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萍,柯燕飛,林赴兵
(廣東省茂名石化醫院,廣東茂名 525000)
近年來,由于受到社會、家庭、醫療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國的剖宮產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已遠超過1985年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15%這一平均水平[1]。雖然目前我國的剖宮產技術較為成熟,安全性較高,但仍會造成術中出血量增多以及脂肪液化等遠期并發癥發生。為降低剖宮產率,很多醫院對孕婦加強了健康知識宣教和指導,以幫助孕產婦做好自然分娩的心身準備,改善產婦產時認知行為,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2]。2013年6月至12月,本院婦產科對135例孕婦在妊娠晚期加強干預支持,并與常規孕期指導方法進行比較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對象 納入標準:在本院建卡的初產孕婦;定期參與產前檢查,妊娠滿32 周的孕婦;單胎頭位;無意識障礙或者溝通障礙孕婦;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產檢發現嚴重妊娠合并疾病患者,B超發現胎兒頭盆不稱、胎位異常者,正在參加其他研究者。脫落標準:中途引產、轉院者,自行要求退出本研究者。符合納入和排除標準孕婦269例,按隨機數字表分對照組134例和觀察組135 例。對照組:年齡20~32 歲,平均年齡(26.4±5.6)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26例,初中及高中42例,大專及以上66例;孕次平均(2.2±0.9)次,其中>3 次17 例。觀察組:年齡20~31歲,平均年齡(25.9±5.2)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26例,初中及高中42 例,大專及以上67 例;孕次平均(2.0±1.1)次,>3次21例。兩組孕婦均在本院分娩,無中途引產,無自愿要求退出。兩組孕婦的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孕產期干預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產檢、常規護理及常規孕期指導。常規孕期指導包括妊娠晚期開展不定時的產前教育,但僅在產前檢查時由醫生、門診護士對孕婦進行常規指導和教育,內容包括分娩教育、產前及產中注意事項;將上述教育內容復印在宣傳冊上,孕婦入院時分發給孕婦,并由住院部護士進行口頭教育。產婦分娩時,由經過專業培訓的導樂師對產婦進行一對一的全程陪護,嚴密觀察產婦分娩過程中心理、生理、情緒等方面的變化,嚴格掌握產婦的宮口情況,指導產婦分娩式呼吸和正確用力;同時,選擇1名家屬陪同產婦分娩,并適時給予產婦撫觸按摩及精神鼓勵,直至第三產程結束[3]。
1.2.2 觀察組 在同對照組基礎上,加強了孕晚期孕婦的干預支持。
1.2.2.1 開設妊娠晚期教育課程 采用小組授課的方式,每次組織6~8人參加由產房高年資的助產護士開設的孕晚期孕婦分娩教育,允許孕婦帶家屬旁聽。每次授課時間為60 min,每周開展1次。授課模式主要是30 min理論教育,20 min實踐指導以及10 min 的孕婦間交流。先結合圖片、視頻以及PPT 對孕晚期健康手冊進行仔細講解,然后對分娩相關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比如分娩過程、注意事項等內容,其中重點講解剖宮產的指征及缺點以及自然順產的好處,以時間為線索循序漸進的開展教育,并現場指導孕婦練習產前體操、分娩呼吸放松法等,在教育結束前鼓勵孕婦及家屬積極提問,以達到互動交流的教學效果[2]。
1.2.2.2 心理疏導 在產前教育開展前和入院準備分娩時,護理人員與孕婦進行溝通和交流,耐心傾聽孕婦的感受,了解孕婦在妊娠期的心理情緒狀態,發現引起孕婦不良情緒的原因,并根據孕婦的實際情況尋求合適的方式開展心理疏導,并對孕婦的各種疑問做出科學的解釋,加強孕婦及家屬對分娩的正確認識,幫助孕婦在分娩前充分做好心理準備[4]。
1.3 評價方法
1.3.1 孕產婦認知行為情況 在孕婦入組時及干預結束后(產婦進入第一產程時)由助產士對孕產婦進行分娩知識調查問卷[2]調查。
1.3.1.1 分娩知識 主要包括基本知識、何時住院分娩、生理認知、心理認知、知識來源,共19 條目,每條目“是”為1 分、“否”為0 分,總分0~19分。其內容效度CVI值為0.88,預試驗測得內部一致性系數Cronbach'sα 為0.89。
1.3.1.2 分娩態度 主要內容為對自然順產和剖宮產的看法和了解、對分娩的信心、對分娩導樂的了解,共12個選擇題,采用5級計分法,總分最低12分,最高60分。其內容效度CVI值為0.89,預試驗測得內部一致性系數Cronbach'sα 為0.91。
1.3.1.3 分娩應對能力調查 主要內容為產痛緩解技巧及分娩中正確應對行為的了解,共12條目,采用3級計分法,總分最低12分、最高36分。其內容效度CVI值為0.86,預試驗測得內部一致性系數Cronbach'sα 為0.87。
1.3.2 分娩方式及產后2h出血量 由助產士記錄兩組產婦分娩方式及產后2h出血量。
1.3.3 產婦對妊娠晚期干預的滿意率 出院時統計兩組產婦對妊娠晚期干預的滿意率,主要有4級(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其中滿意率=[(非常滿意人數+滿意人數+基本滿意人數)÷總人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孕產婦認知行為情況比較 干預后,兩組孕產婦分娩知識、態度評分均有提高,但對照組孕產婦分娩知識、態度、產時應對行為評分明顯低于觀察組,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行為認知情況比較 分
2.2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及產后2h出血量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及產后2 h出血量比較
2.3 兩組產婦對孕晚期干預的滿意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滿意率為98.5%,不滿意率為1.5%;對照組滿意率為89.6%,不滿意率為10.4%,兩組比較,x2=16.35,P=0.002。

表3 兩組產婦對孕晚期干預的滿意情況 例
