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韓美
復發(fā)性口腔潰瘍與A型行為類型的初步研究
許韓美
目的 探討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的行為類型,為預防和治療該病提供依據和方法。方法 選擇門診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65例為患病組,與患病組具有可比性的健康人群65例作為對照組,采用病例配對方法,患病組與對照組人員按照要求填寫A型行為類型問卷和癥狀自評量表(SCL-90),然后計算得分并歸類,進行患病組和對照組的對比分析。結果 患病組A型行為類型問卷TH評分及CH評分和總分值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病組強迫癥狀、焦慮、偏執(zhí)等因子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A型行為與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有著密切的相關性。
復發(fā)性口腔潰瘍;行為類型;A型行為
復發(fā)性口腔潰瘍(recurrent apthous ulcer,RAU),是種發(fā)病較為普遍的,呈周期性復發(fā)的口腔黏膜潰瘍類病變。RAU的發(fā)病原因不清,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轉化,對RAU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生活與工作環(huán)境以及社會環(huán)境等等的研究引起廣泛重視[1]。近年來國內外較多關于疾病與行為類型的研究,不同行為類型人群有著不同的心理及生理狀態(tài),行為類型與某種疾病之間可能有著緊密的關系。本研究應用病例配對方法,研究患者的行為類型與RAU的相關性,以進一步指導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臨床治療。
1.1 一般資料 2014年1日~2014年12月于吉林醫(yī)藥學院附屬醫(yī)院口腔科門診就診的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中,選擇無嚴重的系統(tǒng)性疾病史,排除口腔內局部刺激因素的患者65例為患病組,其中男33例,女32例,平均年齡(38.18±10.31)歲,其中診斷為輕型RAU的患者57例,重型5例,皰疹樣型3例。與患病組具有可比性并有相同生活或工作環(huán)境的健康人群65例為對照組,男32例,女33例,平均年齡(37.86±10.30)歲,按照性別、年齡、學歷(小學、初中、高中或中專及大專、大學本科或研究生)、收入(<900元、900~2000元、2000~5000元、>5000元)等條件與患者進行配對。
1.2 研究方法 采用定式問卷,統(tǒng)一指導語和填表的方式,讓2組對象分別完成A型行為類型問卷和癥狀自評量表(SCL-90)。A型行為類型問卷3個部分共60個問題,分別為代表時間匆忙感特征(TH)、爭強好勝,懷有戒心和敵意的特征(CH)、謊分(L)。SCL-90共90題,分為10個因子,符合上述條件的患者與對照者一次性填寫問卷相應調查內容。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患病組有63例結果有效,2例由于謊分大于6分被排除,同時排除和該2例患者配對的對照組患者。其中患病組與對照組性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31,P=0.861>0.05)、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179,P=0.858>0.05)、學歷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45,P=0.951>0.05)、收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10,P=0.958>0.05)。患病組的TH和CH評分及問卷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患病組中,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3種類型即輕型、重型、皰疹型潰瘍間,A型行為類型評分結果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1 患病組與對照組A型行為類型評分比較(±s)

表1 患病組與對照組A型行為類型評分比較(±s)
?
表2 患病組各類分型A型行為類型評分比較(±s)

表2 患病組各類分型A型行為類型評分比較(±s)
?
按照量表協(xié)作組1985年的標準[2],計算TH+CH的總分,判斷標準為A型≥28分,M(中間型)=27分,B型≤26分。本研究納入有效結果126例,患病組中A型行為類型者為38例,占患病組總人數的60.32%,M型為6例,占9.52%,B型行為類型者為19例,占30.16%。對照組中A型行為類型者為15例,占對照組總人數的23.81%,M型為5例,占7.94%,B型行為類型者為43例,占68.25%。患病組的A型行為類型者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5.762,P=0.000)。
將有效的2組SCL-90問卷進行評分,患病組與對照組比較,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焦慮等表現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患病組與對照組SCL-90各因子分的比較(s)

