1小區),選擇溫室一側的20個小區作為一個批次試驗。
3.2 試驗方法 在試驗前整平苗床,對底土進行消毒處理,將配置好的基質裝入8cm×15cm的營養袋,擺放在對應的小區中,進行噴灌,保持基質的水分。依照試驗設計,依次將處理好的插穗插入營養袋中,按管理要求進行管理。
3.3 試驗過程 7月10~15日,進行處理底土、苗床內擺放裝好基質的營養袋,噴水保濕,并設立處理水平的標牌。7月15~25日進行剪插穗、插穗處理,并及時將處理好的插穗扦插在營養袋中。經觀察,插穗15d左右形成愈傷組織,20d后開始生根。30d后進行生根率、死亡率、生根量、根長調查統計。
4 試驗結果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不同基質和不同濃度激素處理對生根率和死亡率的影響顯著。在不同的基質下,清水處理的生根率最低,而激素處理的生根率總體偏高,最高的是IBA—50mg/kg處理,其次是IBA—100mg/kg處理,其他處理相差較小?;|對生根率和死亡率的影響也較為顯著,相同濃度激素處理下,膨化珍珠巖基質的生根率最高,而黃土與鋸末的混合基質的生根率最低,其他基質相差較小。經過方差檢驗也證明了這一點。
表1 不同基質和不同濃度激素處理對插穗生根的影響
[處理\&基質種類\&生根率(%)\&死亡率(%)\&平均根數(條)\&最多根數(條)\&平均根長(cm)\&最長根(cm)\&統計數\&1\&河沙\&76\&24\&4.41\&6\&3.29\&5.7\&100\&84\&16\&4.87\&7\&3.9\&6.0\&100\&2\&78\&22\&4.32\&7\&4.1\&5.9\&100\&3\&75\&25\&4.21\&6\&3.4\&5.9\&100\&4\&73\&27\&3.94\&5\&3.2\&5.6\&100\&5\&1\&珍珠巖\&79\&21\&4.61\&7\&4.1\&5.9\&100\&2\&87\&13\&5.37\&9\&5.96\&6.9\&100\&3\&82\&18\&5.13\&8\&5.34\&6.4\&100\&4\&76\&24\&4.21\&7\&4.8\&6.7\&500\&5\&77\&23\&4.14\&6\&3.8\&4.9\&100\&1\&草炭\&76\&24\&4.11\&5\&3.6\&5.7\&100\&83\&17\&4.37\&7\&4.65\&6.5\&100\&2\&3\&79\&21\&4.12\&6\&4.36\&6.7\&100\&4\&81\&19\&4.01\&6\&4.13\&6.1\&100\&5\&75\&25\&3.44\&5\&3.79\&5.8\&500\&1\&混合基質\&76\&24\&3.61\&5\&3.76\&5.7\&100\&2\&82\&18\&4.37\&7\&4.11\&6.3\&100\&3\&79\&21\&4.12\&5\&4.15\&6.3\&100\&4\&79\&21\&3.61\&5\&4.05\&6.1\&500\&5\&70\&30\&3.41\&4\&4.0\&5.2\&100\&]
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基質對插穗生根性狀有明顯影響;珍珠巖基質插穗平均根數表現顯著差異,F=4.7>F0.01(2,20)=4.67,平均根數在IBA—50mg/kg處理下也表現顯著影響,F=2.6>F0.05(2,20)=2.46。
表2 不同基質和不同濃度激素處理的方差分析
[指標\&處理\&基質間\&激素間\&誤差\&總變異\&備注\&生根率\&SS\&1891.4662\&40.1668\&2550.4487\&\&F0.05(2,20)= 2.46
F0.01(2,20)= 4.67\&MS\&472.8606\&163.3890\&212.5372\&4932.0798\&F\&2.2249\&0.7688\&\&\&死亡率\&SS\&21117.4571\&169.3475\&4996.3571\&\&MS\&564.3646\&56.4493\&360.5278\&6689.4523\&F\&1.4127\&0.1566\&\&\&平均
根數\&SS\&0.0513\&0.1092\&0.1678\&\&MS\&0.0128\&0.0364\&0.0140\&0.3284\&F\&0.9177\&2.6036\&\&\&平均
根幅\&SS\&17.4571\&1.6365\&11.1406\&\&MS\&4.3643\&0.2122\&0.9284\&29.2343\&F\&4.7010 * *\&0.2285\&\&\&]
5 結論
用翅果油樹當年生半木質化嫩枝為材料進行扦插試驗,結果表明,在不同的基質和不同濃度激素處理下能夠生根,其中用50mg/kg IBA浸泡處理插穗基部,扦插在膨化珍珠巖基質中,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達到87%。從而解決了翅果油樹種子壽命短、繁殖困難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衛世珍.翅果油樹育苗及造林技術[J].山西林業,2003,4.
[2]楊克明,劉珍貴,楊天恩,等.高寒陰濕山區翅果油樹引種育苗與造林試驗[J].經濟林研究,2010,4.
[3]楊旭林.翅果油樹的良種育苗[J].林業實用技術,2006,11.
(責編:吳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