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雪梅
余雪梅: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
低年資護士是一個開展護理服務的特殊群體,其綜合素質與業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護理服務質量水平[1]。開展低年資護士培訓是一項系統性比較強、復雜度比較高的工作,是使低年資護士轉化為合格乃至優秀護理人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2]。認真做好此階段護士培訓工作,能夠大幅度提升醫院護理服務質量,為患者提供既專業又高效的護理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近年來,我院循環科為適應護士專科化需要,對低年資護士創造性地實施專家型護士培養和管理培訓,收到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循環科新分配的應屆畢業護士40 名,均為女性。年齡18~22 歲,平均(20.61 ±0.80)歲。大專學歷30 名,中專學歷10 名。
1.2 方法 運用專家型護士培養和管理的方法實施崗位規范化培訓,具體方法:(1)加強崗前培訓。對于新到崗位的低年資護士運用案例分析、座談、講座、觀看視聽教材等形式開展為期7 d 的崗前教育,培訓內容主要包括醫院規章制度、醫院護理文化、護理服務理念、職業素質與護理禮儀、護理文書的撰寫等。(2)培養臨床觀察病情的能力。引導護士學會主動觀察患者病情,強化主診醫師及患者的溝通,深入了解主診醫師的治療需要及患者對護理的實際需求,讓護士跟隨醫師交接、查房、換藥與處理患者的過程中,能夠做到多看與多辨別,培養其在實際工作的職業性的、敏銳的觀察能力,進而提升發現與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3)指導護士養成用心做事的習慣,加強主動巡視,多動手操作,隨時提供有益患者臨床治療的護理。(4)加強基本技能培訓。護士長和高年資護士要帶領低年資護士處理患者特殊情況、輸液給藥護理技術、基礎護理技術、循環護理技術等[3]。與此同時,院內應成立護理技能操作管理小組,并定期向低年資護士舉辦1~2 項護理技能的集中培訓并且給予考核,每次考核的成績均納入到護士檔案管理中。(5)積極培養專家型的護士。護士長應針對本專業、本科室一些常見的病種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每一名護士能夠了解這些病種的相關知識,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動態護理注意事項、用藥指引及檢查化驗的綜合判讀與分析能力、以及護理質量評價標準等;同時護士長要在科室承擔講課任務以及學術交流任務,積極營造良好的、鉆研專科疾病知識的濃厚的科室學術氛圍,進而為醫院培養出更多的專家型護士。(6)護士長應該每周主持護理晨會,對上周科室的護理工作給予總結,客觀分析低年資護士工作出現的各個亮點與不足之處,全面幫助這些護士學會查找出自身的不足之處及原因,并且科學制定操作性強的改進措施[4]。(7)實施人文管理,注重科學的人文排班分工,不斷提升護士的職業素質。(8)醫院要向低年資護士提供各種學習機會,在績效工資分配中要適度加大護理崗位的系數,在每年的嘉獎評比活動中應該酌情設立優秀護士相關獎項,注意在人才培養中應該從優秀護士中給予選拔。
1.3 評價指標 干預前及干預1年后,從基礎知識與技能、專科知識與技能、應急與溝通能力、護理程序實施能力、管理教育科研能力等5 個指標給予綜合性評估。每項指標0~30分,分值越高培訓效果越好[5]。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培訓前后各項評價指標的變化情況(分,±s)

表1 培訓前后各項評價指標的變化情況(分,±s)
時間 人數 基礎知識與技能 專科知識與技能 應急與溝通能力 護理程序實施能力 管理教育科研能力培訓前 40 18.41 ±1.42 15.21 ±2.51 8.30 ±1.32 11.61 ±2.40 5.21 ±1.13培訓后 40 28.61 ±2.20 22.60 ±3.31 16.71 ±1.52 21.81 ±3.12 18.51 ±2.72 t 值9.452 13.673 15.780 14.322 15.667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低年資護士由于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時間比較短,欠缺護理實踐經驗,遇到臨床問題難以正確面對,特別是遇到患者病情發生變化時更是無從下手,有種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覺[6]。然而,低年資護士是臨床護理工作的新鮮血液,應該加強低年資護士的培訓及管理,努力使其盡快升格為素質硬、能力強的專家型護士[7]。
低年資護士培訓與管理屬于一個特別注重循序漸進的過程,很難做到一蹴而就。我院采用的專家型護士培養和管理的方法對低年資護士的培訓目標、內容與方法等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能充分挖掘出這些護士的潛力,讓其更好地接受與完成各種護理目標任務。此外,此方法的應用一方面可以讓低年資護士多接觸、多掌握專科知識,大幅度提高專業技能[8-9];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護士的專業知識,提高其溝通理解能力、妥善處理問題能力,護理科研能力[10-11],進而讓每一名低年資護士盡快完成合格護士的轉變,并隨著年資的增加而成為符合專科化發展需要的專家型護士。
本研究顯示,經培訓干預后,40 名低年資護士在基礎知識與技能、專科知識與技能、應急與溝通能力、護理程序實施能力、管理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均得到明顯提高,與培訓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專家型護士培養和管理方法在培養低年資護士專科能力方面應用價值比較高。
綜上所述,本科室運用專家型護士培養和管理方法培訓低年資護士取得了滿意的效果,促進了低年資護士快速成長,有效提升了護理服務水平,值得應用與推廣。
[1]熊曉美,符湘云,張 瓊.大批新護士崗前規范化培訓的實踐體會[J].右江醫學,2010,38(4):497 -498.
[2]丁春花,蘭寶珍,陳 碧.低年資護士綜合能力培訓模式的探討[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9):64 -65.
[3]張 燕,苑文珍.循環科臨床護理帶教方式的探討[J].吉林醫學,2010,31(35):6651 -6652.
[4]呂秀霞,丁體英.提高胸外科低年資護士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9):87 -88.
[5]方漢萍,田 薇,劉洪娟.專科化培訓在低年資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3,28(8):89 -90.
[6]鄒 霞.低年資護士應急及病情觀察能力的評估及培養[J].中國醫藥導報,2014,10(26):149 -152.
[7]李 冰,馮代旭.專家型責任護士的培養與管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11):18 -19.
[8]沈慧莉,杜天鶯,莊 敏,等.PDCA 循環法在手術室專科護士培養中的應用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9):55-57.
[9]葉惠燕.PDCA 循環在NICU 規范化培訓護士臨床帶教中的運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8):1884.
[10]蘭鳳敏,郄麗娜.北京市某三甲醫院新護士知識技能水平自我評價情況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25):3007-3010.
[11]孫 波,祝 雪.提升內分泌科低年資護士綜合能力的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8):89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