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艷,姬廣新 (江蘇省沛縣人民醫院,江蘇沛縣221600)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以柯薩奇病毒A組16型(CoxA16)以及腸道病毒71型(EV71)為常見.發病人群集中于學齡前兒童,且3歲以下兒童為發病率最高群體.該病主要癥狀:手部、足部、臀部均有斑丘疹以及皰疹,口腔伴隨有潰瘍出現,可能會有發熱狀況,極少數患兒可能會出現腦炎、腦脊髓膜炎、腦膜炎、肺水腫以及血液循環障礙等.在手足口病的很多病癥中,患兒發熱以及口腔潰瘍最為常見,潰瘍疼痛會致使患兒拒絕進食,延長病程[1].我院利用血必凈、利巴韋林聯合康復新口服液對48例手足口病患兒進行治療,效果令人滿意.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03/2013-11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兒96例(普通型),診療均服從衛生部定制的手足口病治療指南診斷標準(2010年版)[2].選擇標準:①患兒表現有流行病學基本特征;②伴隨有發熱,通常表現為中等發熱狀態,有極個別可能會出現高熱情況;③皮疹特點:紅色丘疹及皰疹主要集中于手足部,皰疹的本底部分出現紅暈,一部分患兒的皮疹可出現于臀部或膝關節及肘關節處.④同時口腔內出現皰疹或小潰瘍,有時也會先于手足部皮疹出現.將96例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n=48)和對照組(n=48),治療組男26例,女22例,<1歲者14例,1~4歲者26例,>4歲者8例,對照組男28例,女20例,<1歲者16例,1~4歲者25例,>4歲者7例.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程以及臨床病癥等基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兒5~10 mL/(k·d)炎琥寧注射液,然后注入100 mL 5%的葡萄糖,采用靜脈點滴方式,與此同時,采用10~15 mg/(kg·d)利巴韋林注射液,加入100 mL 5%葡萄糖液使用靜脈點滴注射;給予治療組10~15 mg/(kg·d)利巴韋林注射液,然后加入100 mL 5%葡萄糖液采用靜脈點滴,伴隨使用10~20 mL血必凈注射液,隨后加入100 mL 5%葡萄糖靜脈點滴,并口服康復新液,≤3歲患兒5 mL/次,3 次/d,>3歲患兒10 mL/次,3 次/d,同時使用醫用棉簽外涂于皮膚皮疹及皰疹處,3次/d.療程均為5 d.合并細菌感染出現時,均給予對照組和治療組頭孢菌素類或者青霉素類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同時給予相應的對癥處理.
1.3 評判準則 顯效:使用藥物后1~2 d,食欲明顯好轉,口腔潰瘍疼痛逐步減輕,潰瘍顏色變淺、范圍變小,停止流延,3 d之內病癥愈合,2 d之內發熱退去.有效:使用藥物后3 d,食欲有所改善,口腔潰瘍疼痛逐步緩解,潰瘍顏色變淺、范圍變小,停止流延,5 d之內病癥愈合,3 d之內發熱退去.無效:使用藥物后3 d,食欲并無任何好轉,口腔潰瘍疼痛并無減輕,5 d后潰瘍仍然不愈合,3 d內發熱沒有退去.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的臨床效果比較,治療組的總有效率達93.7%,對照組為68.7%,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1),且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我國衛生部于2008-05-02將手足口類型的病例列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此病例為受法定報告監管的丙類傳染病,近年來手足口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病原體已證實為柯薩奇病毒A組16型(Cox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71)等,我國手足口病的病原體主要是EV71[3].手足口病癥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以及廣泛的傳播途徑和方式,能夠在短期造成大量的流行病群.該病通過呼吸道由飛沫傳播感染,也能夠通過消化道進行間接傳播,同時還能夠通過污染的物品進行接觸性的傳播感染[4].手足口病的發病原因除與病毒感染有關外,還與機體的免疫力低下有關.臨床研究發現,手足口病患者的血清之中T淋巴細胞、NK(Natural Killer)細胞以及血清IgA和IgG的水平值比正常人低,因為患者機體的免疫力相對較低,促使其無法正常的抵御病毒的襲擊,因而會引發手足口病.目前該病癥尚無特異性、高效性的治療手段,采用抗生素治療無效,采取抗病毒的治療方式、對癥提供治療以及對患兒加強護理是其最重要的治療手段.手足口病(普通型)的突出癥狀主要有發熱、口腔潰瘍、皰疹、手部足部產生泛紅的皮疹,故而使得患兒退熱、恢復口腔潰瘍癥狀、促進皮疹退去是治療的關鍵.
血必凈組成成分主要有丹參、當歸、赤芍、川芎、紅花等主治活血化瘀的藥材,具有抵抗內部毒素、調控免疫功能以及控制炎性介質的發散作用,從而能夠保護血管內皮細胞不受損害、提高微循環,增加免疫細胞的活性,促使減輕炎癥反應,提高細胞的免疫功效[5].血必凈通過很強的抗內毒素、抗炎作用,使患兒迅速解熱、消炎,體溫恢復正常,并增強患兒機體免疫力,促進病情恢復.利巴韋林屬于一種合成性的比較普遍的抗病毒藥物,主要作用機理是使得肌苷酸-5-磷酸脫氫酶受到抑制以及阻止肌苷酸變成鳥苷酸,從而阻礙核酸病毒的生成,能夠使RNA以及DNA病毒得到抑制,特別是對RNA病毒的抑制作用更為顯著.
康復新液是在美洲大蠊干燥全蟲身體中提取研發的中成藥材生物制劑,其中含有豐富的多肽類、粘糖氨酸和多元醇類等的生物活性介質,具有能夠增加細胞繁殖、機體血管新生以及增強創面微循環的功效[6].康復新液可以阻止蛋白質以及RNA的合成,從而達到抑制細菌抗感染的效果,使得局部的炎性反應消退,滲出量逐步減少,進一步增強創面愈合能力,而且對皮膚的刺激性比較小,滲透力非常強,康復新液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成分,多元醇以及多肽類活性的物質,能夠增加T淋巴細胞數量和靈活性,增強與調控機體的免疫能力,能夠加速病癥損傷組織的盡快脫落,快速恢復潰瘍創傷面,從而達到治療的功效[7].康復新液不但可以外用也可以口服食用,味甘甜,沒有刺激性氣味,涂藥之后創面會有涼爽的感覺,防止涂擦使得患者疼痛,增強患者以及家屬的依從性.
本研究結果表明,采用血必凈、利巴韋林聯合康復新液輔助治療手足口病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0.01),有提高抗病毒效果,病情得到明顯的改善,發熱時間得以大大縮短,潰瘍愈合速度快,口腔疼痛能夠得到緩解,患兒病程縮短的功效,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1]賈東新,王淑麗.康復新液聯合抗感顆粒治療手足病50例臨床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13,42(4):444-445.
[2]中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2010版)[S].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10.
[3]黃維金,梁爭論.腸道病毒71型研究進展[J].微生物學免疫學進展,2009,37(2):54-59.
[4]黃春香,錢慧霞.手足口病防治的探討[J].臨床醫學,2007,27(4):74.
[5]仇 琴,裴新軍,潘 揚,等.血必凈注射液對AECOPD患者凝血狀態機肺功能的影響[J].中國急救醫學,2013,33(6):543-545.
[6]鞠 鐸,孟祥勇.外用潰瘍散聯合康復新液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51例[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2,19(3):277-278.
[7]王志宏.康復新液聯合利巴韋林治療小兒手足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