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泉
(北京市市政一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路基施工中,某些點或個別地段,平整度相差較大,到基層施工時,由于基層混合料是機械攤鋪,在此路段的混合料的松鋪厚度就要產生變化,壓實后,就會出現波浪狀。要消除偏差,就必須采用帶有自動調平刀片的平地機作業,該機械有自動找平控制系統,它是依據聲納追蹤器去追蹤事先預設好的基準線,或先前刮過的平面,再由電子感應系統來控制平地機本身的油壓系統,并驅動平地機刮刀去做坡度及高程的控制,使誤差控制在允許范圍內,但是,經過平地機處理后,結構層的厚度,就會不一致了,在該路段會變薄。
基層施工平整度,控制不好,直接反映到面層上;如果由面層控制最后的平整度,將會產生一是浪費面層混合料,增加經濟成本、二是不能保證路面厚度影響使用壽命。怎樣控制基層平整度,在施工中,通過試驗,得到了水穩砂礫基層施工有效控制方法。
高速公路半幅,的基層寬度一般為11- ~11.5 m,首先我們做了兩段試驗段,每段均是200 m 長,一段采用一臺攤鋪機,由自卸車運來的拌合料直接進入攤鋪機接料斗,經刮板式喂料器送料熨平板前的螺旋分料器處,由分料器向中央、左右兩側送料,使料在12 m 長的熨平板前均勻布料;水穩砂礫的配合比是6∶94,砂礫最大粒徑≤40 mm,當粒料由旋轉分料器向兩側分料時,3 m 長的主熨平板下面的料相對細而密,遠離主熨平板兩側的粒料相對粗而松,這樣處在同一個平面上的拌合料虛鋪層,經過壓路機壓實后,平整度不一樣。另一試驗段采用兩臺攤鋪機同時作業,每臺熨平板6 m 寬,兩臺攤鋪機的作業距離,前后不超過10 m,這樣同一平面的混合料就不存在粗細不均了,松密適度了。兩個試驗段的檢測數據見表1、表2。

表1 平整度檢測記錄(3 m 直尺檢測法)

表2 平整度檢測記錄(3 m 直尺檢測法)合格標準<12 mm
在實際施工中,采用兩臺攤鋪機同時作業。
水穩砂礫配合比水泥∶砂礫(6∶94),粗集料含量直接關系到基層的強度和穩定性。粗集料含量少,混合料形成不了骨架密實結構,基層表面容易出現松散破碎現象,嚴重時出現坑槽,影響路面的施工質量;粗集料含量多,容易出現集料離析現象,鋪筑工程中將出現麻面、拉槽現象,導致表面粗糙,平整度指標下降。因此,在混合料拌合時,采用集中強制式拌合,拌和機帶有電腦自動控制系統,消除配合比因素對平整度的影響。
拌和站拌合能力、運輸能力和攤鋪機的攤鋪速度不一致,出現攤鋪機等料現象,處在熨平板下面的混合料表面出現明顯壓痕,產生臺階影響基層平整度。施工前必須對各種機械的生產能力進行精確的計算。基層攤鋪速度一般控制在2 m/min,計算公式
V=100Q/60bhr(m/min)
式中:Q 為混合料供應能力(500 T/H);b 為攤鋪寬度(12.25 m);h 為壓實后的攤鋪厚度(18 cm);r 為混合料的密度(t/m3)(2.0 t/m3)。
攤鋪作業時有專人指揮送料車進行倒車,禁止送料車推動攤鋪機滾輪,及時清理送料車撒下的混合料,避免攤鋪機行駛在凹凸不平的走道上,產生左右晃動使自動系統的“工作仰角”發生變化,導致攤鋪機熨平板兩側產生明顯的橫坡變化,影響平整度。
碾壓工藝對對平整度有很大影響,碾壓方式不準確或操作手操作失誤導致混合料縱、橫向推移。初壓時采用輪胎壓路機,不宜加震,當基層得到初步穩定后復壓。復壓時采用重型輪胎壓路機,要求輪胎新舊程度一致,壓力相等。碾壓過程要有專人指揮,避免出現漏壓和過壓路段,壓路機起步速度要慢,折返時自行停止,嚴謹制動、急剎車。
基層終壓結束后,應立即覆蓋草袋,灑水保濕養生,灑水車的噴頭仰角應向上,避免直接沖刷路基表面,出現路槽、沖溝,養生期間,除養生車輛外,禁止其他車輛通行,以免在強度達不到要求的情況下,行車磨損產生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