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日
【摘 要】英語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有枯燥的單詞、生硬的語法和拗口的發音。在小學階段教好這門學科確實不容易,畢竟在日常生活中是用母語來交流的,作為初學的小學生,容易受到母語的干擾,使小學英語課堂缺乏良好的氣氛。因此,英語教師應創設一些娛樂化、趣味化、形象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英語;興趣培養
興趣是一種潛在的素質,它能激發學生對學習活動產生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傾向,它是克服困難、推動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好奇心強、模仿性強、生性好動,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相對較短,如果一味以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形式,勢必使學生學習興趣蕩然無存。學生若失去了學習興趣,學習就不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而是一個沉重的包袱。
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必須不斷創造能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的條件、環境和氛圍,讓課堂教學有聲有色,讓學生充滿激情,思維活躍,勇于探索,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表現出自己的特點,發揮自己的長處,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直觀教具,激發興趣
小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學分散,學習自覺性和自控能力較差,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實物、掛圖、簡筆畫、面具、玩具等,加強直觀教學,體現英語教學的直觀性。例如在教apple、banana、pear等水果單詞時,我將準備的蘋果、香蕉、梨等實物一一展現在學生面前,盡量讓學生在聽到這些單詞的同時,又能親眼看到,親手摸到這些實物。這樣聲情并茂,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能使他們津津有味地學說單詞。又如教動物名詞時,我把各種動物面具發給學生戴上,并模仿動物的動作或發出動物的聲音來進行教學,引起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并且會積極地記住這些單詞。
二、組織游戲,穩定興趣
小學生都有好奇、好動、好勝的心理特征,因此在課堂上我適時地開展些競賽、游戲活動(如:字母游戲、詞匯游戲、句型游戲等)。為學生提供引人入勝的練習形式,既可以穩定學習興趣,又可以讓他們學中有樂,樂中有得。例如在學生學習26個字母階段,我組織他們做擊鼓傳花的游戲:一個被蒙上眼睛的同學擊鼓,其他學生傳花,鼓音落時花在誰手,誰就說出含有與老師所給相同元音音素的字母。如,a、h、j、k。還可以做開火車游戲,讓學生按字母表順序一個接一個地說出26個字母。又如在教人體部位名詞時,我先讓學生摸著自己的或別人的頭、臉、鼻、眼睛、耳朵等說my head, your ear, my eye,your nose,等等,然后發出指令Touch your head/ear / eye / nose,讓學生隨即做出相應的動作,并在小組間開展競賽游戲,一下子使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三、創設情境,提高學習興趣
會話教學中語言背景的設置是很重要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多動腦筋,使語言背景設計盡量巧妙、生動、新穎,真正發揮其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如在小學英語二冊22課會話教學中,可設置如下情景。教師讓學生A在講臺上指著身邊的各種實物,用英語練習說:“a book,a pen,a…”然后停頓一下,此時下邊的學生好奇地聽著A往下繼續說,興趣油然而生。接著A指著書桌思考一會兒之后,皺眉走過去問B,引出下面對話。
A:Excuse me, whats this in English?
B:Its a desk.
A:Thanks.
通過巧設情景,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利用多媒體創設交流情景
語言和情景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因為人們的交際活動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進行的,而且語言形式所表示的意義也是有情景決定的。由此可知,要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就必須創設和模擬各種生動活潑的情景。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一定的語言情境,使學生宛如置于某種真實的語言環境之中,能使學生自然產生一種用曲語表達感情的欲望,學生就會感到所學英語的真實性,在英語教學中運用集圖像、聲音、文字、動畫于一體的多媒體教學,能打破課堂教學時空的界限,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它能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交際情景,在這種極富創新的方法,使學生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從而更自學更有興趣地進行英語語言交際活動,進而點燃學生創新火花。
五、結語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很難想象失去了興趣還能怎樣培養交際能力。所以,作為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并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