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煒丹,王 明
(1.浙江滬杭甬養護工程有限公司海寧分公司;2.杭州市余杭區交通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
滬(上海)杭(杭州)甬(寧波)高速公路中的滬杭嘉興段,該路段全長87 km,為雙向八車道,主線路基寬度為41.5 m,設計行車速度為110 km/h,路面設計荷載為BZZ-100,橋涵設計荷載為汽車-超20 級,掛-120,互通路面寬度為10.5 m。高速公路沿線共有188 座橋梁,包括75 座小橋、79 座中橋、33 座大橋和1 座特大橋,共207 個涵洞,3 座高架橋。
參照高速公路施工地區的自然環境、地質條件和氣候特征等因素,確定瀝青路面面層的功能型要求,全部路段的上面層均采用SBS-1-D 改性瀝青,全部路段的下面層分別采用90#A 級瀝青和70#A 級瀝青。根據瀝青的標號和來源,將瀝青分開存放。使用過程中,應嚴格控制瀝青存儲溫度,儲存罐的溫度維持在110 ~170 ℃之間,按照A 級瀝青的相關要求,確定瀝青和改性劑的配伍性。
(1)粗集料。在反擊式破碎機的作用下,得到的碎石作為粗集料,經過試驗,粗集料的抗滑性能滿足要求,技術指標如表1 所示。若瀝青和粗集料的粘附性達不到施工要求時,可以加入適量的不飽和石灰水、水泥和消石灰進行處理。
(2)細集料。采用石灰巖磨制的方式獲得細集料,對于提高SBS 改性瀝青的高溫穩定性,具有良好的效果。本工程中,細集料均使用優選機制砂,這是因為硬度較高的巖石經過反復破碎作用后,嵌擠性、棱角性和高溫穩定性均會明顯提高,技術指標如表2 所示。

表1 粗集料質量技術指標

表2 細集料質量技術指標
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包括三個環節,即目標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設計和生產配合比驗證。配合比設計主要是明確材料類別、最佳油石比以及礦料級配等參數,同時,必須采用馬歇爾試驗,以保證配合比設計的準確性。該工程中,上面層均采用SMA-13 結構,由于最大粒徑為13.2 mm,因此,分界篩孔的直徑控制在2.36 ~4.75 mm 之間,以便篩分粗細集料。以礦料級配和最佳油石比的馬歇爾試驗為例,相關的馬歇爾試驗結果分別如表3、表4 所示。該高速公路工程的空隙率需要控制在3% ~4.5%之間,結合指標參數和試驗結果,確定級配2 為最終方案,考慮到工程的氣候特征和路面性能指標參數,得出最佳油石比為6.1%。

表3 級配馬歇爾試驗結果

表4 油石比馬歇爾試驗結果
改性瀝青性能影響因素中,礦粉的作用非常關鍵,在礦粉的作用下,改性瀝青才可以與粗細集料有效的結合起來。該工程采用的礦粉生產工具主要是專業球磨機,原材料為優質石磨灰,加工過程中,不得混雜其他物質,此外,還需要保證礦粉的干燥、潔凈,嚴禁使用回收粉塵作為礦粉。
實際工程中,改性瀝青路面的穩定劑材料以纖維為主,添加適量的纖維穩定劑,可以明顯提升瀝青的加筋作用、分散作用、穩定作用和增粘作用。該工程中,纖維穩定劑采用絮狀木質素纖維,其來源是針葉類木材,纖維穩定劑的運輸和存放過程中,應進行妥善保管,避免受潮,此外,纖維穩定劑還需要承受一定的干拌溫度,一般不能低于2 500 ℃,可承受溫度范圍內,不能出現脆化、變質等問題,纖維穩定劑的摻合量確定依據是瀝青混合料的總量,常用比例為0.3% ~0.4%,允許誤差控制在0.5%以內,纖維穩定劑的質量技術指標如表5 所示。

