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運軍
【摘 要】開展應用性技能鑒定,其目的是檢驗學生掌握基礎理論和操作技能的水平,把教學工作重點放在實用型技能培訓上,教學思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隨之改變。
【關鍵詞】專業教學;要求
職業技能鑒定[1]對從業人員采用國家行業標準,對他們的理論水平和動作技能進行考核和評價。對油料專業實施技能鑒定,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素質水平,增強他們的第一任職能力,而且對專業教學提出了“四化”要求。
一、油料專業教學思路實用化
實行技能鑒定使得油料專業教學思路更加貼近崗位需求,培養目標更加明確,課程目標更加具體。
為了確保參加培訓的學生順利結業,取得從業資格,勝任本職工作。在設計油料專業教學思路時把重點放在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上,設計一種“以社會取向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牽引”整體實用教學思路,把實踐中用到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融入到整個教學流程。杜絕設計“華麗”、“空洞”的專業教學思路,而是依據鑒定大綱和鑒定要素表,將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完成實踐任務中的教學思路,讓學生經過自主思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自己獨立解決實際問題。使教學工作緊緊圍繞技能鑒定項目展開,保證油料專業教學思路不離實際工作。
二、油料專業教學內容精細化
教學內容包括科學事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在教學中必須把教學內容清晰明了傳授給學生。油料專業鑒定前理論講授采用粗獷框架式教學,停留在知識面較多,精確到位較少。實行技能鑒定后,由于單個工種鑒定內容所涉及課程多、鑒定點覆蓋面廣,鑒定要素多,要求油料專業教學必須采用精細化教學。例如,油庫焊工初級鑒定點達250多個,內容包括油料基礎知識、油庫專工基礎知識、油庫專工專業基礎知識、油庫電工和油庫焊工等五門課程內容,按照每門課程授課,在三個月教學期限內,無法完成教學內容。因此,在備課時對照技能鑒定要素,需要對授課內容分解細化。
實施理論教學時,結合教學目標與鑒定大綱內容,將教學內容細化到每個鑒定點,實行“點對點”授課,重要鑒定點精講精練,次重點一般講解,一般內容簡要講解。逐點突破,構成本專業知識架構。
動作技能訓練按照技能形成規律,突出理論提示指導作用,將每個操作動作分解分步進行。重點演示操作的軌跡、方向、幅度、力度、速度、頻率和動作銜接[2]等,讓學生觀察到位,模仿到位,動作銜接準確,提高實訓操作效果。
三、油料專業教學方法多樣化
傳統教學模式以“任務”驅動為主,教學方法一般采用灌輸法和講授法等,授課方法略顯單一,油料專業教學缺乏一些互動性、趣味性,與學生“口味”不相匹配,教學效果難以達到鑒定要求。
油料專業實行技能鑒定后,要求在三個月內完成鑒定大綱規定的所有鑒定點內容,并要求參加鑒定的學生具備第一任職能力。為達到這一要求,教學方法必須與時俱進,展示教學方法也應與時同步。
一是利用教學軟件制作多樣化的教學課件。將教材中的定義、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用聲音、視頻和動畫等形式表現出來,進行“電化”教學。激發學生的興奮點,充分利用教學軟件的靈活性,設計互動教學內容,使學生動腦、動口和動手三者有機結合,及時獲取反饋信息,提高教學效果。
二是靈活設計多樣化“互動”方式。結合鑒定點內容,交替使用設問、討論、人機互動,進行案例分析,情景模擬,增強教學趣味性。講授時融合相關網絡新詞、流行語,尋求教學共振點。
三是巧妙整合多種講授方法。根據所授內容,靈活采用講授法、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討論法、模擬法和體驗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頂層設計綜合運用。
四、油料專業教學手段現代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學手段經歷了口頭語言、文字和書籍、印刷教材、電子視聽和多媒體技術等五個使用階段。現代教學手段使用各種電化教育器材和教材,作為直觀教具用于學科教學領域。實行鑒定機制加速傳統教學手段退出教學領域,教學手段快速向現代化轉變。教學手段現代化展示形式包括理論教學和實習教學二個方面。
理論教學主要是學習者的預期和引起他們的注意,并與自己已知的知識產生聯系,發生學習興趣,經過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轉化為學習者自己的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定義、概念范圍內的理論知識,采用口述講解,板書直觀表達。原理、結構方面的知識,采用動畫、仿真等現代化手段,通過示教設備器材,展示油料裝備的構造和原理。
實習教學經過分步講解示范、模擬操作和現場實習等階段,使學習者明白操作要求,掌握操作要領,形成職業所要求的知識、品性和技能。采用現場演示、觀看動畫和錄像、手把手教和自己動手體驗等形式,通過卡片記錄操作步驟和執行方式,培養心智思維,將正常思維和整理思路,動作結構、各動作成分及前后順序組織起來,在實訓中不斷變更操作動作,促使學生用心智模式解決多個實踐問題,快速形成自己的動作技能。
參考文獻:
[1]http://baike.baidu.com/view/282393.htm.
[2]鄧澤民.《職業教育教學設計》,北京:中國鐵路出版社,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