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焯
光動力治療中重度痤瘡的療效觀察
王焯
目的 探討光動力治療對中重度痤瘡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用80例中重度痤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普通治療組和光動力治療組。普通治療組采取傳統治療方法(口服紅霉素+外用維胺酯維E乳膏),光動力治療組在傳統治療方法的基礎上給予光動力治療,每周1次光動力治療,4次為1個療程。治療4、8、12周后對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結果 光動力治療組治療4、8、12周后的有效率分別是77.50%、87.50%、92.50%顯著高于普通治療組的52.50%、65.00%、72.50%,2組之間有效率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光動力治療中重度痤瘡治療確切,值得在臨床推廣。
光動力;中重度痤瘡;治療效果分析
痤瘡屬于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多發生于青春期群體,是一種毛囊皮脂腺類疾病。中重度痤瘡產生的瘢痕和色素沉著將會對患者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傷害。如今,對于痤瘡的治療一般選用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相結合的方法,但是藥物治療過程中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體健康。隨著相關技術的發展,光動力治療已經被引用到痤瘡的治療中來,并取得了不錯的治療效果,而且對患者造成的傷害比較小,本研究探討光動力治療對中重度痤瘡患者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四川省巴中市中心醫院在2013年1月~2014年2月接收的80例中重度痤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普通治療組和光動力治療組。普通治療組(n=40)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15~30歲,平均年齡(25.8±2.3)歲,其中中度患者16例,重度患者24例;小學文化6例,初中文化12例,高中文化17例,大學文化5例;光動力治療組(n=40)男23例,女17例,年齡16~28歲,平均年齡(23.1±2.6)歲,其中中度患者15例,重度患者25例;小學文化8例,初中文化13例,高中文化15例,大學文化4例。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患病程度等方面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選擇標準 入選標準:參考文獻標準[1],對痤瘡的等級進行分類:輕度(Ⅰ級):主要以粉刺為主,同時還有少量的膿皰和丘疹,總的病灶數低于30個;中度(Ⅱ級):同樣以粉刺為主,膿皰和丘疹的數量相對有所增加,總的病灶數在31~50之間;中度(Ⅲ級):膿皰和丘疹的數量明顯增多,病灶總數超過50個,偶爾還存在比較嚴重的炎性損害,結節一般低于3個;重度(Ⅳ級):其病灶總數已經超過了100個,而且囊腫或結節的數量也超過3個,主要為聚合性痤瘡或結節囊腫。Ⅰ級定義為輕度痤瘡,Ⅱ級和Ⅲ度為中度痤瘡,Ⅳ級為重度痤瘡。
排除標準:(1)最近1個月使用過任何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和維甲酸類藥物;(2)孕婦、服用避孕藥、哺乳期婦女、及服用糖皮質激素患者;(3)患者有瘢痕疙瘩史、光敏史或面部接觸性皮炎患者。
1.3 治療方法 普通治療組采取傳統治療方法,口服紅霉素+外用維胺酯E乳膏。
光動力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光動力治療。所有的光動力治療組患者均采用局部光動力學療法治療,在治療之前要求患者使用清水清洗面部,對于存在明顯膿痂和膿栓的重度痤瘡患者需要先用無菌生理鹽水對面部的痂皮進行清除。給予5%ALA乳膏涂于面部皮損,封包1小時后用清水洗凈,將光能治療儀全部覆蓋住臉部,適當調節臉部與面罩的距離,紅光照射患者病灶部位,照射時間為20min左右,光照劑量為80~100J/cm2。光動力治療結束之后,局部結合保濕劑,最好避免強光24~48h,所有患者治療2周后進行復查。
1.4 療效評價標準 通過炎性皮損減少率評定治療效果。定義為減少率=[(治療前炎性皮損數一治療后炎性皮損數)/治療前炎性皮損數]×100%。參考文獻標準[2],痊愈:患者的炎性皮損數減少≥90%,未見新發痤瘡;顯效:患者的炎性皮損數減少范圍介于70%~89%,偶爾可以看見結節性皮損或炎性痤瘡;有效:患者的炎性皮損數減少范圍介于30%~69%,而且還存在結節性皮損或炎性痤瘡;無效:患者的炎性皮損數減少低于30%或者存在加重現象,而且一直存在結節性皮損或炎性痤瘡。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對2組患者4、8、12周后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光動力治療4、8、12周后的總有效率77.50%、87.50%、92.50%顯著高于普通治療組52.50%、65.00%、72.50%,2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2.2 不良反應 光動力治療組患者在開始接受治療之后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灼熱感疼痛,都能耐受,使用冰袋冷敷一段時間之后可以得到明顯的緩解。普通治療組2例輕微灼熱感,未特殊處理。所有患者均未出現瘢痕、潰瘍等嚴重不良反應。
目前,痤瘡已經成為臨床上比較常見的青春期疾病,其發病機理與機體皮脂腺的分泌旺盛以及微生物感染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且該類疾病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目前應用最多的為光動力技術,其可以順利的作用于痤瘡的多個致病階段,具體主要包含了減少皮脂溢出、 抗炎和殺滅痤瘡丙酸桿菌等。
[1] 王秋楓,張昊,謝曉森.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聯合膠原蛋白貼治療中重度痤瘡效果觀察[J].臨床誤診誤治,2012,13(7):54-55.
