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強+田密
摘 要 迄今中國大陸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政策逐步完善、形成體系,主要存在的問題有:政策彈性較大、剛性不足,存在執行落差;政策支持與執行力度存在城鄉區域落差;政策體系完善與執行力度存在學校層級落差;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模糊,政策認同度偏低。未來政策走向將在克服上述不足方面有所突破,以促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 心理健康 教育 教師政策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7.034
Chinese Mainland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
Construction Policy Review and Prospects
LI Guoqiang[1], TIAN Mi[2]
([1]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Institute,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Hu'nan 417000;
[2] Office of Teaching Affairs,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Hu'nan 417000)
Abstract So far Chines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 School construction policy continent gradually improved, form a system; the main problems are: greater policy flexibility, less rigid, with implementation gap; and enforcement of policies to support the existence of urban-rural gap region; policy system improvement and enforcement gap exists school level; the role of psychology educators fuzzy, low acceptance policy. Future policy direction will be a breakthrough in overcoming these deficienci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aculty building.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 policy
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事業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起步發展,至今已取得了巨大成績,但也存在諸多不足。本文擬從政策層面就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問題加以檢視,以利有關工作的推進。
1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政策的現狀
1.1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政策不斷完善,逐步形成政策體系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伴隨著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經歷了從政策醞釀到政策體系初步形成、政策完善與實施的深化這樣三個連續的階段(李國強,高芳紅,2013),主要的文件有: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1999年8月13日)、《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02年8月1日,2012年12月修訂);就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階段而言,有教育部頒發的《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2001年3月16日),《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綱要(試行)》(2002年4月23日)、《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2003年12月)、《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04年7月5日)等;這一時期,地方政府與教育部門也相繼出臺了系列有關文件與政策,恕不一一例舉。上述文件有關內容顯示,國家力求建立一支以專職教師為骨干、專兼結合、專業互補、相對穩定、素質較高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對隊伍來源、任職資格、培訓工作、晉級晉職等方面逐步給出指導性意見。
1.2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政策存在若干亟待解決的問題
(1)政策彈性較大、剛性不足,存在執行落差。人們多已注意到,由于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觀念的落后、制度建設的滯后等因素的影響,迄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法規及其執行仍然存在不完善之處,彈性較大、剛性不足,尚待完善和加大執行力度。主要表現在: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經費政策問題、人員的繼續教育問題、科研保障問題等。具體如中小學心理教師的學歷水平、專業背景、理論知識、實踐經驗與技能、職業道德等缺乏明確的規定和具體的要求,更談不上考核與資格認證;缺乏相關的明確政策或硬性執行規定。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尚無學校心理教育工作的專門法律規范,工作的開展缺乏執行保障。
多項調查和有關報道顯示,上述政策剛性不足導致學校心理教師隊伍專業地位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影響隊伍的良性發展,在基礎教育領域尤為明顯,集中表現為:學校心理健康教師專業背景復雜、專業地位不高、人員配備不足等;2012年,筆者所在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受湖南省教育廳委托,承擔了2012年湖南省“省培計劃”——小學心理健康骨干教師短期培訓班項目,前來參加培訓的學員主要為來自湖南省婁底市、邵陽市、湘西自治州等地的城鄉小學教師(其中城區小學33人,鄉鎮小學37人)。調查顯示,參加培訓的學員中,第一學歷畢業專業為心理學的僅2人;參加本次培訓的學員有31人為“單位隨意安排” (38.75%);其中有43人在所在學校兼任教學課程為2門及以上(53.75%)、32人兼任教學課程為1門(40%)。80%以上的學員表示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不太了解”或“有些了解”。而80%以上的學員門對參加本次培訓表示“滿意”或“非常滿意”,認為參加有關培訓收獲較大,如有的學員表示培訓“促使我們開始去慎重審視我們的教育、我們的學生以及我們自己,也促使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科學、更理性地去關注孩子們的心理問題”。這一調查再次折射出基層心理教師隊伍建設面臨的發展需求與政策瓶頸之間的張力。