表3 患病組與對照組SCL-90各因子分的比較(s)
?
A型行為類型是美國著名心臟病專家弗里德曼(M Friedman)和羅森曼(R H Roseman)于20世紀50年代首次提出的概念。A型行為是強烈表現生理不適感的一種行為類型[7],其被證明是冠心病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等病患病的主要危險因素[3-4]。A型人格一般表現為: 性格急躁,沒有耐心;爭強好勝,有很強的事業(yè)心,追求成就或是過分的競爭性;動作敏捷,時間觀念強;情緒容易波動;對人有戒心或是敵意等特征。A型行為的人具有時間緊迫感、過分競爭性和敵意等特征。本研究結果顯示,A型行為類型者與其他行為類型者相比較易患復發(fā)性口腔潰,這與李奉華等[5]的研究結果較為一致。目前臨床對于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心理方面的研究較多,但對A型行為類型與其的相關性的研究較少,本研究較為嚴格地篩選出患病組和對照組并進行比較研究,顯示復發(fā)性口腔潰瘍與A型行為類型間的密切關系。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較健康對照者明顯存在一些如敵對、焦慮等心理問題,這與常麗云及Al-Omiri MK等[6-7]的研究結果認為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具有軀體化、焦慮等心理特征較為相似,這正與2組人員A型行為類型量表所得各自的性格特征結果較為相似,也可進一步體現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的焦慮、急躁、敵對等性格的特點。
本研究較為嚴格地篩選出患病組和對照組并進行比較研究,盡可能地減少干擾因素影響2組的對比情況,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與健康對照組相比,時間匆忙感、敵對心理及爭強好勝等極端的心理狀況較健康人群更為嚴重,在同樣的生活環(huán)境中,A型行為者更易沖動,和周圍人相處得不和諧,猜忌、內心恐慌、經歷了長時間的焦慮等,以及一些負性生活事件可引發(fā)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出現[8]。A型行為的表現又與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相互促進,更加不利于疾病的治療,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大降低。
本研究結果表明,在相同情況下,A型行為類型者較易出現復發(fā)性口腔潰瘍。這可能是因為不同的行為類型個體在社會環(huán)境中遇到各種情境變化或刺激時,會做出相應的與各自行為類型相關的主觀評價,并產生相應的一系列心理與生理變化,這些變化有可能成為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發(fā)病的隱患。臨床中,根據患者各自不同的行為類型及情緒因素對復發(fā)性口腔患者進行適當的心理方面的干預和指導可成為預防及治療該病的一個重要的部分,糾正自身易沖動、沒有耐心等狀況,提高自身心理素質水平、緩和壓抑的狀態(tài),改善社會關系,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是遠離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重要方法。
[1] 陳謙明.口腔黏膜病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60.
[2] 李興民,王明旭.現代行為醫(yī)學[M].北京:軍事醫(yī)學科學出版社,2000:292-312.
[3] Moriana JA,Herruzo J.Type a behavior pattern as a predictor of psychiatric sick-leaves of Spanish teachers[J].Psychol Rep,2005,96(1):77-82.
[4] Yoshimasu K,Fukuoka Heart Study Group.Relation of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and job-related psychosocial factors to nonfatal myocardial infarction:a case-control study of Japanese male workers and women[J]. Psychosom Med,2001,63(5):797-804.
[5] 李奉華,劉虹,翦新春,等.復發(fā)性口瘡患者A型行為分析[J].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05,15(1):132-133.
[6] 常麗云,李冬冬,倪俊芝.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心理學相關因素分析[J].口腔醫(yī)學,2005,25(4):226-227.
[7] Al-Omiri MK,Karasneh J,Lynch E.Psychological profiles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s[J].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12,41(3):384-388.
[8] Huling Laura B,Baccaglini Lorena,Choquette Linda,et al.Effect of stressful life events on the onset and duration of 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J].J Oral Pathol Med,2012,41(2):149-15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1.045
吉林 132013 吉林醫(yī)藥學院附屬醫(yī)院口腔科(許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