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弋的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就高校鋼琴課教學而言,它要求教師要能夠適應鋼琴教學形式的不斷變化,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不斷實現學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值得重視的是,目前我國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中還存在諸多不足,比如教師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等,要想真正意義上的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積極地改革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要能夠將藝術與技術有機地融合起來,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關鍵詞:高校 鋼琴 集體課教學 改革
長期以來,我國的鋼琴課教學都是一對一的方式進行教學,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發展。但隨著高校學生數量的不斷增加,這種教學模式更多的顯得奢侈,顯然傳統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教學形勢發展的需要。新形勢下,教師使用得最為廣泛的教學方法就是集體課教學,這種教學方法對激發學生興趣、傳播鋼琴知識以及增加學生間的互動交流都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是當前高校開展鋼琴教學最重要的一步,由此可見,改革鋼琴課教學模式勢在必行,它需要學校以及教師的共同努力。
一、高校鋼琴集體教學改革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高校音樂專業課程教學中,鋼琴課教學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目前我國鋼琴課教學中還存在諸多不足,因此對鋼琴課教學進行進一步的改革勢在必行。首先,有利于優化學生的學習環境以及學習氛圍。集體課教學下,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會有一定的交流空間,從學生發展的角度來說,它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以及學習氛圍,但受其教育形式以及課時的限制,教師就不能很好地聽完學生的回課,這時學生遇到的困難就不能得到有效解決,久而久之,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就會不斷下降,更不用說對學生展開全面指導了。有些教師即使對學生進行了指導,也只是指出了大多數學生的共性問題,很難做到對癥下藥;其次,集體課教學在內容上必須強調進度與授課內容一致性。這就使得教師不能很好地考慮學生的能力、性格以及氣質等因素,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最終成為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奴隸。
二、當前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指導不夠具體
傳統教師一對一的鋼琴教學方式下,教師能夠全面、深入地掌握學生的長處以及不足,這樣教師就可以適時、適當的采取可行的措施,不斷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困難,而當前這種集體課的教學模式只能是減少教師對學生能力的了解,長此以往,教師教學就很難做到因材施教,對學生的指導也會顯得片面、敷衍。
(二)教師教學能力不夠全面
集體課教學模式下,教師必須要有較強的能力,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游刃有余地為學生講解相關的專業知識以及操作技能。此外,教師教學還必須有較強的統籌協調能力以及組織能力,這既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但由于本來相應的鋼琴教師師資力量就比較薄弱,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學中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三)評價體系相對落后
新時期,高校鋼琴課教學中教師采用得最為廣泛的教學方法就是集體課教學法,這就要求教師教學中必須要有全新的評價體系與之相聯系。目前,我國許多高校仍采用傳統教學方式下的評價體系,這根本不能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相反它還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最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打了折扣。
三、當前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的方法
(一)樹立正確的發展觀
學生的全面發展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內容,比如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身心素質的培養等。由此可見,教師教學中要想真正意義上的促進學生的發展,就必須端正自身的學習態度,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不斷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此外,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要以此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加深學生對鋼琴集體課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基礎性的認識,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鋼琴知識,還要要求學生具備相應的心理素質,只有經歷了艱苦的訓練,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以及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教學中必須對學生的教學進行系統地安排,要高度重視課程之間的協調,以此來完善鋼琴集體課教學的效果,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
教師是學生學習路上的引路人,學生則是學習的主體,為此在進行鋼琴集體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正確的認識與尊重,要采取科學的方法,不斷地去引導并啟發學生,這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經過教師精心的引導,學生就可以主動地進行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相關的問題以及困難的時候,也能夠及時采取措施解決這些問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在發揮主體性地位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掌握知識,還可以將自己獨特的見解說出來,讓大家一起分享,經過仔細分析,學生就可以充分了解到自身存在的優勢以及不足,并不斷彌補這些不足。
(三)努力實現教材的改革
當前,我國現有的音樂教學理論與體系還存在諸多的不足,針對這種不足,相關專家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績效。美國著名的作曲家威廉·舒曼曾對配器、曲式、對位、和聲四項課程進行了全新的、大膽的改革,它的改革對我國鋼琴集體課教學而言,無疑有至關重要的借鑒和啟發意義,就高校鋼琴教學改革課教學而言,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就是不能拋棄教材中的內容,若因為改革而忽視了相關的內容,教師教學中就很容易出現學生不了解基本的知識這種問題。高校鋼琴課教學改革的目的是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綜合能力強的人才,為此教師鋼琴集體課教學中必須實現對教材的改革。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音樂教學中鋼琴集體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教師教學中要做的就是為學生制定更具有針對性的、規范性的教學方案,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同時,要高度重視教學方法的傳授以及學生主體地位的充分體現。
參考文獻:
[1]呂琳.關于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與改革的思考[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2,(07).
[2]蔣橙.關于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的改革與思考[J].音樂時空,2014,(05).
[3]羅帥婷.關于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與改革的思考[J].神州,2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