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嫣,董曉旭,林莉莉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浙江杭州 310006)
生殖健康是目前世界人口與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主要包括計劃生育、性健康、母嬰健康等方面。殘疾育齡婦女是社會的特殊群體,因社會的排斥、經濟狀況較差、文化程度偏低、語言行動不便、理解能力較弱、觀念意識薄弱、害羞等對生殖健康認知有限[1-2],嚴重影響其生殖健康水平或導致生殖系統疾病的發生與流行。目前,杭州市對于這一特殊群體的相關生殖指導由各區計劃生育指導站負責,一般采取現場宣傳資料發放(文字)、集中授課的方式,內容形式較為單一,健康教育效果不佳。為研究具有現實指導意義、更有針對性、更適合殘疾育齡婦女的避孕相關指導方法,保障其生殖健康權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本課題組應用多媒體授課的方式對殘疾育齡婦女進行避孕指導,并與常規避孕健康宣教指導組進行比較,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選取杭州城鎮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200例殘疾育齡婦女(排除一、二級智殘,且能正常性生活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分為對照組(常規口頭健康宣教)和觀察組(多媒體授課)各100例。對照組年齡22~35歲,平均(28.95±2.43)歲;文化程度:小學1例,初中21例,高中67 例,大學11 例;婚姻狀況:已婚82例,未婚18例;言語殘疾7例,聽力殘疾13例,視力殘疾18例,肢體殘疾62例。觀察組年齡23~35歲,平均(28.54±2.76)歲;文化程度:小學2例,初中26 例,高中55 例,大學17 例;婚姻狀況:已婚77例,未婚23例;言語殘疾10例,聽力殘疾8例,視力殘疾22例,肢體殘疾60例。兩組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殘疾類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避孕指導方法
1.2.1 對照組 予常規口頭健康宣教。在杭州市各區計劃生育指導站采取集體授課方式對其進行口頭宣教,并告知咨詢熱線。宣教內容包括:妊娠的原理,避孕的重要性,適宜與禁忌的避孕方法,緊急避孕方法等。健康宣教每月舉辦1次,每次30min。
1.2.2 觀察組 結合多媒體“避孕指導”光盤進行避孕指導。制作“避孕指導”光盤1張,光盤中的內容,包括妊娠的原理、避孕的重要性、適宜與禁忌的避孕方法、緊急避孕方法、月經與排卵的關系、排卵時間計算等。由具有臨床健康教育經驗、經過避孕知識培訓并考試合格的護士擔任授課老師。授課老師組織殘疾育齡婦女在社區或計劃生育指導站觀看“避孕指導”光盤,并予以解說,同時告知咨詢熱線。播放后10~20min組織討論,對殘疾育齡婦女提出的問題授課老師予以解答,對個別疑問較多的進行單獨解答。每月行1~2次多媒體教學,每次20~30min。
1.3 評價方法 在殘疾育齡婦女接受指導后1個月至半年進行電話隨訪,了解其避孕依從性及避孕方法的選擇,統計意外妊娠情況,其中,依從率為避孕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軟件,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殘疾育齡婦女避孕情況 見表1。避孕依從率觀察組為92%,對照組為66%,x2=20.37,P<0.05。

表1 兩組殘疾育齡婦女避孕情況
2.2 兩組殘疾育齡婦女意外妊娠情況比較 隨訪1個月至半年,發生意外妊娠觀察組2例、對照組11例,x2=6.66,P<0.05。
3.1 對殘疾育齡婦女普及避孕知識的重要性 殘疾育齡婦女作為社會的特殊弱勢群體,有著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共性,且較正常婦女來講,殘疾婦女相對收入低下。廣東省一項對育齡殘疾婦女生育及生殖健康調查的結果顯示[1],殘疾育齡婦女能說出3種避孕方法的只占50.24%,否定采取避孕節育措施的有20%,仍有16.83%的殘疾育齡婦女不知道自己是否采取避孕節育措施,有過避孕失敗的占29.70%,接受過人工流產的占27.60%,有約50%的殘疾育齡婦女生殖健康相關知識嚴重缺乏。避孕知識的缺乏不僅影響殘疾育齡婦女的計劃生育、心身健康,嚴重者將導致生殖系統疾病的發生與流行,造成一定的經濟負擔[3-4]。因此,對殘疾育齡婦女進行避孕知識的健康宣教,避免意外妊娠,保障其心身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3.2 多媒體授課的避孕指導能提高殘疾育齡婦女的避孕依從性 多媒體教學擁有綜合應用文字、圖片、動畫和視頻等資料,使一些抽象難懂的知識直觀而形象,并且可以使課堂教學活動變得活潑、生動有趣,從而能夠活躍思維,激發學習興趣,在社會上得到廣泛應用[5]。綜合以上教學模式,應用多媒體技術對殘疾育齡婦女進行教學,在提高其對避孕知識的認知度,降低意外妊娠的發生率方面具有一定作用。杭州市200名育齡殘疾婦女參與了本次研究活動,從中發現,多媒體健康教育組避孕依從性優于口頭健康教育組。
[1]何小英,唐立新,鄧愛玲,等.廣東省育齡殘疾婦女生育及生殖健康調查[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8,14(8):788-790.
[2]柴健,馬穎輝,張軍喜,等.河南省育齡期殘疾婦女狀況調查[J].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45(2):316-318.
[3]張紅華,柳曉春,鄭玉華,等.流產后服務對未婚女性避孕知識及措施的干預效果調查[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0(7):418-420.
[4]何小英,唐立新,鄧愛玲,等.影響廣東省育齡殘疾婦女生殖健康因素調查[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15(5):486-488.
[5]林莉莉,鄢雨英,余曉燕.多媒體“避孕指導”課用于異位妊娠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2,11(6):592-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