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韜
替米沙坦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功能的保護作用研究
楊韜
目的 探討替米沙坦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功能的保護作用研究。方法 選取糖尿病腎病患者60例,隨機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n=30),在常規糖尿病治療基礎上,待血糖穩定后,觀察組給予替米沙坦治療;對照組給予高血壓患者非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者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類抗高血壓藥物進行治療。以治療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尿微量蛋白、血壓、血尿素氮、血肌酐等指標的變化情況,來評價治療效果,并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 治療后2組的空腹血糖、尿微量蛋白、血壓、血尿素氮、血肌酐等指標均有所降低,其中,觀察組中尿微量蛋白含量為(25.9±4.2)mg/24h,與對照組相比,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中出現1例干性咳嗽,2組患者均未出現血液、心電圖、肝臟方面的異常,也未發生其他藥物的不良反應。結論 替米沙坦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尿微量蛋白含量,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腎臟具有一定的保護效果,該方法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使用和研究。
糖尿病腎?。荒蛭⒘康鞍?;治療;替米沙坦
糖尿病腎病是一種最為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也是導致尿毒癥的主要因素之一,約有1/3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糖尿病腎病癥狀,通過糖類,并伴隨蛋白質、脂肪等代謝異常,從不同途徑危害腎臟結構,產生不同的病理變化,而其中的腎小球硬化癥是與糖尿病有著直接的關聯,最后發展為慢性腎功能不全[1]。因此,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就顯得十分重要。本文回顧性分析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旨在為今后該疾病的臨床治療提供一個有效的臨床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新晃縣人民醫院就診的糖尿病腎病患者60例。納入標準以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制定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診斷標準[2]為依據:(1)腎小球濾過率上升了至少20%;(2)24小時尿微量蛋白在30~300mg之間;(3)常規尿蛋白檢測為陰性;(4)無酮癥酸中毒、心力衰竭、尿路感染等癥狀,未使用過腎毒性藥物的患者。排除標準為:(1)重度高血壓患者;(2)已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者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類抗高血壓藥物患者;(3)合并感染其他疾病的患者;(4)因其他原因引起腎臟疾病的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n=30),觀察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46~69歲,平均年齡(54.3±4.8)歲,病程5~17年,平均病程(8.3±3.6)年;對照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43~71歲,平均年齡(56.1±4.6)歲,病程4~16年,平均病程(7.9±3.3)年。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患者均進行常規的糖尿病治療,合理控制飲食,限制蛋白質的攝入,待血糖穩定后,觀察組給予替米沙坦治療,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每天40~80mg;對照組給予高血壓患者非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者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類抗高血壓藥物進行治療。2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2周。
1.3 療效觀察 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患者的空腹血糖、尿微量蛋白、血壓、血尿素氮、血肌酐等指標進行檢測,比較治療前后各指標的變化情況,評價治療效果,并進行統計學分析。同時,在治療過程中持續監測藥物的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包,對2組數據的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使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2組的空腹血糖、尿微量蛋白、血壓、血尿素氮、血肌酐等指標均有所降低;觀察組中尿微量蛋白和血壓的降低水平更加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的尿微量蛋白含量,2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均未出現血液、心電圖、肝臟方面的異常,除了觀察組中出現1例干性咳嗽之外,未發生其他藥物的不良反應。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指標的比較(x±s)
隨著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導致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率也呈上升趨勢。早期的糖尿病腎病的病理該病主要是腎臟的高灌注和高濾過,經過合理的治療可以促使疾病發生逆轉;若進入了臨床蛋白尿期后,腎臟的病變將不可再發生逆轉。因此,早期的糖尿病腎病的防治尤為重要。目前,糖尿病腎病治療的重點主要是通過控制蛋白、控制血糖、控制血壓,糾正異常血脂、防治并發癥,來延緩腎臟功能的衰竭,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3]。
血糖控制是治療糖尿病腎病的關鍵和基礎。合理飲食對于該疾病患者的治療十分重要,早期患者通過攝入優質蛋白,來減輕患者腎臟的負擔,嚴格控制飲食,促使患者的血糖接近或者維持在正常水平,達到延緩微血管病變的作用。對于輕度~中度患者,需要使用口服藥物進行治療;重度患者必須使用胰島素來控制血糖。在藥物的選擇方面,對于腎臟功能不全的患者適宜選擇短效胰島素進行治療,否則會出現低血糖反應,故在治療過程中,要嚴密監測患者的血糖變化,及時調整藥物的劑量[4-5]。
由于糖尿病腎病患者多合并高血壓,因此,控制血壓也是防治該疾病的重要方面,通常采取藥物治療的方式。(1)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以阻滯血管緊張素Ⅱ的形成,減輕腎臟的高濾過狀態,降低微量蛋白的外排作用,該類藥物適宜對早期患者進行治療,不適合用于心力衰竭或者腎動脈狹窄的患者。(2)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可以抑制形成緊張素Ⅱ,降低患者的血壓,對于血管收縮和組織修復有著促進作用;這兩類藥物若在高血糖狀態下使用,會抑制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CE)途徑生成血管緊張素Ⅱ(AngⅡ),引起AngⅡ和AT2受體水平的上調,促使二者更多的結合,降低蛋白尿和抑制腎小球硬化,從而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展,達到保護腎臟的作用。本研究中,替米沙坦就是一類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藥物,其半衰期長,對于緊張素Ⅱ的抑制作用持久穩定,減少了NK-kβ的活化和移位,減輕了腎小球成纖維細胞的轉化,抑制了腎臟的纖維化,從而起到保護腎臟的作用。治療后,觀察組中尿微量蛋白含量為(25.9±4.2)mg/24h,遠遠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該藥物可以有效控制尿微量蛋白的外排。(3)β1受體阻滯劑可以降低血壓、減慢心率、減少心肌耗氧量,起到保護心肌、防治心絞痛的目的。(4)α受體阻滯劑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而不影響糖代謝作用[6-7]。
此外,通過血脂代謝調節、中醫中藥治療、基因治療、透析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都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8]。
本文通過對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回顧性分析,發現使用替米沙坦可以有效降低該類患者的尿微量蛋白含量,對腎臟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是,仍然需要進一步的臨床應用和研究。
[1] 王濤.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診斷與治療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6):52-53.
[2]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4,6(8):447-498.
[3] Jiang T,Huang Z,Lin Y,et al.The protective role of Nrf2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nephropathy[J].Diabetes,2010,59(4): 850-860.
[4] 朱蘭飛.糖尿病腎病的治療體會[J].淮海醫藥,2013,31(4):321.
[5] 何興寶,青惠.糖尿病腎病124例治療體會[J].中國衛生產業,2011,8(7b):86.
[6] 周冰宣,吳雄飛.ARB與ACEI聯合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療,2010,29(5):23-24.
[7] 張敏,關熠,郝傳明.糖尿病腎病治療的研究狀況[J].中國醫學前言雜志(電子版),2012,4(9):6-9.
[8] Palsamy P,Subramanian S.Resveratrol protects diabetic kidney by attenuating hyperglycemia-mediated oxidative stress and renal inflammatory cytokines via Nrf2-Keap1 signaling [J].Biochim Biophys Acta,2011,1812(7):719-731.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5.093
湖南 419200 新晃縣人民醫院(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