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寶珍 梁紫琪 李曾凡 露亞蒙
袁寶珍:女,大專,主管護師,門診護士長
陰道炎是婦科常見病和多發病,反復發作的陰道炎易導致慢性盆腔炎,明顯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也可能導致不孕[1]。該病的治療在臨床上并不困難,但許多患者在痊愈后的短期內會再次發病,且部分患者多次復發[2]。治療效果只是降低病情對患者影響的一個方面,患者的生活習慣及依從性對降低復發率才是非常重要的。為此我們采取持續健康教育降低陰道炎的復發率,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 ~6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78例陰道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3]:無其他婦科疾病,治療期間無妊娠,無精神疾病,具有小學以上文化程度,愿意接受健康教育。將178 例患者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年齡(27.30 ±4.21)歲;發病次數(3.61 ±0.51)次。對照組年齡(27.11 ±4.30)歲;發病次數(3.50 ±0.50)次。兩組患者年齡、發病次數、病情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健康教育,教育內容主要包括疾病常識、習慣調整、心理調整、飲食調理、鍛煉調理和癥狀觀察等[4]。由護理人員進行統一講解并發放健康手冊,對患者疑問及時給予解答。觀察組教育內容基本同對照組,但更強調持續性健康教育,具體如下:
1.2.1 健康評估 結合病歷,讓患者進行自我健康評估,主要包括:(1)疾病原因。主要評估生活習慣是否健康,找出不良的生活習慣,如熬夜、過度減肥等,并評估這些不良生活習慣帶來的不良影響,陰道炎病情的產生和復發是否與這些不良生活習慣有關。(2)疾病影響。讓患者回憶患病前的生活,并與患病后的生活對比,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評估病情對患者生活的影響。(3)健康目標。患者希望達到一個什么樣的健康狀態,理想狀態與目前狀態的差距。為了縮小差距,接近理想狀態,患者愿意付出哪些努力,在努力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患者準備采用哪些措施克服困難。
1.2.2 健康實施 幫助患者結合具體情況,制定量化的、階段性的健康目標。首先是量化方面,如果患者存在不良的飲食習慣,應重點加強飲食的調節,并盡可能量化;如患者偏素食,對于肉類攝入不夠,導致體質虛弱,就要幫助患者選擇其能夠接受的食物,并且每天,每周的肉類攝入量要盡可能具體。其次是階段性方面,因為患者已經習慣原來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不可能一步到位,有一個逐步轉變和適應的過程。因此在健康實施的初期,我們并不要求患者嚴格遵守健康計劃,應強調階段性的進步,可以以數天、1 周或1 個月為階段,隨著健康計劃的實施,逐步進步。
1.2.3 持續指導 建立患者健康咨詢檔案及健康問題咨詢表,確立責任護士一對一的健康教育指導,并采取方便患者的咨詢溝通形式,如采取患者來門診咨詢、電話、郵件、QQ、微信等方式,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患者在健康實施中遇到執行困難或心理困惑,可以隨時聯系責任護士獲得幫助。責任護士定期對患者進行電話訪問,一方面提供及時的心理支持,幫助患者堅定治療信心;另一方面及時發現患者執行過程中的偏差,幫助患者糾正,提高健康計劃的可行性。訪問的頻率逐步增高,即第1 個月一般不超過2 次,之后逐步增高,并穩定在每月4 次左右。
1.3 指標評價 1年后統計兩組患者陰道炎復發率及患者疾病常識掌握滿意情況。采用自制的量表,疾病常識包括50道客觀題,答對1 題得1 分。滿意度從習慣、心理、飲食和鍛煉方面進行評分,每項5 分,患者依據自己的主觀滿意程度打分,滿意程度越高,評分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2.0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 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兩組患者1年復發率比較 例(%)
表2 兩組患者疾病常識及滿意度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疾病常識及滿意度評分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疾病常識得分 滿意度評分習慣 心理 飲食 運動觀察組 89 46.30 ±3.21 3.81 ±0.72 3.72 ±1.01 4.27 ±0.51 3.52 ±0.81對照組 89 45.61 ±3.71 3.11 ±0.92 3.01 ±0.70 3.31 ±0.91 2.72 ±0.71 t 值1.327 5.792 5.410 8.247 7.100 P 值0.186 <0.001 <0.001 <0.001 <0.001
陰道炎發生和復發的直接原因是病菌侵襲陰道,導致炎癥,但其根本原因是衛生習慣和體質情況。衛生習慣主要包括患者的個人衛生,如勤換內褲、內褲保持干凈、經期避免坐浴等;性生活習慣,許多患者為了追求刺激,形成不潔的性生活習慣,這是病菌侵入的重要原因。體質情況主要是指患者體質較差,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營養不足、運動不足和不良生活習慣。營養不足一方面是患者的個人口味差異,另一方面與過度節食也有密切聯系[5];運動不足一方面是現代生活導致人們的鍛煉時間減少,另一方面也與患者缺乏主動的鍛煉意識有關;不良生活習慣如暴食暴飲、熬夜、酗酒、抽煙等,都會影響到患者體質。
在臨床中發現,患者對疾病的反復發作較為苦惱,也有強烈的健康咨詢需求。但許多患者即使掌握了健康知識,其復發情況并無明顯改觀。我們認為,掌握健康知識固然重要,降低復發率的關鍵還在于健康知識的持續實踐。而患者一般在初期能夠較好遵守相關的健康知識,但隨著時間的延長,自制力下降,出現逐漸回到原來生活的趨勢。因此采取持續健康指導,一方面有利于實時幫助患者糾正偏差,提高健康實踐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是從外部加強督導,讓患者能夠持續的進行健康實踐。當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后,會感受到健康生活的好處,其收到的反饋是正性的,有利于患者繼續堅持下去。從本次結果來看,兩組疾病常識得分無統計學意義,且均得分較高,提示患者均較好地掌握了疾病常識。但觀察組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主要是由于觀察組患者能夠堅持實踐,從而離理想目標更近的緣故。觀察組1年復發率也低于對照組,則進一步顯示了持續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我們認為,持續健康教育能夠幫助陰道炎患者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復發率,值得臨床考慮。
[1]郭偉男,倪榮須,閆素敏,等.陰道炎影響因素和流行病學研究現狀[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7):120-121.
[2]梁玉連,諸蕊玉,韓小漂,等.陰道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與疾病復發關系的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32):3854-3857.
[3]孫繼芳.護理干預對霉菌性陰道炎復發程度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35):4435.
[4]杜世正,袁長蓉.自我管理模式的研究實踐進展及思考[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11):1048-1051.
[5]黃紅艷.反復發作外陰陰道炎患者加強健康教育的效果[J].健康必讀,2012,11(12):38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