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維軍 周文勝 周芝文 嚴 利
神經系統癥狀為主要表現的主動脈夾層誤診原因分析
曾維軍 周文勝 周芝文 嚴 利
目的 分析以神經系統癥狀為主要表現的主動脈夾層的誤診原因,并針對該原因提出改善誤診情況的合理建議。方法 選取以神經系統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不典型主動脈夾層患者1例,對該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該患者臨床表現為小便障礙和下肢癱瘓,經系統檢測后確診為不典型主動脈夾層,最終將患者轉入其他醫院進行治療。結論 根據該例患者的病例資料顯示,在診斷中易將患者小便障礙和下肢癱瘓癥狀診斷為脊髓病變,因此在診斷神經系統受到損害的主動脈夾層患者時應確保診斷的準確性,及時對患者進行治療,防止病情的惡化。
主動脈夾層;神經系統;癥狀;誤診;原因
主動脈夾層主要指由于一些因素導致患者的主動脈壁內膜出現破裂,使得血液進入主動脈壁,使患者的血管壁出現分層的現象[1],該病的病理原因是在頸總動脈、無名動脈的運動下推動夾層血的擴張,間接影響患者的椎動脈和肋間動脈,夾層血腫壓迫到不同的神經會出現不同的癥狀[2],如壓迫到頸部交感神經會導致霍納綜合征,壓迫到喉返神經會出現聲音嘶啞的癥狀。主動脈夾層,引發的癥狀較復雜,發病急促、病情危險,出現誤診的情況較多,死亡率高[3],因此,降低誤診率是提高治療準確性的一項重要措施。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0月22日12:00點南華大學附屬省馬五堆醫院收治的患者黃某,年齡47歲,入院前癥狀為胸背部突然劇烈疼痛、雙腿無力,持續時間為12h,小便出現障礙的時間為5h,隨后進入本院進行治療。T:36.2℃、R:20次/min、P:74次/min、BP:200/120mmHg。對患者以往病例進行檢查得知,該例患者曾患有高血壓疾病,最高血壓達到200/116mmHg,在主動脈夾層病發前1個月停止服用降壓藥物-“尼群地平片”,沒有定期進行高血壓檢測,曾與肺結核患者有過接觸,并做過輸卵管結扎手術,但無冠心病史、肝炎病史、過敏史和糖尿病史,對該例患者進行肺部檢查得知,在呼吸過程中可聽見肺部濕啰音,心率正常。
1.2 方法
1.2.1 肢體反射檢測 對患者四肢進行反射檢測,檢測結果為:右下肢的遠端肌肉張力為5-級、近端肌肉張力為4+級,左下肢遠端肌肉張力為3級、近端肌肉張力為0級,患者的雙上肢肌肉反射反應減慢,但肌肉張力表現正常,患者檢測的雙肢病理呈陰性。隨后對患者進行心電圖和肺部CT的輔助檢查得知:患者出現中度左室電壓增高和竇性心律,支氣管出現疾病和患有肺炎的癥狀[4]。
1.2.2 初步診斷及治療 患者出現雙肢乏力的原因可能是脊髓血管出現病變,根據檢測的結果得知患者患有嚴重高血壓疾病,并伴有肺部感染的情況,患者入院后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治療,以降低患者血壓、脊髓水腫、肺部感染為主。對患者實行尿液導流,尿液中出現血尿,隨后對患者進行腰椎穿刺術腦脊液檢查,測得壓強為270mmHg,患者的腦脊液顏色清亮無渾濁,各項生化檢查、腦脊液檢查結果均正常,對患者進行主動脈夾層檢測,使用胸椎MRI平掃,患者腰間盤突出左側胸腔滯留積液,主動脈夾層出現血腫,此時判斷為主動脈夾層的可能性較大[5],隨后立即將患者轉入上級醫院進行降主動脈和腹動脈夾層檢測,最終確診為主動脈夾層,并進行相應的手術治療,治療效果良好。
該例患者的臨床表現為小便障礙和下肢癱瘓,經過各項檢查后,初步診斷為高血壓疾病和脊髓血管病,經過相應治療,病情無好轉,隨后經系統檢測后確診為不典型主動脈夾層,排出了高血壓疾病和脊髓血管病的可能性,最終將患者轉入上級醫院進行治療,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表1 主動脈夾層治療前后患者病情的變化
在診斷神經系統受到損害的主動脈夾層患者時應確保診斷的準確性,根據患者及時對患者進行治療,防止病情的惡化,現對誤診原因進行分析。
3.1 主動脈夾層病因分析 當患者出現高血壓疾病、先天性主動脈畸形、動脈壁炎癥、外界創傷、特殊遺傳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時,容易引發主動脈夾層病變[6],患有長期的高危高血壓疾病,會對患者的上下肢主動脈夾層遠端造成壓力,使得血管壁受到的壓力增大,加重了病情的惡化。
3.2 誤診原因分析
3.2.1 由于主動脈夾層疾病在臨床上的發病率較低,發病范圍較小,病發時的癥狀與其他常見疾病的癥狀相似,醫師容易根據自身的臨床經驗和醫學資料對患者進行診斷,優先考慮為常發病,其次為主動脈夾層,此時造成誤診最主要的原因是醫師對此病的臨床經驗不足,在檢查時思維周密性不強,檢查措施不完善,導致出現誤診的幾率較大[7]。
3.2.2 主動脈夾層疾病的癥狀表現復雜,與其他疾病的癥狀相似,從本例患者的癥狀來分析,患者胸背部突然劇烈疼痛、雙腿無力,持續時間為12h,小便出現障礙的時間為5h,患有高血壓,最高血壓達到200/116mmHg,在主動脈夾層病發前1月停止服用降壓藥物,從以上癥狀容易誤診為高血壓高危疾病和脊髓血管病,經過相應的治療,患者的病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加重,此時考慮為主動脈夾層,經過上級醫院檢查診斷后,確診為主動脈夾層,經過治療,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誤診為脊髓血管病的原因是主動脈夾層會影響脊髓神經,引發偏癱、脊髓病變、下肢運動性障礙等。
3.3 降低主動脈夾層的誤診幾率,應提高醫師的臨床診斷知識,加強對主動脈夾層疾病的學習,了解主動脈夾層的典型癥狀和非特異性癥狀,在對患者進行檢查時應著重觀察患者四肢血壓、脈搏的情況,提高檢查設備的使用準確性[8],以CTA、CT、MRI等醫療設備進行詳細檢查,完善檢查診斷的各個流程,減低誤診率。
[1] 朱立勛,丁冀.主動脈夾層致腦、脊髓缺血1例報告[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12,25(5):357-358.
[2] 王筱華.X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在影像診斷主動脈夾層中的價值[J].當代醫學,2013,19(33):96.
[3] 張淑俠,林衛紅.以截癱起病的主動脈夾層動脈瘤1例臨床報告[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21(21):125.
[4] 高鄭霞.以胸痛為首發癥狀的主動脈夾層診治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35):4765-4766.
[5] 周玉珍,連宇.主動脈夾層的特殊臨床表現及診治體會[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3,45(7):797.
[6] 頓馭光,王運杰.主動脈夾層23例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4,20(4):27.
[7] 宋嵐.不典型主動脈夾層誤診的幾點思考[J].臨床誤診誤治,2012,25(3):3-5.
[8] 胡大一.心血管內科學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2:453-45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1.048
湖南 421001 南華大學研究生院 (曾維軍 嚴利) 410000湖南省老年醫院(周文勝 周芝文)
周文勝 E-mail:38977984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