表5 纖維穩定劑的質量技術要求
改性瀝青混合料拌制過程中,主要原則是均勻混合,為了實現這一要求,必須選擇合適的拌和方式,從拌和效率和拌和時間兩個方面控制拌和的均勻性,該工程采用間歇式拌和方式。經過拌和試驗,確定最優拌和時間為40 ~45 s,拌和時間過長,會影響拌和料的產量,拌和時間過短,會出現拌和不均勻的現象,比如凝塊、花白等現象,因此,拌和時間是混合料能夠拌和均勻的重要保證,必須嚴格控制。此外,拌和過程中,還應該注意各溫度的變化,以瀝青、礦料加熱溫度和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出場溫度為主要的控制指標,瀝青加熱溫度的最優范圍在160 ~165 ℃,集料加熱溫度為190 ~220 ℃,瀝青出場溫度的最優范圍在170 ~185 ℃之間。
(1)保證瀝青混合料運輸通道的通暢,提高運輸效率,縮短運輸時間,采用載重量不低于20 t 的自卸式裝料車,為防止瀝青混合料出現離析現象,應該按照先兩端后中間的順序裝料,并用棉被或者帆布遮蓋,保證混合料的溫度滿足要求。(2)瀝青混合料運輸車必須配置運料單,記錄瀝青混合料的出場溫度,以便與瀝青混合料的現場溫度進行比對,若溫度不滿足相關要求,則瀝青混合料不能用于路面施工。(3)保證運輸車的潔凈,避免其他物質進入瀝青混合料攤鋪現場,污染路面,應該在運輸車進入現場之前,沖洗車身、輪胎,確保瀝青混合料的攤鋪質量。(4)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瀝青混合料運輸車的調度工作,嚴禁出現供料不足或者現場擁堵的情況,為了確保攤鋪作業的連續性,運輸車的瀝青混合料供給能力應該大于攤鋪能力,至少3 臺運輸車在攤鋪現場等待卸料,至少5 臺運輸車在施工現場等待卸料。
為了提高改性瀝青的攤鋪質量和攤鋪效果,該工程采用雙攤鋪機作業的方式,并按照相關的施工要求,安裝自動找平裝置,比如無接觸自動找平裝置或者浮動基準梁自動找平裝置,嚴格控制改性瀝青路面的平整度和厚度,同時,確保自動找平裝置的安裝誤差在允許誤差之內。攤鋪機工作過程中,需要遵循均勻、緩慢、不間斷的原則,保證攤鋪速度為恒定值,未經允許,不能改變攤鋪機的運行速度或者運行方向,更不準出現停止作業的情況,攤鋪機的運行速度為2.5 m/min。
該工程采用剛性碾進行施工,以保證碾壓質量,碾壓的終了溫度最低為90 ℃,碾壓速度最高為3 km/h。按照由低邊向高邊的順序進行碾壓,相鄰的碾壓區域至少保證50 cm的重疊區域。對于攤鋪機無法施工的區域,可以使用人工攤鋪的方式進行施工,但需要保證攤鋪的效率,比如緊急停車帶、匝道、道橋連接處以及涵洞等位置。對于縱向裂縫來說,可以采用熱接縫的方式來消除縫跡,對于橫向接縫來說,則必須采用冷接縫的方式來消除縫跡,由于冷接縫方式的施工難度較高,會對路面的平整度產生直接的影響,故必須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施工。

表6 基質瀝青混合料與SBS 瀝青混合料車轍動穩定度對比
以實際高速公路工程為例,考慮到高速公路的交通條件和氣候狀況,根據相關規范的要求,得出瀝青混合料的礦料級配,同時,結合馬歇爾試驗,確定上面層SMA-13 瀝青瑪蹄脂碎石的最佳油石比為6.1%,還對6.1%SBS 改性瀝青混合料以及基質瀝青混合料的使用功能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如表6 所示),SBS 改性之后,車轍動穩定度明顯提升,達到10 000 次/mm,約為基質瀝青混合料的3.5 倍左右,說明SBS 改性瀝青的高溫抗裂性能提高;SBS 改性瀝青的極限抗彎拉強度提升51%,極限彎拉應變提升48%,勁度模變僅提高6%,SBS 改性瀝青的承載能力明顯提升,極限應變和變形能力的提高,說明SBS 改性瀝青的低溫抗裂性能增強;SBS改性瀝青的凍融劈裂強度和穩定殘留度分別提高11%和38%,說明SBS 的水穩定性也得到明顯的提高,因此,SBS 改性瀝青的應用價值十分明顯。
[1]紀永安,何子鵬.高速公路Superpave 瀝青混凝上路面設計施工技術探討[J].民營科技,2012,(9):273-275.
[2]代坪,李家強.關于高速公路瀝青混凝上路面施工中的技術分析[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3,(8):36-37.
[3]李建法.高速公路水泥混凝上路面改造工程共振機械碎石化施工技術與應用[J].公路,2011,(7):53-57.
[4]杜艷花,張金喜,王淑影.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平整度評價方法的探討[J].市政技術,2010,(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