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利伍
腔鏡手術治療甲狀腺疾病的療效分析
汪利伍
目的 分析腔鏡手術治療甲狀腺疾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70例甲狀腺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
35例。對照組采取傳統手術進行臨床治療,觀察組患者則采取腔鏡手術治療,對比2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為(80.7±13.4)min、(21.3±2.7)mL,對照組為(103.6±13.5)min、(38.4±2.1)mL,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分別為(6.6±1.5)d、(5.2±1.4)d;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17.1%、2.8%;疼痛指數評分分別為(4.7±1.3)分、(3.1±1.0)分,觀察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腔鏡手術治療甲狀腺疾病的臨床療效較佳,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小、術后住院時間短,且疼痛指數評分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安全性較高,故可在甲狀腺疾病的臨床治療中推廣應用。
甲狀腺疾病;腔鏡手術;傳統手術;臨床療效
臨床較為常見的甲狀腺疾病主要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炎等,女性高發[1]。臨床傳統手術治療甲狀腺疾病的臨床療效雖然較為理想,但術中出血量較多、對患者的損傷較大且會在患者頸部留下較為明顯的瘢痕,嚴重影響美觀。近年來腔鏡手術治療在甲狀腺疾病的臨床治療工作當中得以廣泛應用,其有效避免了傳統手術治療存在的諸多缺點[2-3],本研究選取甲狀腺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腔鏡手術治療甲狀腺疾病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于上饒市廣豐區湖豐鎮中心衛生院就診的70例甲狀腺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為單側結節性甲狀腺腫;其中觀察組:男12例,女23例;年齡22~71歲,平均(42.6±2.1)歲;對照組:男13例,女22例;年齡22~72歲,平均(42.7±2.2)歲;參與本研究的患者均不存在心、肝、腎等器官嚴重疾病,均無手術史。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目的、方法等均已詳細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其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均采取傳統手術治療,均采用全身麻醉;在胸骨切跡上方2~4cm處做手術切口,手術切口長度6~8cm。在頸闊肌以及頸深筋間游離上皮瓣以及下皮瓣,之后將頸白線切開,進行腫物摘除以及腺葉切除,之后安放引流管。
觀察組:患者均采取腔鏡手術治療,均采用全身麻醉;手術體位取仰臥體位,在患者頸部胸骨上窩處做手術切口,切口長度約為2.0cm,將皮膚、皮下組織、頸闊肌依次切開,之后游離頸前間隙,將頸白線以及封套筋膜切口后牽拉頸前肌,建立腔隙,暴露患側腺體,在腔鏡下利用超聲刀進行手術,超聲刀在切斷甲狀腺上中下靜脈時應慢凝,以防出血,手術腔隙要利用生理鹽水進行反復沖洗,并在確定無出血后進行手術縫合,放置引流管。另外術中在游離甲狀腺動靜脈時應注意喉返神經的位置走形,盡可能遠離喉返神經,以免造成損傷。
1.3 觀察指標 比較2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疼痛指數評分[采用VAS(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視覺模擬評分法),評價患者的術后疼痛程度,將1根繩子平均分為10等份,0~10分,10分為難以忍受的劇烈痛、0分為無痛,讓患者以自身感受選擇疼痛分數[4]]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比較 2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為(80.7±13.4)min、(21.3±2.7)mL,對照組為(103.6±13.5)min、(38.4±2.1)mL,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甲狀腺疾病患者各項手術指標比較(x±s)
2.2 2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不良反應發生幾率以及疼痛指數評分比較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分別為(6.6±1.5)d、(5.2±1.4)d;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17.1%、2.8%;疼痛指數評分分別為(4.7±1.3)分、(3.1±1.0)分,觀察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甲狀腺疾病患者術后住院時間、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疼痛指數評分比較
甲狀腺疾病不僅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而且也會在極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為患者帶來嚴重的心理負擔。近年來大量臨床研究結果顯示,甲狀腺疾病的發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5]。臨床傳統手術治療雖具有一定療效,但不可避免會為患者頸部留下較長瘢痕,嚴重影響美觀,而且甲狀腺疾病多見女性患者,故患者往往無法接受。腔鏡手術將手術切口設置在了胸骨上窩處,可被衣服遮蓋,且手術切口較好,具有良好的美觀性,另外該種手術方式也具有較為理想的臨床治療效果,故更為患者所接受[6]。
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術,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疼痛指數評分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腔鏡手術治療甲狀腺疾病臨床療效較為理想,且可有效降低了術中出血量、縮短了手術時間,提高了手術治療的安全性,另外其也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縮短術后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的術后康復速度。楊映弘[7]、龔建安等[8]的研究結果也表明,腔鏡手術治療甲狀腺疾病臨床療效顯著,手術切口小、且不會為患者造成較為明顯的損傷,術后疼痛程度較低,更為患者所認可,據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本研究結果與其研究結論具有較高的相似性。
綜上所述,腔鏡手術治療甲狀腺疾病的臨床療效較佳,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小、術后住院時間短,且疼痛指數評分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安全性較高,故可在甲狀腺疾病的臨床治療工作當中推廣應用。
[1] 崔劍鋒.腔鏡手術與傳統手術治療甲狀腺疾病的臨床效果對比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11):95-96.
[2] 王存川,吳東波.腔鏡甲狀腺切除術[J].現代臨床醫學生物工程學雜志,2013,8(5):345.
[3] 胡三元.腔鏡手術治療甲狀腺疾病[J].臨床外科雜志,2014,12(10):593-594.
[4] 楊文紅,宋紅梅.頸部無疤痕腔鏡下甲狀腺切除手術配合[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護理版),2006,2(1):40-51.
[5] 鄧博,劉永存,龔建安,等.甲狀腺良性腫瘤腔鏡手術與傳統手術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19):34-36.
[6] 葉松,胡春暉.腹腔鏡手術與傳統開放手術治療甲狀腺腫瘤臨床療效的對比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4,18(30):173-174.
[7] 楊映弘,吳艷軍,藺原,等.腔鏡與傳統開放甲狀腺切除術的比較[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4,6(2):119-120.
[8] 龔建安,劉永存,梁盛枝,等.腔鏡下甲狀腺手術55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3,8(12):60-6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5.029
江西 334600 上饒市廣豐區湖豐鎮中心衛生院 (汪利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