[2] 劉科峰,孫波,吳丹丹.光動力療法與紅藍光治療中、重度痤瘡療效比較[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2,6(11):104-105.
[3] 孫兆圣,陶迪生,朱鳳.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聯合丹參酮治療中重度痤瘡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3,8(5):76-77.
[4] 田婷,袁艷霞,王芳.易妍光動力治療面部中重度痤瘡療效觀察[J].江蘇醫藥,2013,7(20):90-91.
[5] 孫燕麗,何春峰,杜華.光動力療法在中、重度痤瘡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3,6(1):113-114.
[6] 陳勇軍,黃莉寧,王輝.3.6%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在治療中重度痤瘡中的臨床療效觀察[J].皮膚性病診療學雜志,2012,14(2):124-125.
[7] 唐曉蘭.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治療中、重度痤瘡病人的觀察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1,8(19):56-57.
[8] 包秀娟,劉曉紅,宋來濤.中重度痤瘡的易妍光動力治療及護理[J].實用醫藥雜志,2014,17(5):154-155.
四川 636000 四川省巴中市中心醫院皮膚科 (王焯)
痤瘡的傳統治療方法主要以外用藥物、口服抗生素等方法進行治療,但是治療效果很難滿足患者的要求,而且治療后還極易留下痤瘡、凹坑等疤痕[3-4]。痤瘡丙酸桿菌能產生內源性卟啉,主要卟啉的種類為糞卟啉Ⅲ和糞卟啉Ⅳ,這些卟啉能夠維持和參與痤瘡丙酸桿菌的代謝活動,從而為光動力的治療提供了有效的依據。卟啉在吸收特定波長的照射之后,可形成自由基和單線態氧,從而導致細胞內部的內質網、線粒體以及細胞膜受到破損,最終使痤瘡丙酸桿菌失去活性,其不僅能夠直接破損皮脂腺,而且還能有效的抑制皮脂腺的生成,從而降低了對毛囊的阻塞,以達到治愈的目的[5-6]。光動力治療對痤瘡具有高興、簡便、不良反應小的特點。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5.099
在臨床上應用光動力進行痤瘡治療的過程中,幾乎所有的患者都會在短時間內出現疼痛感、表面紅腫及皮損炎性反應性加劇,嚴重的時候還可能出現輕微滲出、糜爛現象,該類癥狀一般可以通過外用百多邦涂抹1周左右便可恢復,如果患者的疼痛感比較嚴重時,也可能是因為光動力照射時間過久引起[7-8]。本院對于中重度痤瘡的治療量一般控制在80~85 mV/cm2,效果比較理想。本文的研究結果表明,適當采用光動力治療可以有效的治療中重度痤瘡,而且還能有效的促使皮損部位的順利愈合,不僅能夠避免痤瘡瘢痕的殘留,而且還能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根據中重度痤瘡患者的臨床癥狀采取合理的光動力治療,具有較好療效,值得在臨床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