即便在心理健康教育開展較為規范的高校系統也仍然存在這個問題。有研究指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編制偏少,師生比嚴重不足;工作超負荷,職業壓力大;整日忙于日常事務,無暇有深度地開展工作;工作重心形式大于內容。政策方面的一個案例是:2011年4月,有專家認為,《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機構編制標準》(粵機編辦[2010]193號)中有關“心理咨詢屬于教輔系列”的界定將對廣東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帶來一定的沖擊,并容易引起各高校操作上的歧義和不一致,導致已有一些高校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劃轉為教輔系列,而不是納入專業教師隊伍序列。
(2)政策支持與執行力度存在城鄉區域差異。目前,學校心理學健康教育的政策完善與執行力度方面,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等經濟文化發達的大中城市明顯要強于偏遠落后地區、農村學校。如2012年11月據北京市一項調查顯示,北京市在“十一五”期間,基本實現了每一所中心小學以上的中小學校都配備一名合格的心理教師的目標。目前北京市大多數中小學配備了專職或兼職的心理教師,專兼職心理教師的學歷以本科為主,并且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的學歷層次在逐年上升,很多心理教師取得了國家心理咨詢師三級或二級證書。據了解,今后,北京市將進一步指導中小學開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并在高中學校率先實現心理教師定編定崗。而在許多偏遠落后地區、農村學校,明顯存在政策支持和執行不力的現象,一些學校甚至完全處于覆蓋的盲區。
(3)政策體系完善與執行力度存在學校層級落差。比較而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在高等教育系統的力度要大于基礎教育領域。如有研究指出,在基礎教育領域,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文件大多以柔性建議為主,沒有具體落實辦法。俞國良教授認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無人做”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保障機制,總的來說,政策要求軟性的多,硬性的少。
而高校系統的政策完善和執行力度明顯要強。如浙江省出臺的《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工作建設標準》(2006年9月)、北京市出臺的《北京高校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工作建設和評估標準》(2007年)、上海市出臺的《上海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評估標準》(試行稿,2007年)等文件均體現出較強的政策支持力度。目前筆者所在湖南省高校系統,多數高校均建設了比較規范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咨詢中心,配備的專職心理教師至少有3人以上,師生比達到1:5000-1:3000。
2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政策的前瞻
(1)更新教育理念,進一步重視隊伍建設。各級各類學校只有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才能適應21世紀社會轉型深化時期對教育的挑戰。如近年來隨著高校的擴招和日益增長的辦學規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編制緊缺,師生比例失調。2008年的材料顯示,我國大約不足10%的高校能達到1:5000的師生比。這與西方發達國家和港臺高校相比,相差甚遠,師資力量的嚴重不足成為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瓶頸。
(2)完善政策體系,提高政策約束力與執行力,推進師資水平的專業化。當前,需出臺更為“剛性”的政策措施落實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稱、編制和評聘的機制,并以此為突破口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心理教育師資隊伍專業化建設。令人欣喜的是,近兩年國家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有趨于強化的走勢。在基礎教育領域,如湖南省教育廳2013年1月14日轉發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的通知(湘教通〔2013〕22號)中要求:加大培訓力度,建設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湖南將制訂《湖南省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養培訓計劃》,建立省、市、縣、校四級培訓體制,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分期分批定期輪訓。
值得注意的是,國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已經形成相對完整的理論體系和較完善的操作體系,嚴格教師證書制度或教師資格認證制度是國外非常通行的師資檢測手段。在心理健康教育隊伍方面,借鑒國外經驗具有重要的意義:要加大培養力度,推(試)行資格認定制度。張侃教授認為,發達國家學校心理教師隊伍的建設走的是完全市場化的道路,而中國學校心理教師隊伍的建設大概需要兩條腿走路:首先是教育主管部門的責任,由他們來落實心理教師的崗位、教師的定期培訓和整個支持系統。這一主張揭示了今后較長時期中國大陸學校心理教師隊伍建設的基本走向。
(3)消解各種區域差異、學校層級差異,確保教育公平。有關政策見諸《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等。
基金項目:2012年度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社會學視域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問題研究” (課題編號:12YBB132)相關研究成果,課題主持人:李國強;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校級科學研究資助項目“農村留守兒童學前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以婁底為例”(課題編號:2013QN25),課題主持人:田密