3.1 妊娠晚期加強干預支持對孕產婦認知行為的作用 分娩對于每位孕產婦來說都是一次劇烈的情感和軀體體驗,在心理和生理上都給孕產婦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產婦在分娩前由于怕痛、信心不足等原因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心理情緒[5]。過度的焦慮和抑郁會導致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異常興奮,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過度釋放,致使血壓心率發生變化,痛閾降低,促使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疼痛感加劇,造成產程進展緩慢,產后出血量增多。更有研究提出,孕產婦過度焦慮會導致產時自我控制能力下降,減少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正性體驗[6]。妊娠晚期干預是將妊娠相關知識告知孕婦,使產婦在產程中能積極配合分娩的支持措施。臨床實施后,發現這種妊娠晚期干預效果較好,但仍不能有效降低剖宮產率。為提高妊娠晚期干預支持效果,本院在常規教育的基礎上,增設了妊娠晚期教育課程,是一種將妊娠相關理論講解與操作練習有機結合的教育模式,鼓勵孕婦之間、孕產婦與助產士之間加強互動,加深孕婦對教育內容的理解,促使孕婦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分娩健康信息;同時加強妊娠晚期干預支持過程中,助產士通過與孕婦交流溝通后了解其對分娩的認識,經過分析后對孕婦開展個性化心理疏導,滿足了孕婦的心理需求,有針對性地緩解了孕婦焦慮及恐懼心理,同時通過開展分娩健康教育,結合視頻以及教學引導孕婦正確認識分娩,加深了孕婦對分娩的認知,提高了產婦產時應對能力,并適當使用積極暗示性語言幫助孕婦重新建立信心,讓孕婦以一個樂觀自信的心態迎接新生命的降臨[7],同時也提高產婦滿意度,而合理的心理疏導甚至可以減少產婦產后抑郁的發生[8]。表1顯示,干預后(產婦進入第一產程時),兩組產婦分娩知識、態度評分均有提高,但對照組產婦分娩知識、態度、產時應對行為評分明顯低于觀察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產婦對妊娠晚期干預支持的滿意率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2 妊娠晚期加強干預支持對分娩結局的影響 目前,社會因素是影響剖宮產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9]。一方面,很多孕產婦僅因為害怕分娩疼痛劇烈或受封建思想的影響而要求特殊日子行剖宮產,而實際上并沒有剖宮產的手術指征;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對自然順產缺乏正確的認識[9],導致分娩前處于一種過度焦慮和恐懼的應激狀態,致使產時容易發生子宮低氧收縮乏力、難產等不良事件,而被迫行剖宮產。常規妊娠晚期干預僅醫護人員對孕產婦進行口頭宣教,因這種教育方式不夠深入,造成很多孕產婦對知識的一知半解,當產婦處于分娩時容易遺忘宣教內容,同時出現多種負性情緒。針對上述問題,本研究加強妊娠晚期干預支持,如在助產士的理論講解和教育中,有目的性的引導孕婦正確認識自然分娩,熟悉掌握每個產程的分娩技巧,解除孕婦對自然分娩的焦慮和恐懼,向孕婦解釋剖宮產術只是無法進行陰道分娩的一種補救分娩措施,雖然能夠暫時緩解分娩時的疼痛[7],但同時會造成出血量增多,盆腔黏連等一些遠期并發癥[6],讓孕產婦以一個正確的態度面對自然順產,同時產程中導樂和家屬分娩期陪伴及指導,進一步緩解了產婦因自然分娩而逐加的各種應激反應,提高順產率。表2顯示,產后2h出血量觀察組明顯少于對照組,剖宮產率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1]Kilsztajn S,Carmo MS,Machado LC,et al.Caesarean sections and maternal mortality in Sao Paulo[J].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2007,132(1):64-69.
[2]顧春怡,張錚,朱新麗,等.孕晚期干預支持對孕婦產時認知行為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6):569-571.
[3]蒙朝霞,高憶.孕晚期干預支持對孕婦產時認知行為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4,12(5):407-408.
[4]李玥.孕晚期干預支持對孕產婦認知行為及分娩結局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2,9(30):132-133,136.
[5]Beebe KR,Humphreys J.Expectations,perceptions,and management oflabor in nulliparas prior to hospitalization[J].Journal of Midwifery & Women's Health,2006,51(5):347-353.
[6]Cheung W,Ip WY,Chan D.Maternal anxiety and feelings of control during labour:a study of Chinese first-time pregnant women[J].Midwifery,2007,23(2):123-130.
[7]吳命坤,孟亞麗,張紅真.臨床護理干預對孕產婦分娩前后焦慮抑郁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2,52(8):101-102.
[8]竺建輝,李錫珍,竺雪紅,等.產前篩查及心理干預對產后抑郁癥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15,14(4):374-376.
[9]Hildingsson I.How much influence do women in Sweden have on caesarean section a follow-up study of women's preferences in early pregnancy[J].Midwifery,2008,24(1):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