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迎利
手術治療踝關節骨折合并下脛腓聯合韌帶損傷的臨床分析
楊迎利
目的 探討分析手術治療踝關節骨折合并下脛腓聯合韌帶損傷的臨床療效。方法 抽取收治的60例踝關節骨折合并下脛腓聯合韌帶損傷患者,將他們隨機的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n=30)。研究組患者采用固定內外踝、修復三角韌帶損傷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非固定法治療,進行比較。結果 研究組患者中骨折愈合情況為優16例,良11例;對照組骨折愈合情況為優10例,良13例。研究組患者的術后療效評分要顯著高于對照組,并且進行二次手術的例數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固定內外踝、修復三角韌帶損傷手術治療踝關節骨折合并下脛腓聯合韌帶損傷能夠有效的提高骨折愈合效率,安全有效。
手術治療;踝關節骨折;下脛腓;韌帶損傷
踝關節骨折是日常生活中較易發生的一類大多由間接暴力引發的骨折,根據受到的暴力作用位置的不同以及力度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程度和類型的骨折[1]。踝關節骨折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踝部劇烈疼痛、畸形、出現腫脹和皮下淤血等[2]。臨床治療踝關節骨折比較復雜,踝關節骨折常常伴發韌帶損傷聯合下脛腓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的影響。本院就手術治療踝關節骨折合并下脛腓聯合韌帶損傷的臨床療效展開分析研究。
1.1 一般資料 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8月間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蒙醫醫院收治的60例踝關節骨折合并下脛腓聯合韌帶損傷患者,患者骨折原因主要為運動損傷、交通事故等。將他們隨機的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n=30)。研究組(n=30)男18例,女12例,年齡25~59歲,平均(45.00±2.90)歲;對照組(n=30)男19例,女11例,年齡26~58歲,平均(46.00±3.37)歲。2組對象在性別、年齡、病程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對照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非固定的常規化的手術方法治療,解剖關系恢復后采用克氏針行體外固定治療。研究組患者采用內固定治療,手術入路采用內踝前弧形切口和外踝后側弧形切口,外踝A/O 1/3管狀鋼板固定。上脛腓聯合上方大約1.5cm處擰入1枚,皮質骨螺釘從腓骨后外側向前大約25度和踝關節水平穿3層皮質擰入此釘,對下脛腓聯合韌帶進行修補,后踝骨折塊累及關節面>1/4處采用松質骨螺釘進行固定,內踝采用可吸收的螺釘或者是張力帶鋼絲進行固定,術后用石膏托外固定4周。
1.3 療效評價標準 觀察2組患者的骨折愈合療效,分為:優:骨折處完全愈合,患者踝關節處異常癥狀消失,能自主活動;良:骨折處基本愈合,患者踝關節處病癥好轉;差:骨折處沒有愈合,甚至腫脹、疼痛加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2.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結果用“±s”表示,治療前后及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30例患者中骨折愈合情況為優16例,良11例,差3例,優良率為90%;對照組30例患者中骨折愈合情況為優10例,良13例,差7例,優良率為76.67%;研究組中行2次手術的有2例,占6.67%,對照組中行2次手術的有5例,占16.67%,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況比較[n(%)]
在術后療效評分中,研究組中療效評分為優15例,良11例,差4例,優良率為86.67%,對照組中療效評分為優11例,良10例,差9例,優良率為7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的術后療效評分情況比較[n(%)]
踝關節骨折合并下脛腓聯合韌帶損傷是臨床上一種治療比較復雜的骨折類疾病。有研究表明[3],踝關節骨折合并下脛腓聯合韌帶損傷利用內固定技術可以顯著提高臨床療效,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本院就以手術治療踝關節骨折合并下脛腓聯合韌帶損傷的臨床療效這項課題作為研究項目,研究結果顯示利用內固定技術修復損傷的研究組的骨折愈合率能夠達到90%,顯著高于采用常規化方法治療的對照組(P<0.05)。
踝關節對于其他關節的穩定以及負重機制的維持具有重要的作用[4-6],行內固定以及三角韌帶的修復有利于斷裂韌帶的早期合理修復,對于預防術后發生創傷性的關節炎有著重要的意義[7-9]。
[1] 張文昌,張國慶,張鯤,等.三踝骨折內固定失敗原因分析及對策[J].實用骨科雜志,2011,17(10):325.
[2] 李凡,方煌,勘武生.踝關節骨折伴下脛腓聯合分離的手術治療及臨床意義[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8,23(7):546.
[3] 殷渠東,吳勇偉,顧三軍,等.下脛腓聯合分離損傷的治療體會[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1(5):867-868.
[4] 郭龍,杜蟠,劉志斌.合并下脛腓聯合分離的踝關節骨折手術治療44例體會[J].延安大學學報,2010,8(4):24-26.
[5] 謝斌,賀永祥.手術治療踝關節骨折合并下脛腓聯合韌帶損傷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4(2):320-321.
[6] 那國巖,韓學剛,王鵬,等.踝關節骨折合并下脛腓聯合韌帶損傷的手術治療[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5(12):944-945.
[7] 鞏文慶.紐扣縫線系統與螺釘固定治療下脛腓聯合分離的療效分析[D].安徽醫科大學,2012.
[8] 牛浩.Maisonneuve骨折治療的兩種內固定方法與臨床研究[D].河北醫科大學,2013.
[9] 陳斌.踝關節骨折X線與MRI診斷下脛腓聯合損傷的相關性分析[D].安徽醫科大學,201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6.066
內蒙古 028300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蒙醫醫院 (楊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