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曉珍
《語文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薄奥牎⒄f、讀、寫”四個方面屬于語文素養的范疇,但現在我們課堂中普遍存在:小學生上課不積極舉手回答問題,課堂上出現死氣沉沉的現象。每上一節課,都讓人感到很壓抑,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為什么會這樣呢?剛開始,我把一切原因歸咎于學生本身,如膽小,怕說錯被人嘲笑等,而從未反思過自己的教學行為。直至有一天,我進行了一次匿名問卷調查,原因主要歸納為以下三點:①教師對學生的發言評價不恰當。②同學之間的評價不恰當。③學生的心理素質差,怯場?;谏鲜鲈?,我從以下幾方面去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課堂。
一、改善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
在課堂教學中,評價語言是非常重要的,它總是伴隨在教學的始終,貫穿于整個課堂,缺乏激勵的課堂就會像一潭死水,毫無生機。而精妙的評價語言就像是催化劑,能使課堂掀起層層波瀾,讓學生思維的火花時刻被點燃。當他們站起來回答問題聲音較輕,或錯誤時,我給予否定的回答和疑問的神情,這是不對的。新課程理念提出,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把自身角色定位于學生的合作者、鼓勵者、引導者。對學生的回答,教師不是否定、限定,而是包容、欣賞,然后是有價值地引導,這樣學生才能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才會樂于表達。認識到這一點,在以后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該以真誠的言語,親切的語調,激勵的言辭,有效地調控著整堂課。記得有一次,我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況,一個學生讀后,我面向全體學生鼓勵著說:“自認為比他讀得好的同學請站起來讀讀看?”舉手的只有廖廖幾位,望著想舉手又不敢舉手的孩子,我笑著說:“因為害怕嗎?不敢舉手!”此時,我故作輕松一笑說:“不會吧!我們三(2)班的學生怎么會這么膽小呢?”話音剛落,一棵棵春筍拔地而起,看到此情景,我覺得自己是成功的。我堅信教師那準確、生動、親切的評價語言會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讓學生在激勵中學,自信中學,快樂中學。
二、改善課堂中學生對同伴的評價語言
在新課程下,課堂評價融入了同學之間的相互評價。積極的評價,能讓對方堅定學習信心,體驗成功。但在現實課堂中,我們發現學生在評價對方時,多是挑毛病,找缺點,使被評價的學生感到很沒“面子”。在我的調查當中,將近90%的學生有這樣的顧慮,可想而知,這樣的現象是非常普遍的。于是,我作了這樣的正面指導:讓學生去評價對方時,強調他們要學會欣賞別人,去發現別人的優點;評價時,先說優點,再提建議。同時,我又組織學生開展了《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主題班會,讓他們明白什么是自尊。只有得到了別人的尊重,我們才能增強自己的自尊心,顯得更自信,更主動地去學習。每個周五下午第三節課,我定為一周學習總結匯報課,我讓學生談談自己本周的收獲和夸夸本周進步的同學,我發現班上的同學之間的評價變了。用某些素質標準衡量,雖然他可能還與“優秀學生”稱號無緣。也許他的一生始終平平凡凡,難成大器,可那又怎么樣呢?我們不都是這樣的嗎?也許恰恰相反,誰又能說得準呢?但是有一點我可以看到,現在學生的上課都很開心,也比以前自信多了,只因同學間的好評價。
三、尋找自信克服怯場
怯場是一種心理理象,它是指一個人在眾多人的場面上發言或演講,因緊張害怕而產生神態舉動不自然的一種心理表現。當學生非常想把自己準備得非常好的答案展示給大家時,但是由于這種心情急切,反而達到了相反的效果。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它跟一個人的性格、能力、心理素質有關,尤其那些內傾性格,郁抑質的人,表現尤為突出。分析這現象,我認為最主要是因為沒有自信心。美國著名的哲學家愛默生曾經說過:“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訣”。事后,針對怯場的孩子,我又進行方法指導,告訴學生:其實在那種情況下,每個人不必要把自己想要說的話表達得非常圓滿或漂亮,但只要能夠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就可以了。我們越想表現得完美,就越怕失敗,心里就會越緊張,結果反而言易失敗,所以要放輕松點。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先要把要說的話在心里準備好,只是準備大概的意思,不要要求自己逐字逐句地背下來。然后在心里默默地告訴自己:“我行,我一定可以做到”,最后在發言前慢慢做幾次深呼吸定定神兒。在這樣的鼓勵下,讓他們增強了信心,現在,我們班怯場的孩子有了明顯的進步。
在新課改下,如何激發學生積極動腦,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的方法肯定很多,以上僅僅是自己做的幾點想法。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告訴我們: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具備較強的科學科研能力,從自身的教育經驗和實踐中深入反思,發現問題進行研究并將所得運用于教學實踐。大教育家孔子也說:“吾日三省吾身”,作為教師也要善于反思,只有不斷反思,才能總結出經驗,找出問題尋找對策,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