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方圓
摘要:當今社會對技能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有責任研究和創新課堂教學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讓課堂的教學過程活躍起來,讓學生愿學、樂學,使英語教學獲得最佳效果。
關鍵詞:技工學校;英語;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5)06-0061-02
一、技工學校英語教學現狀
1.學生基礎差,英語興趣缺失
近年來,技工學校的學生入學門檻低,學生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特別因為梅州是山區,大部分的學生來自于農村,農村的教學條件比較差,教學方法比較落后,導致大部分學生厭學情緒較重、自主學習能力差、惰性強等,這種現狀直接影響了技工英語教學效果。
2.教學模式落后,教學方法單一
現在的技工學校還有許多教師采用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教學,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參與教學過程的機會很少。教師往往為趕授課進度,教學內容多以單詞朗讀、語法講解為重點,缺乏學生聽、說以及綜合能力的訓練。這樣落后的教學模式以及單一的教學方法,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英語學習處于教師枯燥講解和學生被動聽課的傳統教學模式中。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完成英語教學目標,對英語教師來說,面臨著一個嚴峻而又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英語教學能夠達到最佳的效果呢?我們英語教師應該從改進傳統的“我講你聽,我教你學”的被動式教學方法入手,在教學方法上多做一些研究和探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效方法,使學生樂學。
二、技工學校英語教學方法
1.分組教學法
分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分組”不是“分層次”,而是按學生的知識結構、能力水平、學習進度等混合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均有接受能力強、基礎較好的學生和接受能力弱、基礎較差的學生。組內學生通過同伴教學、游戲競賽、小組輔導個體和共同學習方式,完成學習任務,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師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準確地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學習效果予以評價。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分組合作學習策略在實際技工學校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以《實用英語》教材中《How to keep Health》的一節課為例加以說明。
(1)詞匯學習。教師先示范詞匯表中每個單詞的發音,講解重點詞匯,然后帶讀三遍,再讓小組成員互相教讀、糾正對方的發音,互相聽寫、糾正拼寫錯誤。
(2)操練對話中的功能句型。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學習課文中介紹如何保持健康的重要短語及句型。學生分組操練功能句型。
(3)學習課文。教師利用多媒體PPT課件介紹課文背景,呈現課文中心內容。播放課文錄音,教師帶讀,要求掌握目標單詞、短語、句型。各小組分組練習,各小組派代表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評價。
(4)評價小結。師生共同采取多元評價,對表現最好的小組及個人進行獎勵。
實踐證明,在技工學校英語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這樣將分散的個體聚集在一起,用集體的智慧參與競爭,組與組之間的展示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潛能,調動了積極性,增強了學習英語的趣味性,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多媒體教學法
由于多媒體教學畫面清晰、課件精美、聲音清楚等優勢,教師都愿意采用這一教學方式,學生也抱有很大的熱情,他們把英語課看成是輕松的課程:
(1)英語課文教學:為了體現多媒體教學的生動、形象,盡量使用圖像精美的PPT,讓學生在形象有趣的環境中理解課文。在這個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解,并能大膽踴躍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各種問題,整個課堂更生動、活躍。
(2)口語、聽力訓練:在這個教學過程中,由于多媒體提供的語言信息清晰、準確,學生能快速地接收信息,并能大聲跟讀,模仿其語音語調,同時教師可以結合大屏幕上出現的相關圖像,配以關鍵詞組,讓學生準確地復述、回答所聽到的對話內容。這大大提高了學生聽、說的效率和能力。
3.游戲教學法
(1)競賽游戲。游戲有競爭才能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和斗志。學生好勝心強,集體榮譽感和競爭意識也比較強,因此注意力集中,學習效率較高。例如將學生分為幾組,進行單詞朗讀比賽、詩歌朗讀比賽、繞口令比賽等等。在課堂上甚至是課后的第二課堂適當組織一些競賽活動的游戲形式,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也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猜謎游戲。學生的本性是充滿好奇心、喜歡挑戰,通過猜謎游戲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保持一種好奇的學習狀態,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例如:猜詞(Word guess),即教師準備好一些物品或卡片,通過描述,讓學生猜測老師準備物品或卡片上的單詞,誰猜對了就給予獎勵。又如,單詞表演,讓學生在白紙上寫出英語單詞,在臺前用肢體語言表演動作,可以借助工具,但不能說出來,讓其他學生猜該英語單詞。通過這種猜謎游戲,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單詞的效率。
(3)趣味游戲。趣味性是英語教學游戲的基本特征。課堂上安排的教學游戲要新穎、有趣。如角色扮演(Role play),就是很適合的游戲。英語教學內容中有許多課文、對話很適合讓學生表演,學生可以扮演各種各樣的人,在各種場合、情景與別人說話。學生在表演時教師可以隨時指導學生的語氣、語調、表情、動作等。大多數學生都喜歡表演或觀看表演,他們在表演活動中很有想象力,感情豐富,參與表演的積極性也高,也符合英語教學法中的“交際性原則”。
三、小結
實踐證明:英語教學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英語的興趣。只有教學過程變得輕松、愉快、有趣味,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滿激情與快樂,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效果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唐曉杰.課堂教學與學習成效評價[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
[2]王祥美.合作互助學習理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嘗試[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1(6).
[3]蔡勤霞.孫凌曦.中學教師課堂教學技巧[M].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1998.
[4]孟慶國.職業教育研究[M].天津:天津工程師范學院,2007.
責任編輯 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