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校園,總是充滿著各種色彩和情緒,中考、高考;畢業、就業……輪番上演。
這時候,即將升學的家長和學生,面臨的問題是:上普高,還是讀中職?考本科,還是進高職?答案人各有別,而思考問題的方式,似乎總是一致的:無法上普高,于是選擇中職;考不上本科,所以選擇高職。
這時候,即將畢業的學生,反饋給社會的信息年復一年地相似: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率居高不下。據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含普通中專、職業高中、成人中專、技工學校)畢業生數為577.70 萬,就業人數為558.54 萬 ,就 業 率 為96.68%。在高職方面,根據近日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15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014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為92.1%,其中,本科院校為92.6%,高職高專院校為91.5%,本科和高職的就業率相差無幾。
職業教育,必須面對并承認這樣的現實:過去,我們一直遭受體制之困、環境之困和觀念之困,也存在著缺少特色、同質化嚴重、吸引力下降、培養質量不高的問題。然而,在新一輪工業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就業結構、崗位要求將帶來職業教育的重大調整,打破知識教育的學科體系,創新職業教育的培養模式,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都迫在眉睫。
回應職業教育改革新需求,構建職業教育發展新格局,國家在行動:6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座談會上強調,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化改革、創新模式、完善政策,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促進大眾創新創業和國家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把握職業教育發展新常態,構建現代職業教育新體系,廣東在行動:6月11日,廣東省推進創建現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省工作部署會議在東莞舉行,廣東省教育廳魏中林副廳長介紹了我省現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頂層設計的新思路、體系構建的新舉措、試點推動的新進展,并提出了立足當前,注重落地的五項重點工作。
就在剛剛過去的5月,國務院正式頒布《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在這份綱領性文件中,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再一次被著重強調。中國制造要由“大”變“強”,這需要大量優質人力資源的支撐。這既是職校畢業生的機遇,也是職業院校的機遇,在未來,職業教育將為中國制造2025行動計劃承擔起更加重要的使命。
責任編輯 魏家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