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湲 陳麗梅
硼替佐米為主的化療方案治療多發性骨髓瘤臨床效果分析
劉 湲 陳麗梅
目的 探討硼替佐米為主的化療方案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72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時間及治療情況分為初治組(n=26)與復治組(n=46),均采用硼替佐米為主的化療方案治療。觀察2組治療結局及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初治組患者緩解總有效率84.6%,顯著高于復發難治組患者的緩解總有效率47.8%(P<0.05)。初治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復治組(P<0.05)。結論 早期給予硼替佐米為主的化療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緩解總有效率高,不良反應少,患者耐受性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硼替佐米;化療;多發性骨髓瘤;初治;復治
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為漿細胞克隆性異常增生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占惡性血液病的10%左右[1]。臨床以骨髓中漿細胞惡性克隆增殖,骨質疏松、分泌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及廣泛的溶骨病變為特征[2]。近年來的多項研究證實,硼替佐米為新型靶向治療藥物,可有效治療初治、難治復發多發性骨髓瘤。本研究選擇72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為研究對象,給予硼替佐米為主的治療,觀察治療效果及安全性,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5年5月~2011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血液科收治的72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入院時均符合張之南主編的《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3]。其中男46例,女26例;年齡44~80歲,平均年齡(62.4±5.1)歲。臨床分型:不分泌型16例,IgG型28例,IgA型16例,輕鏈型12例。Durie-Salmon分期:ⅠA期8例,ⅡA期12例,ⅡB期14例,ⅢA期26例,ⅢB期12例。初治組26例,復治組46例。所有病例病程1~50個月,治療時疾病均處于疾病進展階段,46例復治患者中既往至少接受過1個療程的標準方案化療和沙利度胺治療。
1.2 治療方法 初治組及復治組均采用硼替佐米為主的化療方案治療,給予硼替佐米1.0~1.3mg/(m2·d),快速靜脈注射。同時聯合VAD、VD、VCMP、MP等方案化療及沙利度胺治療,至少接受1~5個療程化療。根據不同聯合方案在化療同時給予營養心肌,保護肝臟,止吐藥物,預防可能的嚴重不良反應。當血紅蛋白<60g/L,PLT<20×109/L時輸注紅細胞懸液及血小板,發生感染時予以抗生素治療。
1.3 療效評價標準 所有接受硼替佐米治療的患者均采用國際骨髓瘤工作組2006年制定的統一療效標準評價療效[4],分為嚴格完全緩解(strict complete remission,SCR)、完全緩解(complete remission,CR)、非常好的部分緩解(very good partial remission,VGPR)、部分緩解(partial remission,PR)、疾病穩定(stable disease,SD)、疾病進展(progressive disease, PD)、CR后復發。按照國際腫瘤組織毒副作用統一命名法的標準(NCT CTCAE第3版)判斷不良反應[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初治組與復治組效果比較 初治組患者緩解總有效率84.6%,顯著高于復發難治組患者的緩解總有效率4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12例進展病例中,8例死亡,4例經治療3個療程后達SD。死亡原因:顱內浸潤2例,多器官功能不全4例,血小板減少引起顱內出血2例。
2.2 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本組72例患者初治組26例中,腹瀉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7.7%。復治組46例患者中,出現血小板減少6例,腹瀉2例,雙足麻木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21.7%。初治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復治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756,P<0.05)。

表1 初治與復治效果比較(n)
多發性骨髓瘤為最常見的惡性漿細胞疾病,目前普遍認為是一種不可治愈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臨床治療方法仍以化療為主,常用的方案有MP、VAD、M2等[6]。化療雖可控制病情,但完全緩解率較低。蛋白酶抑制劑硼替佐米為新型腫瘤靶向治療藥物,可特異性抑制26S蛋白酶,抑制蛋白酶體20S的催化中心活性,從而抑制重要調控蛋白的降解,誘導細胞凋亡。還可干擾增殖信號相關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44、P42途徑,誘導細胞周期依賴性激酶抑制劑p21/Cipl、p27/Kipl的積累,阻止細胞由G1期進入S期,從而引起細胞死亡[7]。
本組研究中對初治組及復治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給予硼替佐米為主的化療,結果顯示,初治組患者緩解總有效率達84.6%,顯著高于復治組患者的47.8%。初治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也顯著低于復治組。分析原因可能為:復治組患者病情重。隨著疾病進展,復治組患者在初治無效后,癌細胞進一步分化、增殖、擴散,累及其他系統、器官,破壞患者免疫功能,從而導致治療效果不佳。
硼替佐米耐受性較好,多數患者僅需對癥處理后即可恢復。據報道[8-9],硼替佐米最常見不良事件是疲勞、惡心、腹瀉、發熱、便秘、血小板減少、周圍神經病。本研究中出現的最常見的胃腸道反應與文獻中相一致,但是發生呼吸道感染、血小板減少病例較多,并最終因為顱內出血死亡,考慮和硼替佐米聯合其他化療方案治療、對骨髓的抑制程度加強有關。另外,有4例病例發生了心功能不全、多臟器功能不全,考慮和其基礎病累及多臟器、化療過程中多臟器的損害有關,最終因疾病到達了終末期而死亡。本研究中未發現腎功能損害者,相反,因MM所致腎功能損害者,經過硼替佐米治療后腎功能均明顯好轉。有2例肝損傷者,但藥物對癥治療后恢復正常。基于硼替佐米肝腎功能的安全性,因此對于老年、心肝腎功能較差的患者應考慮盡早應用。
綜上所述,早期給予硼替佐米為主的化療,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緩解總有效率高,不良反應少,患者耐受性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侯健,傅衛軍.多發性骨髓瘤及其相關疾病[M].1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59.
[2] 黃曉軍.血液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457.
[3] 張之南,沈悌.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M].3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232-235.
[4] San Miguel JF,Schlag R,Khuageva NK,et al.Bortezomib plus melphalan and prednisone for initial treatment of multiple myeloma[J].N Engl J Med,2008,359:906-917.
[5] 王寧,蔡云,汪鵬程,等.硼替佐米為主化療方案治療初治與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近期療效分析[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1,24(5): 290-292.
[6] Niesvizky R,Richardson PG,Rajkumar SV,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of response and clinicalbenefit for patients treated on the bortezomib arm of the international,randomized,phase 3 APEX trial in relapsed multiple myeloma[J].Br J Haematol,2008,143(1):46-53.
[7] 袁振剛,侯健,周帆,等.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治療16例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J].中華血液學雜志,2006,27(10):653-655.
[8] 閆春梅,胡俊斌,陳燕,等.不同劑量硼替佐米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研究[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1,24(9):535-537.
[9] 尹曉梅.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0,16(20):139-14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1.085
陜西 710061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血液科 (劉湲)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陳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