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雯+++毛科+++孫川
摘要:公共氣象服務指的是通過各種手段對開發利用氣候資源、環境保護等方面進行科學的研究和決策,在向社會各界來提供相關的信息。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市場的發展,公共權益保障也不斷的強化,當下需要對公共氣象的服務現狀來進行仔細的分析和研究,保障我國的公共氣象服務的發展。本文主要對我國公共氣象服務的現狀和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試圖找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此來指導我國的公共氣象服務的平穩發展。
關鍵詞:公共氣象;服務;現狀;對策
前言: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氣象事業也逐漸的實現快速、深遠的發展,要想進一步發展長期戰略目標,一定要重視科學技術的融入。公共氣象服務中包含了很多方面,包括:廣播、電視和網絡等,要想真正的實現發展,還需要將這當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逐一分析并解決。下面將對我國的公共氣象服務的現狀進行分析。
一、公共氣象服務現狀及問題
目前,我國已經建立起了相對完善的天氣預報和其他的預警服務系統,基本上可以滿足公眾對氣象服務的要求。電視是公眾獲得氣象服務信息的主要渠道,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手機、網絡等也成為了公眾獲取信息的重要方式。雖然我國的公共氣象服務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但這當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只有將問題解決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國的公共氣象服務發展。
(一)氣象服務的供給不足
目前來看,我國的基本公共氣象服務仍然不能滿足氣象防災的要求,相關資料顯示,在我國目前仍有一部分的公眾是無法獲得氣象信息的,他們所在的地區偏遠,經濟落后,而這些沒有覆蓋公共氣象服務的地區,恰恰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此外,我國的基本公共氣象服務的手段也不夠先進。像一些自然氣象災害出現后,雖然氣象部門采用了電視、廣播等形式進行了宣傳,但起到的效果不佳,一部分人仍然無法認識到當中的重要性[1]。
(二)氣象預報、預警存在的問題
公共氣象預警不能廣泛的傳播及送達服務對象。在氣象災害發生后,相關氣象部門雖然做了相應的災害描述,但公眾仍然沒有對預警給出一定的關注。
(三)公共氣象服務能力無法達到基本服務的要求
在除了預報準確率的問題上,還沒有很好的解決氣象服務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當前的氣象服務在被服務對象的利用和開發價值上,仍然只是將預報的信息向對方告知,并不是以氣象產品為主要核心,更好的發揮出產品的作用。這樣的方式既沒有對用戶提出的合理措施,同時也無法用簡單的語言來進行服務的開展。
(四)氣象部門無法滿足社會需要
隨著我國的經濟快速發展,對政府和公共氣象服務的要求也隨之升高,所涉及到的范圍也比較廣。但由于受到氣象部門的人員單一、技術落后等問題的限制,使越來越多的要求無法得到滿足,許多問題逐漸的暴露出來。使公共供給增加的速度顯然跟不上社會的需求。
二、我國公共氣象服務加強的對策
(一)設立相關管理機構
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建立起相關的管理機構,以保證我國公共氣象服務事業的發展[2]。管理機構的建立,應同時確立起當中的工作職責,機構中的工作人員也應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規劃和設計,這樣才能開展指導性工作。在工作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應與當地政府進行及時的溝通,監督相關部門在接到預警后能及時的做出反應,并啟動預案,盡最大可能減少人民生命和財產的損失,將災害及時阻止。
(二)對人才加緊培訓
無論是什么職業都需要有人的支撐,因此,一定要加強對人才的培訓。不斷的吸引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加入到工作團隊中來,并對現有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3]。根據工作的需要將讓人才分為兩個部分,經營管理型和服務開發型。作為經營管理型應積極的培養協調和溝通的能力,并使之掌握相關的次行政程序。而對服務型人才,則應該進行相關的調研,與時代相結合,創新服務內容。
(三)豐富服務形式
要想今后在公共氣象服務上得到提升和發展,一定要充分的認識到目前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結合現代科技來豐富服務的形式,開展有針對性的服務。例如:可以在進行農村的氣象服務時,以農村當地的天氣預報和預警為主,采用村里的大喇叭或者廣播的形式來展開服務。在對學校或社區等一類進行氣象服務的時候,將預警防預作為重點,通過短信和社區的LED顯示屏來進行服務的開展等。
結語:公共氣象是我國氣象事業中的一項重點內容,對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等多方面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對提高我國國民生活水平和防災減災等方面有著深遠的影響。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公共氣象服務也在不斷的創新,只有不斷的完善服務,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保障氣象事業能夠平穩運行。雖然目前這當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但只要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不斷的努力,終會使我國的氣象事業有更好的發展和前景。
參考文獻
[1]陳國華,陳利萍,王中平.關于公共氣象服務的探討[J].廣東科技,2010,04(14):20—22.
[2]王仕星,謝國權,馮國標.公共氣象服務業務平臺建設框架設計[J].浙江氣象,2012(S1):46—49.
[5]孫琪,安巍.公共氣象服務體制發展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農業科技,2010,02(08):32—36.
作者簡介:陳佩雯,簡陽市氣象局,1988年1月,女,四川成都人,本科,助理工程師,氣象服務
毛科,簡陽市氣象局,1985.10.04,女,四川成都人,本科,助理工程師,地面觀測
孫川,樂至縣氣象局,1984.06.07,男,江蘇常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師,氣象服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