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超 黃登峰
摘 要:該文通過對杉木人工林進行不同撫育方式研究,結果表明:試驗過程中以施肥加撫育間伐的林木撫育措施效果最佳,既能保證杉木人工林的生長狀況,又能有效提高杉木人工林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杉木人工林;經濟效益;撫育措施
中圖分類號 S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09-105-02
杉木作為我國南方主要的生產用材樹種,具有材質好、生產快、產量高、種植效益好和用途較廣等優點,我國自19世紀90年代以來廣泛開設杉木人工林地,經過不懈的努力,在南方地區營造出了大量的人工杉木,現如今這部分杉木人工林在整片林地中所占比例已經越來越大。
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安徽省霍山縣衡山鎮牛角沖村張北山場(東經116°23′07.39″,北緯31°19′39.23″)。處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和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的過渡地帶,全年平均太陽總輻射為487.6kJ/cm2,年平均日照時數2 084.3h,年平均氣溫15℃,無霜期平均為220d,年平均降雨量為1 400mm。物種眾多,森林覆蓋率達75.9%,屬于低山丘陵地帶,坡向西北,坡度24°,土層厚度為85cm,立地等級II級。本次試驗林為1994年營造的杉木人工林,造林初植密度為3 600株/hm2。
2 研究方法
2.1 試驗處理 2009年9月,從試驗林中測量出面積為200m2(20m×10m)的土地,設立為標準地。在標準地中選擇上坡、中坡、下坡的3個位置設重復標識,同時設立施肥、疏伐與疏伐割灌3種處理措施,并且進行有效對照[1]。其中,疏伐指的是在林冠中形成的梯級郁閉、主林層和次林層立木都能有效受到陽光照射的前提下,對優良木、有益木進行保留,對枯立木進行伐除的過程。在疏伐過程中需要注意,每次間伐的強度不能超過總株數的15%,同時間伐前的林分平均胸徑不能高于間伐后的林分平均胸徑。割灌作為撫育的一種主要形式,其指的是對妨礙主林層樹木生長的灌木、藤條進行清除的過程。在割灌過程中,需要盡量沿著山場高線進行作業,這樣才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2.2 調查統計 2009年6月,在試驗實施處理之前,對試驗區域每塊標準地進行檢測調查,分別測定區域內每株杉木的樹高、胸徑、單位蓄積等生長指標,將這些測量數值進行統計分析,并測算出杉木的單株材積與單位蓄積。2011年10月,對各標準地進行重新調查,將每株杉木樹的樹高、樹胸徑等生長指標進行計算與數據統計,通過這些數據測算出試驗后每株杉木樹單株材積與單位蓄積。將所有數據進行統計整理,按照各材種的單價進行平均值計算(2014年的單價),分別為:規格材580元/m3,小徑材340元/m3,短小材為160元/m3。將統計出的平均值進行記錄。
3 結果與分析
3.1 各種撫育處理對杉木人工林生長狀況的影響 綜合各項處理數據對林分胸徑、樹高、單位蓄積和單株材積等生長標準進行詳細調查,將數據結果進行統計,見表1。通過對表1中數據的有效分析,可以看出,施肥、疏伐與疏伐割灌3種方式都能有效促進胸徑因子的生長,不同的處理方式對林分胸徑因子生長狀況的影響具有較大的差異,施肥處理的指標量比對照增加5.3%,疏伐處理的指標量比對照增加1.8%,割灌加上疏伐處理的指標量比對照增加8.5%;綜合所有數據,對各處理林分平均樹高進行有效分析,通過方差法進行計算,結果為F=21.65>F0.01=9.78,說明不同處理方式對林分樹高因子生長狀況的影響具有較大的差異。
表1 各種處理措施對林分生長指標影響調查結果(m、cm)
[生長指標\&不同區組\&疏伐\&施肥\&割灌+疏伐\&對照\& \&H1\&8.6\&8.2\&8.9\&8.2\&樹高\&H2\&8.4\&8.4\&9.2\&8.2\&\&H3\&8\&8.2\&8.7\&8.1\&
胸徑
\&D1
D2
D3\&11.8
12.1
11.8\&11.3
11.2
11.1\&12.4
12.3
12.4\&10.8
10.4
10.7\&]
3.2 各種撫育處理對杉木人工林經濟效益的影響 由于在杉木人工林的撫育上實行了不同的措施,導致林分生長質量與出材量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從而直接造成經濟價值存在差異性。因此,在計算不同撫育間伐措施過程中杉木人工林的平均總產值時,需要按照從大到小的(下轉157頁)(上接105頁)順序進行3次間伐,進行數據統計與計算,割灌+疏伐、疏伐及施肥3種間伐處理分別為12 7254.0元/hm2、65 454.5元/hm2、45 845.0/hm2(表2)。
表2 不同撫育間伐措施在實驗區的經濟效益估算(元/hm2)
[撫育處理\&合計\&實際收入\&收入利息\&價值估算\&合計\&割灌+疏伐\&127254.0\&25021.0\&8726.0\&93458.0\&127254.0\&疏伐\&65454.5\&13542.5\&2575.0\&78425.0\&65454.5\&施肥\&45845.0\&\&\&48541.0\&45845.0\&]
3.3 杉木人工林經濟效益保障措施 適當提早撫育間伐的時間是有效保障杉木人工林經濟效益的重要方式。根據本次實驗資料顯示,從2009年9月到2011年10月期間,疏伐平均胸徑為11.8cm,比對照增加10.8%;疏伐與疏伐割灌處理后,平均胸徑為12.3cm,對照組平均胸徑為10.4cm,比對照增加17%。通過對各處理的林分平均胸徑進行有效分析,通過方差法進行計算,結果為F=69.45>F0.01=9.82。通過數據觀察比對,只要能夠提早撫育間伐時間,就能有效增加經濟效益,從而為杉木人工林獲得更多的經濟回報。同時在進行杉木人工林培育的過程中,適當稀植也是有效提高整體經濟效益的措施,通過這一方式,可以為杉木人工林的發育提供更多的光熱空間與營養供給,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杉木人工林的速生豐產。當下,我國杉樹資源供不應求,大型及中小徑材價格較高、市場貨源緊缺,種種因素使得木材市場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因此,在杉木人工林的實際生產過程中,只要有效合理的進行林木培育,就能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方妙輝.抗育間伐對杉木林分生長質量的影響[J].林業科技開發,2013,12(09):23-24.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