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英
李彩英:女,本科,主管護師
復發(fā)性自然流產主要是指連續(xù)發(fā)生自然流產的次數(shù)>2次,其與內分泌因素、解剖因素、感染因素以及免疫因素存在密切聯(lián)系[1]。反復多次的流產會給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常存在焦慮、抑郁的負面情緒,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出現(xiàn)輕生念頭。筆者在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治療性溝通在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狀態(tài)、提高妊娠成功率方面具有一定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就診的復發(fā)性自然流產患者86 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等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年齡23 ~39 歲,平均(30.5 ±5.2)歲;流產史:2 次32 例,3 次6 例,4 次4 例,5 次1例。觀察組年齡22 ~38 歲,平均(30.1 ±5.5)歲;流產史:2次31 例,3 次8 例,4 次3 例,5 次1 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流產史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阿司匹林、強的松、黃體酮、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等藥物治療;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進行治療性溝通,具體如下:護理人員主動介紹自己,掌握復發(fā)性自然流產患者的基本情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增加彼此的信任感,確保溝通的真實有效。在溝通交流過程中播放輕松舒緩的音樂,營造良好的溝通環(huán)境,對復發(fā)性自然流產患者展開相應的健康教育,讓其了解女性生殖器官的結構,樹立患者對懷孕與流產的正確觀念。鼓勵復發(fā)性自然流產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指導患者掌握科學的避孕措施,講述避孕的重要性。
1.3 觀察指標 (1)應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兩組患者抑郁、焦慮狀態(tài)。SDS 共20 個條目,每個條目均采用無或偶爾(1 分)、有時(2 分)、經常(3 分)和總是如此(4 分)的4 點計分法,其中第2、5、6、11、12、14、16、17、18 和20 采用反向計分,將20 個條目得分相加即為總粗分,粗總分乘以1.25 取整數(shù)部分為標準分,標準分≥53 分表明存在抑郁情緒[2]。SAS 共有20 個條目,采用1 ~4 分4 級評分法,將20 個條目分相加為總粗分,總粗分乘以1.25 取整數(shù)部分即為標準分,標準分≥50 分表明存在焦慮情緒,分值越高表明焦慮程度越重[3]。(2)比較兩組患者1年后的妊娠成功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 或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SDS、SAS 評分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后SDS、SAS 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后SDS、SAS 評分比較(分,±s)
注:1)為t′值,2)為t 值
組別 例數(shù)SDS SAS對照組43 53.28 ±2.73 50.23 ±2.05觀察組 43 48.12 ±1.52 47.12 ±1.67統(tǒng)計量 10.8291) 7.7132)<0.05 <0.001 P 值
2.2 兩組患者妊娠成功情況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妊娠成功情況比較 (例)
復發(fā)性自然流產患者普遍存在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這會增加子宮的興奮程度,可能會再次誘發(fā)流產,因而加強對復發(fā)性自然流產患者的心理疏導十分必要。調查顯示[4],不少復發(fā)性自然流產患者對娛樂、工作失去了動力和激情,處于敏感、敵對、封閉、自卑的狀態(tài)中,十分容易造成流產的再次發(fā)生。莫炎鋒等[5]研究顯示,焦慮、抑郁等情緒是導致產程延長、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流產、早產等孕期并發(fā)癥的重要原因。此外,近些年我國復發(fā)性自然流產的女性患者人數(shù)不斷增多,嚴重影響女性人群的身心健康。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干預后SDS、S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表明治療性溝通能夠顯著改善復發(fā)性自然流產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
研究表明[6],制定針對性的心理干預策略對于復發(fā)性自然流產患者有重要意義。心理支持和幫助能夠改善復發(fā)性自然流產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減輕她們的敏感癥狀,讓患者的身心得到充分休息,從而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增強治療效果[7]。治療性溝通與外科手術治療、內科藥物治療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治療性溝通屬于輔助性治療方式,主要目的在于解決患者現(xiàn)階段存在的情緒障礙和問題、滿足患者的信息和心理層面的需求。治療性溝通是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開展的,同時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實施有效的干預,通過對復發(fā)性自然流產患者實施治療性溝通,能夠讓患者正確認識懷孕與流產方面的知識,了解合理避孕的重要性,掌握安全有效的避孕措施,增加患者治療的信心[8],從而提高患者妊娠的成功率,同時醫(yī)務人員有義務和責任關愛復發(fā)性自然流產患者,遵循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推進優(yōu)質護理工作的發(fā)展。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患者1年后妊娠成功率高于對照組,表明治療性溝通能夠有效提高復發(fā)性自然流產患者的妊娠成功率。
[1]鐘小燁,崔艷萍.復發(fā)性自然流產150 例病因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2,18(23):86-87.
[2]路 遙.運動療法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5):43-45.
[3]梁立群,趙 岐,李乃洋.綜合護理干預在淚道栓塞治療干眼癥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5):81-82.
[4]趙 靜,王松峰,臘曉琳,等.反復自然流產患者心理健康狀況及機體免疫狀態(tài)的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24):3976-3978.
[5]莫炎鋒,郭小桃.復發(fā)性流產抑郁患者的心理支持[J].北方藥學,2012,9(7):89.
[6]趙 靜,焦永慧,胡 泊,等.原因不明復發(fā)性流產患者心理狀況調查及心理干預對其細胞免疫功能和療效的影響[J].生殖與避孕,2013,33(7):463-468.
[7]李美萍,王春誼,朱聲麗,等.治療性溝通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情緒調節(jié)效能感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20(16):1936-1939.
[8]高思民,梁玲岸,韋玉娟,等.治療性溝通對初次人工流產患者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